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纪南驿

宿纪南驿

唐代 罗隐

策蹇南游忆楚朝,阴风淅淅树萧萧。
不知无忌奸邪骨,又作何山野葛苗。

诗人罗隐的古诗

赠妓云英 / 嘲钟陵妓云英

唐代 罗隐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病中上钱尚父

唐代 罗隐

左脚方行右臂挛,每惭名迹污宾筵。纵饶吴土容衰病,
争奈燕台费料钱。藜杖已干难更把,竹舆虽在不堪悬。
深恩重德无言处,回首浮生泪泫然。

九华山费征君所居

唐代 罗隐

草堂何处试徘徊,见说遗踪向此开。蟾桂自归三径后,
鹤书曾降九天来。白云事迹依前在,青琐光阴竟不回。
尽夕为君思曩日,野泉呜咽路莓苔。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

唐代 罗隐

紫髯桑盖此沈吟,很石犹存事可寻。汉鼎未安聊把手,
楚醪虽满肯同心。英雄已往时难问,苔藓何知日渐深。
还有市鄽沽酒客,雀喧鸠聚话蹄涔。

题凿石山僧院

唐代 罗隐

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送裴饶归会稽

唐代 罗隐

金庭路指剡川隈,珍重良朋自此来。两鬓不堪悲岁月,
一卮犹得话尘埃。家通曩分心空在,世逼横流眼未开。
笑杀山阴雪中客,等闲乘兴又须回。

江亭别裴饶

唐代 罗隐

行杯且待怨歌终,多病怜君事事同。衰鬓别来光景里,
故事归去乱罹中。乾坤垫裂三分在,井邑摧残一半空。
日晚长亭问西使,不堪车马尚萍蓬。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第五首一作偶怀)

唐代 罗隐

子仪不起浑瑊亡,西幸谁人从武皇。四海为家虽未远,
九州多事竟难防。已闻旰食思真将,会待畋游致假王。
应感两朝巡狩迹,绿槐端正驿荒凉。
爪牙柱石两俱销,一点渝尘九土摇。敢恨甲兵为弃物,
所嗟流品误清朝。几时睿算歼张角,何处愚人戴隗嚣。
跪望嵕山重启告,可能馀烈不胜妖。
邪气奔屯瑞气移,清平过尽到艰危。纵饶犬彘迷常理,
不奈豺狼幸此时。九庙有灵思李令,三川悲忆恨张仪。
可怜一曲还京乐,重对红蕉教蜀儿。
白丁攘臂犯长安,翠辇苍黄路屈盘。丹凤有情尘外远,
玉龙无迹渡头寒。静怜贵族谋身易,危惜文皇创业难。
不将不侯何计是,钓鱼船上泪阑干。

览晋史(张翰思吴中鲈鲙莼羹)

唐代 罗隐

齐王僚属好男儿,偶觅东归便得归。满目路岐抛似梦,
一船风雨去如飞。盘擎紫线莼初熟,箸拨红丝鲙正肥。
惆怅途中无限事,与君千载两忘机。

钟陵见杨秀才(一题作见进士杨寻)

唐代 罗隐

孺亭滕阁少踟蹰,三度南游一事无。只觉流年如鸟逝,
不知何处有龙屠。云归洪井枝柯敛,水下漳江气色粗。
赖得与君同此醉,醒来愁被鬼揶揄。

寄无相禅师

唐代 罗隐

老住西峰第几层,为师回首忆南能。有缘有相应非佛,
无我无人始是僧。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兼憎。
何如一衲尘埃外,日日香烟夜夜灯。

送程尊师之晋陵

唐代 罗隐

栋间云出认行轩,郊外阴阴夏木繁。
高道乍为张翰侣,使君兼是世龙孙。
溪含句曲清连底,酒贳馀杭渌满樽。
莫见时危便乘兴,人来何处不桃源。

秋日酬张特玄

唐代 罗隐

病寄南徐两度秋,故人依约亦扬州。偶因雁足思闲事,
拟棹孤舟访旧游。风急几闻江上笛,月高谁共酒家楼。
平生意气消磨尽,甘露轩前看水流。

定远楼

唐代 罗隐

前年上将定妖氛,曾筑岩城驻大军。近日关防虽弛柝,
旧时栏槛尚侵云。蛮兵绩盛人皆伏,坐石名高世共闻。
唯恐乱来良吏少,不知谁解叙功勋。

送梅处士归宁国

唐代 罗隐

十五年前即别君,别时天下未纷纭。乱罹且喜身俱在,
存没那堪耳更闻。良会谩劳悲曩迹,旧交谁去吊荒坟。
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

汉江上作

唐代 罗隐

汉江波浪渌于苔,每到江边病眼开。半雨半风终日恨,
无名无迹几时回。云生岸谷秋阴合,树接帆樯晚思来。
对此空惭圣明代,忍教缨上有尘埃。

题方干诗

唐代 罗隐

中间李建州,夏汭偶同游。顾我论佳句,推君最上流。
九霄无鹤板,双鬓老渔舟。世难方如此,何当浣旅愁。

息夫人庙

唐代 罗隐

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一生虽抱楚王恨,
千昔终为息地灵。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微冥。
玉颜浑似羞来客,依旧无言照画屏。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唐代 罗隐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门外旌旗屯虎豹,
壁闲章句动风雷。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馀力有琼瑰。
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官秩已叨吴品职,
姓名兼显鲁春秋。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和淮南李司空同转运员外(一作同转运卢员外赐绯)

唐代 罗隐

层层高阁旧瀛洲,此地须征第一流。丞相近年萦倚望,
重才今日喜遨游。荣持健笔金黄贵,恨咽离筵管吹秋。
谁继伊皋送行句,梁王诗好郢人愁。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39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