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严明府入关谒黎京兆

送严明府入关谒黎京兆

唐代 皎然

春日异秋风,何为怨别同。潮回芳渚没,花落昼山空。
旅候闻嘶马,残阳望断鸿。应思右内史,相见直城中。

诗人皎然的古诗

送维谅上人归洞庭

唐代 皎然

从来湖上胜人间,远爱浮云独自还。
孤月空天见心地,寥寥一水镜中山。

九日陪颜使君真卿登水楼

唐代 皎然

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

招韩武康章

唐代 皎然

山僧虽不饮,酤酒引陶潜。此意无人别,多为俗士嫌。

赋得谢墅送王长史(其墅即昼七代祖吴兴守旧居)

唐代 皎然

世业西山墅,移家长我身。萧疏遗树老,寂寞废田春。
车巷伤前辙,篱沟忆旧邻。何堪再过日,更送北归人。

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唐代 皎然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
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
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
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
贫山何所有,特此邀来客。

登开元寺楼送崔少府还平望驿

唐代 皎然

登望思虑积,长亭树连连。悠扬下楼日,杳映傍帆烟。
入夜四郊静,南湖月待船。

郭北寻徐主簿别业

唐代 皎然

近依城北住,幽远少人知。积雪行深巷,闲云绕古篱。
竹花冬更发,橙实晚仍垂。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

南楼望月

唐代 皎然

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 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爨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

唐代 皎然

皇天鉴不昧,愐想何亢极。丝雨久愆期,绮霞徒相惑。
阴云舒又卷,濯枝安可得。涸井不累瓶,干溪一凭轼。
赤地芳草死,飙尘惊四塞。戎冠夜刺闺,民荒岁伤国。
赖以王猷盛,中原无凶慝。杨公当此晨,省灾常旰食。
独感下堂雨,偏嘉越境域。秋郊天根见,我疆看稼穑。
请回云汉诗,为君歌乐职。

奉酬袁使君西楼饯秦山人与昼同赴李侍御招三韵

唐代 皎然

秋风怨别情,江守上西城。竹署寒流浅,琴窗宿雨晴。
治书招远意,知共楚狂行。

送罗判官还寿州幕

唐代 皎然

君章才五色,知尔得家风。故里旋归驾,寿春思奉戎。
天寒长蛇伏,飙烈文虎雄。定颂张征虏,桓桓戡难功。

送僧游扬州

唐代 皎然

平明择钵向风轻,正及隋堤柳色行。
知尔禅心还似我,故宫春物肯伤情。

题山壁示道维上人

唐代 皎然

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
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

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士陆羽联句

唐代 皎然

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 ——崔子向
逼霄沓万状,截地分千曲。 ——皎然
萍解深可窥,林豁遥在瞩。 ——崔子向
已高物外赏,稍涤区中欲。 ——皎然
野鹤翔又飞,世人羁且跼. ——崔子向
沈吟迹所误,放浪心自足。 ——皎然
缅怀虚舟客,愿寄生刍束。 ——崔子向
说诗整颓波,立义激浮俗。 ——皎然
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 ——崔子向
恨与清景别,拟教长路促。 ——皎然
溪鸟语鹂喽,寺花翻踯躅。 ——崔子向
印围水坛净,香护莲衣触。 ——皎然
捧经启纱灯,收衽礼金粟。 ——崔子向
安得扣关子,玄言对吾属。 ——皎然

送王居士游越

唐代 皎然

野性配云泉,诗情属风景。爱作烂熳游,闲寻东路永。
何山最好望,须上萧然岭。

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

唐代 皎然

云水夹双刹,遥疑涌平陂。入门见藏山,元化何由窥。
曳组探诡怪,停骢访幽奇。情高气为爽,德暖春亦随。
瑶草自的皪,蕙楼争蔽亏。金精落坏陵,剑彩沈古池。
一览匝天界,中峰步未移。应嘉生公石,列坐援松枝。

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

唐代 皎然

云阳别夜忆春耕,花发菱湖问去程。积水悠扬何处梦,
乱山稠叠此时情。将离有月教弦断,赠远无兰觉意轻。
朝右要君持汉典,明年北墅可须营。

酬秦山人出山见呈

唐代 皎然

手携酒榼共书帏,回语长松我即归。
若是出山机已息,岭云何事背君飞。

白蘋洲送洛阳李丞使还

唐代 皎然

蘋洲北望楚山重,千里回轺止一封。临水情来还共载,
看花醉去更相从。罢官风渚何时别,寄隐云阳几处逢。
后会那应似畴昔,年年觉老雪山容。
皎然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449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