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元修归广东

送元修归广东

宋代 韩元吉

十年门户苦彫零,屈指天涯几弟兄。
羁旅可堪怀世事,典型谁与振家声。
惊心朔岸秋风急,极目南溟瘴雾横。
好过贪泉未应酌,少年游宦要冰清。

诗人韩元吉的古诗

满江红·江绕层城

宋代 韩元吉

江绕层城,重楼迥、依然山色。□□有、佳人犹记,旧家离别。把酒只如当日醉,挥毫剩欠尊前客。算平林、有恨寄伤心,烟如织。湖平树,花连陌。风景是,光阴易。叹新声浑在,断云难觅。暮雨不成巫峡梦,数峰还认湘波瑟。但与君、同看小槽红,真珠滴。

题苍筤亭

宋代 韩元吉

手种苍筤数竿,筑亭相与枕书看。
故知落落非春事,直有青青幽岁寒。
一壑自欣幽意足,三年独得此君欢。
萧然风露千寻影,搔首哦诗独凭栏。

寄题尹少稷借竹轩

宋代 韩元吉

借屋复借竹,主人贫可知。
清风时引酒,长日最须棋。
墙缺秋声过,庭空月影随。
遥怜对高节,幽独更题诗。

致政许侍郎挽词二首

宋代 韩元吉

海内循良政,高名实吏师。
铜符尝五换,玉节更三持。
慷慨平戎策,雍容对德诗。
甘泉仅持橐,功不负明时。

韩子师读书堂置酒见留

宋代 韩元吉

酴醾插架未成阴,水满方塘数尺深。
入户幽花真有意,拂檐高竹更关心。
鸣禽唤客知閒景,舞鹤迎人作好音。
莫道相逢欠歌管,一觞酒尽读书林。

水龙吟(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

宋代 韩元吉

雨余叠巘浮空,望中秀色仙都是。洞天未锁,人间春老,玉妃曾坠。锦瑟繁弦,凤箫清响,九霄歌吹。问分香旧事,刘郎去后,知谁伴、风前醉。
回首暝烟千里。但纷纷、落清如泪。多情易老,青鸾何许,诗成谁寄。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怅飞凫路杳,行云梦断,有三峰翠。

再用前韵戏传道

宋代 韩元吉

空谷天寒翠袖遮,无人曾见玉钗斜。
诗成落日千寻竹,歌就残阳万点鸦。
妆额浅深知内样,舞衣裁翦胜京华。
自怜已作高唐梦,须信饥肠眼易花。

行汴渠中

宋代 韩元吉

东海桑田未可期,隋河高岸已锄犁。
楼船锦缆知无地,枯柳黄尘但古堤。

远游十首 其十

宋代 韩元吉

呼吸为阴阳,动静乃天地。犹然一身间,至理无弗备。

苍龙驾白虎,昼夜分六气。坎离会精神,否泰本仁义。

吾师不吾欺,持以御一世。

南涧 其二

宋代 韩元吉

高岩跨层巅,一径入苍翠。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

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至今石缝裂,篝火尚能记。

盈虚谁可测,开阖神自秘。空房有残僧,骨冷夜无寐。

次韵子云中秋见寄二首

宋代 韩元吉

水绕孤城意自由,远山无数郁相缪。
月明又作中秋好,白发相望在两州。

菩萨蛮(春归)

宋代 韩元吉

墙根新笋看成竹。青梅老尽樱桃春。幽墙几多花。落红成暮霞。
闭门风又雨。只道春归去。媚脸笑持杯。却惊春思回。

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

宋代 韩元吉

一第固已晚,九迁人共期。
功名虽有命,寿考独无时。
门士韬珪璧,诸郎袭礼诗。
他年振儒学,犹慰九原悲。

初至上饶寄子云

宋代 韩元吉

险阻艰难客路赊,东西南北问生涯。
秋声瑟缩生梧叶,野景萧疏上菊花。
去国已惊身老大,无家空有泪横斜。
遥知载酒齐山寺,应忆年时醉月华。

故致政敷文少卿鲁公挽词

宋代 韩元吉

左学摛文蔼儁声,青云接武二难兄。
主知自纪接三院,使节更持仅九卿。
庭下芝兰方竞秀,舍南桃李已成阴。
挂冠不待甘泉橐,愁绝高门泪满缨。

晖仲叔挽词

宋代 韩元吉

材业光华蔼荐绅,由来孝子出忠臣。
五年字邑祗明诏,两路观风边远民。
徐穉湖边才卜筑,葛翁山下忽栖神。
朔云千里人挥泪,遗命归从大母邻。

次韵黄文铡秀才雪中诒且惠新柑

宋代 韩元吉

填空密雪借风威,深闭蓬窗昼掩扉。
待学仙人乘鹤驾,未容寒士泣牛衣。
连篇妙语千金重,满合黄柑数寸围。
细酌清樽酬夜月,更看庭树作花飞。

信国太夫人慕容氏挽词

宋代 韩元吉

望族尚书旧,宜蔼缙绅。
无人知善教,有子冠鸿钧。
箕箒惟安礼,诗书不待邻。
鸱堂万钟养,风木倍悲辛。

减字木兰花(次韵赵倅)

宋代 韩元吉

风梳雨洗。玉阙琼楼何处是。万里秋容。唤起嫦娥酒未中。
相逢且醉。忙里偷闲知有几。况自丰年。须信金华别是天。

会稽道中有感

宋代 韩元吉

稠红乱紫正芳菲,寒食青门客自归。
江上酒醒闻燕语,日斜睡足看花飞。
功名老去真何在,丘壑平生岂愿违。
尚喜系船探禹穴,稽山云淡雨霏霏。
韩元吉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47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