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唐代 许浑

瘦马频嘶灞水寒,灞南高处望长安。何人更结王生袜,
此客虚弹贡氏冠。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
旧交已变新知少,却伴渔郎把钓竿。

诗人许浑的古诗

僧院影堂

唐代 许浑

香销云凝旧僧家,僧刹残灯壁半斜。
日暮松烟空漠漠,秋风吹破妙莲华。

题陆侍御林亭

唐代 许浑

野水通池石叠台,五营无事隐雄才。松斋下马书千卷,
兰舫逢人酒一杯。寒树雪晴红艳吐,远山云晓翠光来。
定知别后无多日,海柳江花次第开。

寄天乡寺仲仪上人富春孙处士

唐代 许浑

诗僧与钓翁,千里两情通。云带雁门雪,水连渔浦风。
心期荣辱外,名挂是非中。岁晚亦归去,田园清洛东。

秦楼曲

唐代 许浑

秦女梦余仙路遥,月窗风簟夜迢迢。
潘郎翠凤双飞去,三十六宫闻玉箫。

酬和杜侍御

唐代 许浑

花时曾省杜陵游,闻下书帷不举头。因过石城先访戴,
欲朝金阙暂依刘。征帆夜转鸬鹚穴,骋骑春辞鹳雀楼。
正把新诗望南浦,棹歌应是木兰舟。

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唐代 许浑

诏移丞相木兰舟,桂水潺湲岭北流。青汉梦归双阙曙,
白云吟过五湖秋。恩回玉扆人先喜,道在金縢世不忧。
闻说公卿尽南望,甘棠花暖凤池头。

寄献三川守刘公

唐代 许浑

三川歌颂彻咸秦,十二楼前侍从臣。休闭玉笼留鸑鷟,
早开金埒纵麒麟。花深稚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
自笑东风过寒食,茂陵寥落未知春。
半年三度转蓬居,锦帐心阑羡隼旟。老去自惊秦塞雁,
病来先忆楚江鱼。长闻季氏千金诺,更望刘公一纸书。
春雪未晴春酒贵,莫教愁杀马相如。

题崔处士山居

唐代 许浑

坐穷今古掩书堂,二顷湖田一半荒。荆树有花兄弟乐,
橘林无实子孙忙。龙归晓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自香。
向夜欲归心万里,故园松月更苍苍。

朝台送客有怀

唐代 许浑

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越国旧无唐印绶,
蛮乡今有汉衣冠。江云带日秋偏热,海雨随风夏亦寒。
岭北归人莫回首,蓼花枫叶万重滩。

酬邢杜二员外

唐代 许浑

雪带东风洗画屏,客星悬处聚文星。未归嵩岭暮云碧,
久别杜陵春草青。熊轼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
岂知京洛旧亲友,梦绕潺湲江上亭。

李定言自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

唐代 许浑

白笔南征变二毛,越山愁瘴海惊涛。才归龙尾含鸡舌,
更立螭头运兔毫。阊阖欲开宫漏尽,冕旒初坐御香高。
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

唐代 许浑

谢守携猿东路长,袅藤穿竹似潇湘。碧山初暝啸秋月,
红树生寒啼晓霜。陌上楚人皆驻马,里中巴客半归乡。
心知欲借南游侣,未到三声恐断肠。

送宋处士归山

唐代 许浑

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
世间甲子须臾事,逢著仙人莫看棋。

及第后春情

唐代 许浑

世间得意是春风,散诞经过触处通。细摇柳脸牵长带,
慢触桃株舞碎红。也从吹幌惊残梦,何处飘香别故丛。
犹以西都名下客,今年一月始相逢。

题苏州虎丘寺僧院

唐代 许浑

暂引寒泉濯远尘,此生多是异乡人。荆溪夜雨花开疾,
吴苑秋风月满频。万里高低门外路,百年荣辱梦中身。
世间谁似西林客,一卧烟霞四十春。

酬对雪见寄

唐代 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
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寓居开元精舍酬薛秀才见贻

唐代 许浑

知己萧条信陆沈,茂陵扶疾卧西林。芰荷风起客堂静,松桂月高僧院深。

清露下时伤旅鬓,白云归处寄乡心。怜君诗句犹相忆,题在空斋夜夜吟。

病中和大夫玩江月

唐代 许浑

江上悬光海上生,仙舟迢递绕军营。
高歌一曲同筵醉,却是刘桢坐到明。

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唐代 许浑

箫管筵间列翠蛾,玉杯金液耀金波。池边雨过飘帷幕,
海耀风来动绮罗。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
甘心不及同年友,卧听行云一曲歌。

吴门送振武李一事

唐代 许浑

晚促离筵醉玉缸,伊州一曲泪双双。欲携刀笔一新幕,
更宿烟霞别旧窗。胡马近秋侵紫塞,吴帆乘月下清江。
嫖姚若许传书檄,坐筑三城看受降。
许浑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399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