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桃源小隐集句

题桃源小隐集句

明代 何乔新

桃源面面少风尘,独构茅堂养道真。

万叶秋声孤馆梦,一庭草色自家春。

祗从暮醉兼朝醉,却恐閒人是责人。

借问路傍名利客,朱门虽富不如贫。

诗人何乔新的古诗

宿普门寺次都宪副韵 其四

明代 何乔新

一宿空王宇,悽然百感增。素餐惭省职,高卧羡山僧。

问俗晨纡辔,观书夜对灯。故园何处是,梦绕碧云层。

福安书事 其七

明代 何乔新

去年赈济仰官储,今岁官储半粒无。捕得海鲜将换米,可怜孤溆遇强徒。

拟送状元归毕姻

明代 何乔新

恩荣醉罢曲江春,又咏桃夭出紫宸。奠雁正当鸣雁候,乘龙元是化龙人。

金莲影晃银屏晓,御酒香浮翠杓新。莫恋洞房鸳梦好,早归凤阁掌丝纶。

别同年王绣衣集句 其四

明代 何乔新

日暖飞花近鬓丝,相留一醉本无期。

明年此日知何处,立在清朝白玉墀。

无题和李商隐韵 其五

明代 何乔新

薄命情知终爱难,更堪弱质易摧残。云凝楚岫魂应断,雨洒湘筠泪未乾。

午睡最怜鸳被暖,夜吟漏觉魫窗寒。新愁旧恨凭谁诉,自展回文拥髻看。

山居观物偶成作 其三

明代 何乔新

风和日丽百花香,坐看游蜂酿蜜忙。扰扰营营空自苦,蜜成端的是谁尝。

讯鞫稍暇偶阅唐人王建宫词爱其寓兴深远颇得国风离骚之旨因拟作四 ...

明代 何乔新

碧梧淅淅送秋声,坐倚银床百感生。谁向御沟题落叶,不知沟水最无情。

挽太保金公

明代 何乔新

忆昔先公秉国钧,与公情谊最相亲。子明举相惟平仲,君实论交重景仁。

辽鹤不归淮浦月,蜀鹃又怨楚山春。不才为勒碑阴记,哀些歌残泪满巾。

夜坐感怀

明代 何乔新

独坐无谁语,寒灯伴寂寥。敝衾愁夜卧,疲马怯晨朝。

往事嗟何及,新忧郁未消。何当解尘鞅,泉石自逍遥。

十楼怀古 其三 燕子楼

明代 何乔新

彭城城下汳水流,弭棹江皋访燕楼。画檐绣拱杳何许,但见冲烟掠水双燕愁。

忆昔南阳张仆射,文武兼资擅声价。隼旟龙节涖名藩,赫奕威声震东夏。

贞心姱质关家姬,姿容冠世兼能诗。明珠买得侍尊俎,击毬张宴常相随。

曲房邃阁欢未足,岂料清歌成恸哭。从兹但咏柏舟诗,不唱秋娘金缕曲。

十载楼中只独眠,霜晨月夜泪㳙㳙。却嗟老大浔阳妇,忍抱琵琶过别船。

读康斋集作

明代 何乔新

濂洛关闽迹久湮,斯文何幸得斯人。朱弦一曲声偏澹,玄酒千觚味独醇。

竹色花香元自乐,芸编缃帙不为贫。纷纷黄小休轻讪,见道谁如此老真。

安陆道中见老马僵卧为之慨然赋二律纪之 其二

明代 何乔新

壮岁从飞将,横驰北戍边。暮营呜咽水,晓饮鸊鹈泉。

曾逐乌骓死,仍驱赭汗旋。风霜筋力惫,僵卧楚山前。

绛阳道中谩成

明代 何乔新

城郭萧条村落空,潸然清泪堕西风。萑蒲有盗如朱粲,郡邑何人似郑公。

云暗荒郊啼馁鬼,日斜古道泣衰翁。独惭未有匡时策,翘首苍冥祝岁丰。

登岳阳楼作 其一

明代 何乔新

城上翚飞百尺楼,凭高一眺散离忧。九江淼淼天边逝,万象森森迷里浮。

晴霭晓迷蛟女室,凉飙昼送估人舟。文章谁似高平老,烨烨虹光映斗牛。

无题和李商隐韵 其一

明代 何乔新

风软耶溪荡綵舟,兰桡桂楫漫夷犹。鹊桥露冷来何暮,凤吹云深逝莫留。

琼岛碧桃偏向暖,瑶台琪树不禁秋。相如莫奏长门赋,且听闺人咏白头。

录村氓语 其一

明代 何乔新

大儿前岁死银坑,弱子而今又出征。但愿使君平黠寇,老氓从此乐农耕。

张先生升谪后复职

明代 何乔新

垂老穷边众所悲,赐环何幸沐恩私。受廛已脱新编籍,振铎还为后学师。

座隐青毡朝结课,香凝绛帐昼哦诗。不须更续投湘赋,好咏菁莪乐盛时。

过长城作

明代 何乔新

断垣迤逦亘

癸已岁藩省祝寿和自立韵 其二

明代 何乔新

两阶剑佩俨成行,缥缈登歌奏大章。万国衣冠环北极,九天雨露仗南方。

香飘仙仗微风度,星转银河晓漏长。最喜三边氛祲息,征西诸将縳戎王。

斋居对雨怀惟孝 其二

明代 何乔新

瑶台双灵鸟,文采何葳蕤。萧韶感清梦,飞下丹山陲。

鸣声殷笙磬,群喙徒哑咿。鹓鸿苦相妒,况此鸦与䲭。

栖息每非所,羽毛日摧萎。愿言共高举,结巢碧梧枝。

养此五采翎,远彼百鸟嗤。

何乔新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25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