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轼
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綵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 其二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纵笔三首·其三
戏孙公素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咏怪石
江神子(冬景)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元祐九年立春
熊白来山北,猪红削剑南。春盘得青韭,腊酒寄黄柑。
撷菜
和陶归去来兮辞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其一
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
青天我今古,谁知织乌飞。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
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
上堵吟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南歌子 楚守周豫出舞鬟
绀绾双蟠髻,云敧小偃巾。轻盈红脸小腰身。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蓬山才调更清新。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赠黄州官妓
舟中夜起
轩窗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1142篇诗文
和陶拟古九首 其三
曹既见和复次韵
行香子·过七里濑
句:诗三句
西江月·真觉赏鼻香二首
游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别海南黎民表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横湖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哨遍·为米折腰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山村五绝
夜过舒尧文戏作
赵昌寒菊
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奉和成伯大雨中会客解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和陶拟古九首 其一
送刘寺丞赴余姚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
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送春
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
纸帐
浣溪沙·渔父
南歌子(晚春)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千秋岁(湖州暂来徐州重阳作)
闻子由瘦?儋耳至难得肉食?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
减字木兰花·荔枝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梅花
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
送子由更契丹
凤翔八观,并叙 其五 东湖
菩萨蛮(回文四时春闺怨)
滕达道挽词二首 其一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 ...
清平乐·秋词
点绛唇·红杏飘香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秋日寄友人
赠陈守道
戏人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其七
双井白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儿颀
陈季常见过三首 其三
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
题西湖楼
西江月(佳人)
谢张太原送蒲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