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汾阳王

汾阳王

清代 洪亮吉

为大将,为福将,终唐世,无与抗。规模略具西平王,已与宰相多参商。

诗人洪亮吉的古诗

槐树赋

清代 洪亮吉

槐树赋,述志赋,撰作遐方一何富。上马能杀贼,下马作露布。

龙吟夜半兴真人,谱系乃出飞将军。彼夫人兮亦清节,三年不言似亡息。

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 其一 留侯归汉图

清代 洪亮吉

君不见,竹冠布衣位至尊,汉家丞相非高门。骊山罪徒满阙下,黥面盗首王皆真。

当时入关佐天子,三杰首数韩王孙。留侯儒者固益上,讵能刀笔同时论。

秦凶竟从赵高匿,楚虐幸有项伯恩。英雄归汉有本末,丹青照水颜疑神。

平生折节黄石公,我怀独有沧海君。咸阳原争两竖子,冥冥者鸿竟离群。

始知高视出一世,四皓未免趋风尘。留侯功成即乞身,心所师者真其人,赤松黄石何足云。

初八日乘月行四十里至三个泉宿

清代 洪亮吉

人烟百里何渺茫,疲裸独行古战场。高天下地总一色,明月白雪分清光。

拂眉时有山禽过,清献声高野禽和。三泉屈指尚半程,我倦欲从云外卧。

长乐老

清代 洪亮吉

五代十数君,无一臻寿考。九朝历事只一人,死同宣圣年,生作长乐老。

阿母子

清代 洪亮吉

阿母子,作皇帝,裹儿亦欲缘此例。君不见,太平安乐递擅朝,此时皇后躬南郊。

与公诀

清代 洪亮吉

杀建成,杀元吉,侯君集张亮,又复与生诀。君不见,诛管蔡,族信布,上法周元公,下法汉高祖。

舒城九日赠黄大

清代 洪亮吉

少贱犹能役,亲衰不近名。避人来九日,为客起新正。

土俗寒偏寿,天心雨亦晴。无嗟村落酒,一醉感秋情。

雁塔名

清代 洪亮吉

大雁塔,小雁塔,进士题名何杂沓。李白杜甫盖代才,可向塔上题名来?

中兴功

清代 洪亮吉

中兴功,不可刊。李郭为其易,张许为其难。

长星见

清代 洪亮吉

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荧惑来天垣,天子坐未安。

坐未安,亦何有,长星劝汝一杯酒。臣愿天子圣列辟,贤追古七十二帝。

恩绵延,臣更左执矢、右执鞭,妖星射落渊厎眠。陛下圣寿千万年。

呼陆九

清代 洪亮吉

唐宰相资格可弗论,翰林学士须得人。君不见,九重待若师举友,天子并闻呼陆九。

除三害

清代 洪亮吉

禾兮芃芃,稷兮翼翼。父老不乐,仰天太息。

长跪告父老,父老究何苦。父老不苦长桥之蛟,与南山之猛虎。

父老慎勿悲,山有虎兮虎可摧,水有蛟兮蛟可挥。

儿不读书儿身何为。

儿读书,读书不忘始。少慕奋身,十年侠士。长慕事亲,十年孝子。

儿读书,读书不近名。儿为良臣兮,天王圣明。儿为忠臣兮,谗人衅成。

佛狸谶

清代 洪亮吉

江水饮莫饱,佛狸死江岛。去年岁在寅,今年岁在卯。

崔伯深死亦早。

自河南入关所经皆秦汉旧迹车中无事因仿香山新乐府体率成十章

清代 洪亮吉

荥阳城,高百尺,因阜筑城如铁色。汉王夜出城西门,荥阳以东属楚人。

惜哉一鹿抵死争,食肉不足思分羹。当时若翁幸不烹,乃火纪信燔周生。

嗟嗟两烈士,殉主亦殉名。我行天下历州七,奇险无若荥阳城。

君不见,荥阳城,值太平;排百雉,无一兵。司关午卧门掩扇,百战古城今下县。

送黄大景仁至都门四首 其一

清代 洪亮吉

弱冠心期誓始终,故人江夏有黄童。数行书札来春半,一夕舟樯时雨中。

雀鼠几时仍共穴,马牛谁信不同风。应怜楚越依都遍,更向燕台试转蓬。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七

清代 洪亮吉

古庙东西辟广场,雪消齐露粉红墙。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

十八人

清代 洪亮吉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君家难弟兄亦真,絜身不预十八人。

太平使院,分赋园中草木四首 其三 荠菜

清代 洪亮吉

食荠味苦酸,食藿饥苦并。青青一畦菜,味与萝卜永。

愁看三月三,挑残不留影。

洪源谒祖墓四首 其三

清代 洪亮吉

书堂三十楹,列坐尽横经。朴学传家久,乡山照眼青。

劈池栽石笋,裂幔出风霆。绝忆阴厓北,春浓霰亦零。

雌雉卜

清代 洪亮吉

羽肃肃,飞来手中伏,男王叩头女王祝。欲得粟,须剖腹。

腹中粟如玉,今年谷大熟。九层楼中仙乐作,苏毗千秋,阿修罗万福。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26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