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村居四咏为区封君赋 其二 夏日

村居四咏为区封君赋 其二 夏日

明代 何其伟

清和饶永日,骚雅重江乡。河朔衔杯剧,高阳引兴长。

屐缘芳径湿,裳带茭荷香。坐石疏松荫,时闻奏鼓簧。

诗人何其伟的古诗

寄题熊节推瑞泉亭

明代 何其伟

汉庭经术复谁同,乘暇登临气自雄。亭敞波光灵隐现,碑创藻思莽流通。

手开苍莽蓬为岛,石砥芳洲柱是铜。兴剧不妨成独往,居人争识鲍家骢。

寄谢挺孚

明代 何其伟

羡尔凌云赋最豪,几年踪迹困蓬蒿。珠沉赤水渊应媚,剑发丰城气自高。

散屧山中呼桂酒,枕流天畔听松涛。相思倘问栖迟处,源水浮花去是桃。

送杨河泊赴任荆州辽府仓曹

明代 何其伟

首夏沿堤柳飏丝,送君归去黯然悲。汪洋恺泽留心印,欸乃渔歌作口碑。

珠浦云开帆度渺,荆门路绕马征迟。长裾莫厌平台曳,何地经纶不可施。

夏日小岑叔过集山居分赋一首

明代 何其伟

朱明红杏雨,五月荔枝天。策杖怜南阮,耽眠有孝先。

呼童烹茗熟,老圃荐菱鲜。共嚼清真味,兼之叩五弦。

初秋回自勾漏植心宇以佳篇见投赋此答之

明代 何其伟

积雨初收瘴海清,扁舟千里计归程。驰驱未洒穷途泪,汗漫常悬故国情。

念我烦将青鸟使,劳君持赠五侯鲭。篇诗斗酒弛长担,山岳遥瞻紫气生。

将往陆川江上逢吴明府夜酌

明代 何其伟

何期仙令下蓬莱,忽接藤江彩鹢催。望气已知云外度,探奇犹自雪中来。

方舟客似山阴兴,对酒人如御李回。顿觉椰榆惊染翰,纤纤孤月共徘徊。

答谢挺子兼复订海西之游

明代 何其伟

忆别河梁思不禁,石桥流水绿烟深。忽惊雁字乘风至,快睹龙吟带羽临。

茹藿山中劳客梦,折梅堤畔故人心。海西社事多零落,吊古行歌拟在今。

便水

明代 何其伟

远望回龙阁,先惊便水天。溪山随树转,驿路抱江圆。

艇爨潭中月,人归浦上烟。此中堪避地,何必武陵川。

黎茂才飞云见惠丫兰作此谢之

明代 何其伟

楚泽根移远,谢庭色更幽。何期丛菊日,忽掷纫兰秋。

绿叶阶前润,丹茎畹里抽。会须勤折佩,披拂暗香浮。

吴明府大阅营兵

明代 何其伟

仙令乘轺气并豪,材官千骑拥旌旄。阵成鱼鸟豺狼净,麾列櫜鞬魍魉号。

缓带春风临虎帐,纶巾白日展龙韬。威加海外标铜柱,何但当年马援劳。

用韵奉和熊司理游水月岩

明代 何其伟

灵源翠璧景全幽,鹿驾行春暂驻驺。洞俨沧浪供藻绘,辉留素魄映丹丘。

金鳞色借青云跃,碧涧光涵紫气浮。千古磨崖迟琬琰,使君挥洒见风流。

五月廿四日舟抵富阳忽承约初老丈以诗见投奉答一首

明代 何其伟

朱夏沿堤柳色鲜,桐江瑶草坠云天。汉庭经术推高第,晋室才华独著鞭。

摇麈谈天更漏转,徵歌促席夜杯传。何因得接双龙气,愿借馀光照简编。

移居省城感赋一首

明代 何其伟

江村频斥堠,避地且藏身。未必离乡井,聊为出世人。

望穷二岛界,梦绕五湖滨。倘遇群真侣,相期共结邻。

送宠儿应试南宫

明代 何其伟

怜尔公车待诏行,乘流载笔向西京。不愁文字惊人眼,祇恐风霜拥客旌。

鹏鹗半垂金埒柳,骅骝轻踏玉河菁。白头送汝应长念,翘首云霄无限情。

寄苏仲辂

明代 何其伟

碧水逍遥半壁间,硕人心迹迥尘寰。交联一臂蝉联席,业在千秋副在山。

开径有花流盻远,干时无策寸心閒。飞觞积翠还能否,乘兴寻盟早叩关。

丙辰至日谒祭侍御公视祠

明代 何其伟

六管飞灰雨雪天,感时忽动荐蘋鲜。千秋勋业垂钟鼎,一代忠魂俨几筵。

古柏祠前森雨露,芝兰阶下各风烟。趋跄肃穆礼成后,拟绍弓裘早著鞭。

同罗孝廉觉我诸君登神步塔 其一

明代 何其伟

旋转龙蛇到上头,山城水郭坐中收。金沙地涌浮真气,宝筏川横接汉流。

隐映龟峰齐雁塔,纡回云路抱蜃楼。未论形胜他年事,坐挹空香万劫休。

秋夜偕李亮侯孔甥尚志剧谈时事怆然有感得响字

明代 何其伟

谈经倦客傲林坰,一卧山斋笑独醒。谩说豺狼多跋扈,共惊坼堠振韬铃。

筹臣借箸心应切,壮士挥戈思未停。旅食有怀忧不细,夜阑空自拭青萍。

黄元礼过集山房分赋得清字

明代 何其伟

怜君沧海至,倒屣递相迎。说剑多时事,论诗足远征。

青云成独壮,白社念同声。刻烛分裁就,豪歌彻太清。

九月署中宴集兼寄鸣吾弟

明代 何其伟

仙署凭高万木苍,兴来谁似孟嘉狂。坐依花石频过酒,细把茱萸更佐觞。

风振平林梧乱坠,霜飘遵渚雁初翔。乡心梦逐随枫叶,夜夜池塘草又芳。

何其伟

何其伟

何其伟,字丽充,号玄洲,番禺人。明嘉靖至天启时人。约卒于明熹宗天启五年(一六二五),年七十二。曾在广西陆川县任官。何其伟诗以天启富春令何其伟子所镌明天启版《鷇音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藏孤本)为底本。► 9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