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胡奎
旌旗捲尽渡黄河,春满皇州雨露多。直过李陵台北畔,番人皆唱汉铙歌。
题银杏双鸠图
鸭脚叶青银杏肥,双鸠和梦立多时。日长庭院无人到,呼雨呼晴总不知。
题渊明抚松图
渊明与孔明,出处各有道。乃知归来辞,即是出师表。
盘桓抚孤松,全身以为宝。
怀李白
日落江水黄,云开楚山碧。南风吹大帆,倏尔临采石。
缅怀谪仙人,醉魂招不得。頫仰天地宽,谁云锦袍窄。
竹枝词 其二 过太湖竹枝歌
青裙女儿双髻螺。唱得吴宫子夜歌。酒醒月明眠不得,秋风吹落洞庭波。
鹊巢行赠博溪姚氏
姚家溪南有高树,双鹊飞来复飞去。年年结巢生好雏,雏大还来故巢住。
主翁朝出见鹊飞,主翁暮归见雏栖。鹊声日报主家喜,主翁不惜高树枝。
树大枝高鹊巢在,骤雨颠风终不改。
宛转词 其一
宛宛转转车下轮,红红绿绿百花春。纷纷汨汨马蹄尘,寂寂寞寞闺中人。
阳城耕雨歌
春云阴阴酿春雨,荷锄朝出三家墅。草满南坡犊子肥,一蓑一笠雨中归。
千顷水田飞白鸟,雨足泥深稊稗少。大树将军好子孙,辍耕陇上如庞老。
人间别有方寸田,此地可作商家霖。先生砚田耕未了,屋头布谷鸣春晓。
吟叹曲
王子乔,好神仙,吹玉笙,上青天。七月七日缑山颠,青鸾白鹤相后先。
安得金丹蜕凡骨,我亦从之凌紫烟。
登九天阁制步虚词 其二
玉虚启真境,宝阁凌丹穹。曜灵洞八窗,空响振回风。
绛节飘飖下,玄房曲密通。中有古仙人,黄公与赤松。
飞霞为之佩,下上随云龙。
吴人歌
江悠悠,挽使舟。吴人歌,歌邓侯。江水东流去不返,邓侯邓侯舟莫挽。
题盆池白石号昆崙积雪 其一
盆池秋水碧涓涓,中有昆崙雪一拳。若待三年生玉子,便呼此地作蓝田。
长安道二首 其二
长安道,南北东西尘浩浩。车轮朝碾长安花,马蹄暮蹋长安草。
黄金白璧如丘山,买官未得不肯还。不及终军年最少,弃繻生出玉门关。
东园雨晴即事
兼旬积雨声,旭日弄初晴。花上野禽语,竹间萱草生。
煮茶寻活火,临水濯烦缨。门巷无车辙,陶然少俗情。
清乐轩
乾坤有清气,付与贤者乐。贤者乐其清,所乐应不浊。
鸣蝉乐饮露,聚蚁乐慕膻。岂不同其乐,斯乐有间焉。
鸢飞乐乎天,鱼跃乐乎水。察彼俯仰间,谁能知乐此。
彼乐或在外,此乐乃在中。外乐易消歇,内乐无终穷。
蒙也乐濠梁,尹也乐莘野。欲知圣贤乐,孔颜真乐者。
郑公乐其天,乐清以名轩。清与乐俱有,动静无不然。
山以乐吾仁,水以乐吾智。居乐适其安,行乐随所寄。
人知使君乐,不知使君心。安得穆清风,乐哉以长吟。
题天台山人山水图
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我昔飞梦登其颠。三更鸡鸣海水赤,白云万顷皆琼田。
长松如龙倚绝壁,飞瀑悬崖练花白。仙人邀我饭胡麻,洞府高寒留不得。
却从天姥蹋虹霓,独抱明河秋月归。别来此境不复到,空谷夜夜青猿啼。
丹丘有客持束绢,使我玩之神不倦。林峦暝色隔烟萝,仿佛当年梦中见。
故山桃花今有无,刘郎何不归仙都。刘郎何不归仙都,莫向人间寻画图。
襄陵操
登彼会稽兮洪水滔滔。嗟我黔首兮百万嗷嗷。胼胝兮乘橇,过门不入兮使我心劳。
寿容斋
铅花洗空霜倒飞,金鸦浴海迎朝曦。蓬莱宫中青鸟使,衔得玉桃天上归。
东海仙翁紫霞会,碧落回风响环佩。伶伦玉琯吹凤皇,夜半九地回初阳。
羲和缓辔红线长,群仙年年飞羽觞。六甲明年重建子,六六周天自今始。
初秋东园夜坐有怀秫庄清友
秋至倏五日,微凉入东园。河汉西南流,月直箕尾间。
鲜飙启夕秀,露彩汎崇兰。神閒意自惬,思其故人言。
故人期不至,中情何由宣。
次复柬先生纪行之什二十首 其十四 吴江
七十二峰青可怜,白鸥飞处水如天。旁人错认玄真子,万顷烟波一钓船。
约友东园看花
故人近有看花约,说道晴来雨也来。昨夜药阑东侧畔,海棠一树向阳开。
胡奎
元明间浙江海宁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538篇诗文
题三香图二首 其二
西湖竹枝词 其一
和友人家字韵
春日东园漫兴 其二
送宪司知事吴君考绩之京
迎龙曲
题雪心上人画梅
漫兴八首 其七
夏夕 其二
张京兆
寄王鍊师
槟榔曲
次韵王继学滦河竹枝词 其二
松云歌
次韵王继学滦河竹枝词 其三
东园漫兴十二首 其六
谢杜医士为叶百户赠
东扰轩
白苧词三首 其三
送王山人之金华
篆书歌送胡士敬游同安
西池晚酌
焦尾词
拟唐人十二月乐章并闰月 其十 十月
长相思四首 其二
题岐山图
去妇词三首 其一
五月一日千秋节
孤雁翔送马山人归颍川
觉非诗
次韵王继学滦河竹枝词 其一
题红桃白头翁鸟 其二
题竹雪山房为王御史作二首 其二
老妇叹镜词二首 其一
次凯南清见寄诗韵
题钓鱼图
题槐阴书舍
莫洗红
寄何尹 其五
西湖竹枝词 其六
题沅陵朱指挥蒲萄瓜图上有天历之印
题桂林荣遇图
题春山小景图
白苧词三首 其一
田家曲
次韵王继学滦河竹枝词 其九
呈卞博士
宝林八咏 其四 鳗井
送人还贵州
寄宋山人
题一天秋月诗卷为侯少府作 其四
过吕梁洪次韵
吴宫子夜四时歌
箕山操
仙人词
题渔樵渔话图
越裳操
少年行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