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胡奎
铜龙嘶寒漏声涩,夜半氍毹霜气入。冻蜡凝膏不作花,地炉火煖麒麟泣。
酸风射入如箭急,燕律吹春竟何及。平明起视三足乌,红盆刷羽冰花湿。
田家曲
门前一雨秧田绿,柘叶重重覆茅屋。今岁篱傍笋最多,南风一夜吹成竹。
趁煖吴蚕已上山,缫车声动水车閒。幸喜村深无虎过,柴门终夜不曾关。
步虚词九首 其五
皇朝阐真教,慧风覃八埏。琅函启灵篆,玉文简玄玄。
授以丹霞衣,回翔玉清天。三精飞爽灵,五色凝非烟。
黄老维我神,专气长绵绵。逍遥无极君,归真合自然。
漫兴八首 其三
皎皎天上月,照我白玉楼。列星垂光采,河汉西南流。
不知谁氏女,哀歌楼上头。歌声入云响,思挟凤凰游。
凤兮翔千仞,宛在昆崙丘。岂无云间鸟,念之非我俦。
含情掩罗袂,恻怆令心忧。
宛转行寄高徵君
宛转复宛转,日没还上天。宛转复宛转,月破还再圆。
天道谅如此,人情当复然。与君虽未遇,何用数芳年。
不见黄河水,朝朝入东海。东海有时枯,思君镇相待。
廉叔度歌
成都太守廉叔度,三年守城人案堵。桑叶阴阴歌满路,不歌一襦歌五裤。
题三香图二首 其一
拾翠羽,采明珠,美人宛在沧洲居。梅为兄,矾为弟,一笑相逢大江水。
江水澄澄罗袜寒,双井诗人谁共看。
寓言十首 其二
迢迢汉川上,有女丽且閒。佩以双明珠,游戏清波间。
翩然若飞鸿,可望不可攀。赠我以翠羽,报之以秋兰。
裴回碧云暮,引领空长叹。
泰和八景 其二 香炉紫烟
紫烟浮碧虚,炉峰几千丈。欲持一瓣香,安得仙人掌。
东园漫兴十二首 其五
微风散晨雨,落花满前除。振衣延旦气,读我斋中书。
沈潜周孔思,究竟羲皇初。无言永终日,逍遥以自娱。
题李白观泉图
我所思兮在匡庐,锦袍仙人玉不如。香炉五老半天上,旭日照耀金芙蕖。
仙人倒披云锦袍,浩气直压秋崖高。人间斗酒醉不得,手挽银河翻雪涛。
一朝召入金銮披,曾与龙颜醉中见。谁知白玉点青蝇,不顾昭阳忤飞燕。
紫皇案前五色麟,掉头蹋遍名山春。若非九天写下千尺水,何以荡涤胸中尘。
千年风骨何人画,仿佛屋梁明月夜。骑鲸东海若相逢,大笑长歌呼白也。
题梅花白头公图
谁写罗浮梦里云,飞来山鸟意相亲。傍人莫笑头如雪,占得江南第一春。
箕山操
箕之山兮颍之阳,箕之人兮濯沧浪。彼何人兮牵牛,吾洗耳兮徜徉。
吟叹曲
王子乔,好神仙,吹玉笙,上青天。七月七日缑山颠,青鸾白鹤相后先。
安得金丹蜕凡骨,我亦从之凌紫烟。
老妇叹镜词二首 其一
妾有团团古时镜,在匣浑如月端正。朝朝持向玉台前,秋水芙蓉两相映。
自从十五画脩蛾,白发相看尘渐多。绣得合欢双宝带,今朝携上街头卖。
满城新镜照新人,此镜无人定高价。
将进酒三首 其三
将进酒,酒进君莫停。我有长歌君试听。地有酒泉,天有酒星。
不持寸铁,直破愁城。将进酒,酒进君莫止。我有长歌君侧耳。
白日西飞,沧波东逝。古来达人,皆止于此。将进酒,请君听我歌。
我欲长绳繫白日,精卫填沧波。沧波不可填,白日不可繫,进酒当君莫辞醉。
杨柳词二首 其一
扬子江边杨柳条,风前学舞斗纤腰。来往游人攀折少,也胜种在灞陵桥。
题直翁胡重器诗卷
直莫如虞帝之琴弦,曲莫如任公之钓钩。直弦可弹太古调,曲钩谩掣金鳌头。
人心取舍各有道,曲钩何如直弦好。在天勿作弯弧星,在地当为指佞草。
直翁直翁心我歌,出门纷纷岐路多。我愿万斛舟,不涉九曲河。
我愿千里足,不驰九折坡。翁今有子鸣朝珂,履道坦坦平不颇。
董狐之笔如操戈,千秋万古名弗磨。翁当馀年养太和,子孙世居安乐窝。
衔泥燕
衔泥燕,尾毵毵。昨日衔泥无城北,今日衔泥无城南。
城南华屋故巢改,城北故巢无复无。裴回不敢离旧栖,主翁一别何时归。
得酒奉谢
灵鹊声中午梦回,长须分送大瓶来。棠梨花畔呼鹦䳇,谁道閒愁洗不开。
题盆池白石号昆崙积雪 其一
盆池秋水碧涓涓,中有昆崙雪一拳。若待三年生玉子,便呼此地作蓝田。
胡奎
元明间浙江海宁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538篇诗文
题三桂堂
独处愁
鹊失巢
迎龙词
题赵子昂画西马为褚奉祠作
梅月双清歌为宪司经历赋
送奎上人
题双松图赠司虞赵子瑛
题管鲍分金
女娲补天谣二首 其一
望海漫兴 其六
初秋东园夜坐有怀秫庄清友
题罗浮仙人便面图
西湖竹枝词 其四
千载居山丘
有所思三首 其一
题红桃白头翁鸟 其二
赠医士郜士清
题扇赠万玉立
延月轩
赠魏将军歌归馀杭迎母
题雪心上人画梅
寄柴野愚 其二
步虚词九首 其四
题来鹤轩为张佥宪作
义虎
题风木卷为丁孝子赋
焦尾词
调笑词二首 其二
折荷曲
东园漫兴十二首 其三
湖山秋霁
月漉漉篇
题渊明抚松图
题桂林荣遇图
拟唐人十二月乐章并闰月 其十三 闰月
扊扅歌二首 其一
渔父词 其三
越裳操
题敬赐内侍鞠大亨梅花洞天诗卷
雪中怀皓上人
王子乔二首 其二
拟唐人十二月乐章并闰月 其六 六月
送龙曲
题渔樵问话图
卓文君
崩城操二首 其一
题母子猫图
寒食行二首 其二
题望思图
春夜词
白苧词三首 其一
去妇词三首 其一
有所思三首 其三
答谢友人 其二
送岁贡生之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