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吾驺
归舟夙昔税三吴,守岁高歌兴不孤。十载重过虞帝庙,兵戈阻绝课樵苏。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五
才到刀头便不閒,聿来诗酒总潺湲。弦离带缓缘何事,明日千山与万山。
七夕同黎君选徐六出吴孟浚罗子开陈迪先家从兄弟儿侄饮于濯魄台 ...
童时乞巧老何言,阶下儿孙瓜果繁。六十年来经七夕,都无人笑老天孙。
过许四首 其一
贤达何心博令名,直缘身世早相轻。放勋未易酬知己,得向箕山适我情。
长安竹屿酌诸子四首 其四
政好花朝先二日,若同竹醉足千秋。飞杯莫作人间问,细雨疏灯到上头。
寄欧子建四首 其一
怜汝多才不遇知,青山归著薜萝衣。只今芳草王孙日,遥忆狂歌醉舞时。
二帝子读书处 其二
当年拔宅同飞去,帝子何因尚有台。若道神仙非住世,遗弓堕履总堪哀。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七
湖山行几日,系舸弄珠楼。我欲题鹦鹉,何人在上头。
瀑泉环壑响,霁月淡林幽。早念五羊上,鼋宫溯海浮。
丁未归舟见新燕同诸子赋
元鸟初飞扑去船,风前一见绝相怜。问巢尚隔云山外,衔草初逢杨柳边。
自笑主人如梦里,何时孤客到堂前。荣枯过眼成流水,话著乌衣已泫然。
赠门人罗子开孝廉二首 其一
昌气开鸿宝,瑶华挺异姿。高冈有奇树,凡鸟不敢仪。
蔚彼五色羽,翱翔若有为。将为熙世瑞,奏声中祥徽。
聿溯古羲轩,圣治方垂衣。愿言媲威鸟,令德灼来兹。
赠张老师九首 其七
桃李公门固自奇,南州孺子最追随。未论今日悬陈榻,尚忆当年倒屣时。
秋日同黎君选徐木之侄明公儿准集愚公楼时方延僧诵法华经分赋四首 ...
为有云萝癖,青山就短墙。古烟巢磊砢,新水漾潇湘。
薄饮忘僧戒,高吟喜客狂。谁怜嵇阮辈,散发弄沧浪。
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 其五 得添字
常年疏雨点湘帘,尽道天孙别泪沾。可是翻盆江汉满,今年离恨许多添。
海外星辰别有天,五云多处隔风烟。年来不敢停头望,但向天街结卧缘。
题初夏美人花石
昨日闻春归,春花添烂熳。四顾蓓蕾时,一倍增愁叹。
含情不自开,风雨生忧患。霎霎近炎天,轻阴开团扇。
细坐石假山,商量花底面。安得千日花,照此长美娈。
贵人盛光宠,车毂如流转。簇坐散流霞,紫光激夕电。
俯仰慨以慷,朱丝时流变。啧啧少年子,为乐当满愿。
赋别一路寒山
古木千章杂薜萝,懒云苔径少人过。祇应著屐穿苔破,何意攀枝泫泪多。
春好佳朋同锦瑟,秋深后夜冷云和。山花如笑堪酬酢,铁壁天风起浩歌。
上元日与长发弟口占
春灯偕潦倒,曾否记为儿。江上归云句,街前月落时。
一官先薄禄,两鬓乍惊丝。惟有龙泉剑,平生与尔期。
端州文来阁偶笔
閒云野鹤自乘风,偶度瑶台感郁葱。四海一肩留著眼,五湖三亩到飘蓬。
烦情不到无言处,高论应归有漏中。碧荇田田天点点,巢由还听济川功。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十一
瀛洲携酒听黄鹂,犹忆陈生限韵诗。回首故人为客尽,绿槐深院可胜思。
咏史 其七 韩信
虎斗龙争天地昏,穷途君自起王孙。风尘莫讶无知己,谁念当年一饭恩。
夜雨读史有感
牛角何多事,绨袍不耐寒。雨馀山里月,清冷别为看。
何吾驺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520篇诗文
咏史 其五 爰旌目
题李龙门寿册
李豫石常吉得旨归养赋赠 其二
壬午春夜 其三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七
庚辰上元
寄速宪文兄
贺黄倬星太史母七十有一
临江赠高德音还粤 其一
园居吟十二首 其十一
冬日病起过凤山园见梅花四首 其一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八
定心泉
答欧子建见寄
漫题五首 其四
王节妇诗为同年王之柱作
赠张老师九首 其九
己丑中秋
冬日病起过凤山园见梅花四首 其二
舟中留别天竺和尚 其一
准儿初应邑试即夕寄阅文稿喜赋
花阡 其三
海珠寺诗六首 其五
辛酉使道宿涿州饮赵漳侯宅四首 其三
辛未元日
过钟山望孝陵恭赋
醉二首 其一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八 柳堤
郑广文瑞川再寄黄丝赋谢
咏史 其八 西施
园居吟十二首 其七
感鹊
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 其四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六
峡山初见月
赋别区象先观察出都二首 其一
履端二日赋十绝句 其四
邸中种竹十二首 其七
送孙公子还贵州
飓风同僧即此弟羽伯移宿江上小舟
午日同欧嘉可李代际高沛卿家从两儿观竞渡二首 其一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 其三
韶州岁事十首 其一
月夜诸子载酒聚仙亭
游南池读杜甫诗望太白酒楼
代柬答襄武家兄 其二
赋别区象先观察出都二首 其二
答区几蘧见怀
感蚓
刘是庵老师生日
题画八首 其四
诸友长新夜饯
三采并头莲 其一
柳馆漫作
初冬同诸子载酒白云洞五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