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郎中有诗谢寄藤杖仍次韵答之

李郎中有诗谢寄藤杖仍次韵答之

宋代 何梦桂

海南觅得古藤枝,持与诗人杜牧之。
紫贝斑文鞭更烂,赤龙苍骨险尤奇。
路无夷险终全节,用有行藏一任时。
非但与君扶脚力,鏦蛟剸虎要支持。

诗人何梦桂的古诗

梅杖诗

宋代 何梦桂

曾向孤山劚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
持身惯历风波路,回首还怜雪月坡。
铁骨自将惟世用,赤心不偶奈时何。
会寻苍竹成龙去,莫向葛陂深处过。

赠毛道人

宋代 何梦桂

人言诸佛在真经,我向经中无处寻。说偈不曾留四句,教心那去觅三心。

和王石涧儒免韵

宋代 何梦桂

鸮林何处听遗音,三叹斯文试共论。
梁木梦非千圣往,瓜丘烟断六经存。
悠悠沧海东流远,耿耿中天北极尊。
吾道未亡邹鲁在,肯教失脚落他门。

贺新郎(三用韵寄旧宫怨)

宋代 何梦桂

更静钟初定。卷珠帘、人人独立,怨怀难忍。欲拨金猊添沈水,病力厌厌不任。任蝶粉、蜂黄消尽。亭北海棠还开否,纵金钗、犹在成长恨。花似我,瘦应甚。
凄凉无寐闲衾枕。看夜深、紫垣华盖,低摇杠柄。重拂罗裳蹙金线,尘满双鸳花胜。孤负我、花期春令。不怕镜中羞华发,怕镜中、舞断孤鸾影。天尽处,悠悠兴。

赠鹰猎提领刘主簿

宋代 何梦桂

平生壮志执金吾,俛首鸾栖岂丈夫。鞲上有鹰韬有犬,上林政要打于菟。

和卢可庵悲秋十首 其七

宋代 何梦桂

秋风来江皋,槌鼓谁载酒。徒羡谪仙人,百篇醉一斗。

将军告身在,尚可易醇酎。万事休皱眉,一笑且开口。

赠章生

宋代 何梦桂

廷圭老死客卿亡,楮国丘墟笔冢荒。双脊龙文埋不得,百年犹自出玄光。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

宋代 何梦桂

苒苒岁月晚,悠悠美人思。
皎皎在天月,娟娟落水涯。
相思何所寄,日莫折琼枝。
哀鸿翅翎短,苦为稻粱縻。
原言化为云,长与龙相随。

赠安禅僧如师

宋代 何梦桂

一庵许大且休休,世界三千海一鸥。大地山河容不得,住持只在一毛头。

和韵问魏石川疾 其二

宋代 何梦桂

不是尘中骨相凡,蓉裳蕙带芰荷衫。勿疑有疾淫成蛊,须信无心感是咸。

裹药曾经丹灶火,裁书祇欠土奁椷。病馀努力加蔬饭,莫笑筼筜太守馋。

上张察使老山

宋代 何梦桂

玉节星轺浙水边,好将疾苦问愚黔。
十羊九牧鞭俱毙,一鼠群鸮肉未餍。
地处覆盆遮日月,天教持斧拯闾阎。
吴山不逐行人老,留取动名众具瞻。

挽汾阳何北园二首 其二

宋代 何梦桂

五十年来梦,邯郸黍一炊。传家无长物,志墓有丰碑。

落日江湖泪,西风里巷悲。故园吟不尽,千古付他谁。

寄淳安括田省贾都事

宋代 何梦桂

括田驰檄遍封提,分得清官照锦衣。
百里春风生几案,千村甘雨狭锄犁。
江南地狭人民夥,燕北天遥日月低。
归觐九重如雇问,尚歌云汉劳遗黎。

八声甘州·自辽东鹤去

宋代 何梦桂

自辽东鹤去,算何人、插得翅能飞。笑平生错铸,儒冠误识,者也焉之。谩道寒蚕冰底,瓮茧解成丝。何许丝千丈,补得龙衣。镜里不堪勋业,纵梦中八翼,不到天墀。看墦间富贵,妻妾笑施施。对青山、千年不老,但梅花、头白伴人衰。严陵路,年年潮水,不上渔矶。

和何逢原南山八咏 其一 观颐堂

宋代 何梦桂

南山住对北山阳,十亩皋田种稻粱。粗饭浊醪随分足,焚香读易日偏长。

和何逢原寿母六诗 其三

宋代 何梦桂

春风霞袂玉堂前,绿发童颜谢自然。令子重孙拜家庆,阿㜷迎笑掷金钱。

赤壁梦鹤

宋代 何梦桂

辽海千年约未寒,一樽还酹大江干。
夜深睡熟忘身世,天阔归迟尘羽翰。
满界红尘飞不下,半船明月笑相看。
起来开户无人迹,数尽枝乌吊老瞒。

感怀再和山房韵

宋代 何梦桂

幽人癖好山,结屋山北方。
於兔出绕屋,宁复劬秃当。
岩溜晴霡霂,野烧夕燉煌。
疗饥采紫芝,不救病发苍。
何人赋小山,静听心茫茫。
倚歌和招隐,意长曲未央。
夜梦衣云锦,乘虬朝帝旁。
钧天听未了,玄运不可常。
百年少壮心,时醉歌并凉。
层城闭青蛾,无处觅玄霜。
亡羊两得失,奚择谷与臧。
齿舌谁堕在,宁计彼软刚。
千古云山高,歃泉酹严光。

和乔尹四绝 其一

宋代 何梦桂

兰枻藤桡桂作舟,锦江江上泛春流。自怜野燕翅翎短,空望江头鹳雀楼。

灞桥骑驴

宋代 何梦桂

小骊买得最便宜,好是河梁古柳涯。风急吹沙长耳峻,雪深没板蹇蹄迟。

据鞍吟透肩双耸,敲镫歌狂帽半攲。道上莫教逢大尹,推敲句里不曾知。

何梦桂

何梦桂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3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