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长夏闭关散发高卧吟诵之暇时或焚香鼓琴殊有羲皇之适信笔六首 其二

长夏闭关散发高卧吟诵之暇时或焚香鼓琴殊有羲皇之适信笔六首 其二

明代 胡应麟

谁言名教乐地,懒著沐猴衣冠。午睡不知日落,晏起欲废朝餐。

诗人胡应麟的古诗

汤阴王翁年百八十矣而肌肤绰约若处子且豪饮数斗不酲座间出诸名流 ...

明代 胡应麟

王仙翁,发如孤鹤颜如虹。大腹便便贮河汉,鲸吞鳌吸三千钟。

龟纹蹙起隐胸后,玉璜炯炯横双瞳。眉毫耳毫灿霜雪,时人不识呼社公。

步轻履坦疾于箭,周行五岳携孤筇。自言今年百八十,九朝旧事盘心胸。

高谈弘正俨目睫,信阳北地俱儿童。大还曾受柱下老,素书亦从河上公。

王母瑶池燕周穆,仙源几度桃花红。昆崙阆风不肯住,脱身混迹游寰中。

朅来瓢笠武林逍,湖光山色聊从容。飘然遇我云水窟,谪仙大叫呼人龙。

初平骑羊去不返,子岂有意仍前踪。金盆玉壶亦咫尺,翩翩奇骨宁凡庸。

感君意气为君歌,参差两腋乘长风。却忆玉皇香案侧,丹台恍惚曾相逢。

尘埃堕落经几劫,欲骑鲸背飞寒空。大鹏希有俨相值,遨游八极追鸿蒙。

他时再赴易迁约,仰天大笑扶桑东。

游仙词十首 其五

明代 胡应麟

羽盖如云下夕阳,俱言浮海谒东皇。麻姑夜擘红虬脯,指爪偷看一尺长。

富贵曲十二首 其十

明代 胡应麟

骤见争如易别,相思入骨难禁。南陌花开并蒂,西陵草结同心。

汉铙歌十八首 其十六 临高台

明代 胡应麟

临高台,望长安。飞甍画楝嵯峨峭崒而㠝岏。苍龙九斿限重关。

我欲谒天阍,一觐上帝颜。手持长生药,以奉心所欢。

上帝肯听臣,亿万千斯年。苍龙九斿限重关。限重关,使我欲进心茫然。

临高台,望长安。抚膺三叹行路难。

青楼曲八首 其三

明代 胡应麟

两浆频催过石城,沙棠摇曳画船明。莫愁湖上千株柳,肠断王孙作队行。

子夜歌四首 其四

明代 胡应麟

灯前骤相见,含情不敢道。乍可要郎眠,那能就郎抱。

端居述怀六首 其五

明代 胡应麟

烂漫图书自惜,萧条门户谁持。莫笑枚乘年老,游梁剩见佳儿。

咏史八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清时厌藜藿,挟策干承明。肃肃中天宇,列宿悬神京。

衣冠萃阊阖,谒帝罗群英。如何攀龙客,相弃若浮萍。

长啸出宛洛,驱车返柴荆。升高望八荒,濯足临四溟。

商山岂不贵,畏垒岂不荣。大哉鲁尼父,著作垂千龄。

行路难六首感事作 其四

明代 胡应麟

君不见波间蜃,吞吐楼台倏千仞。君不见岩间蛛,四张罗网迷空虚。

君子行善苦不足,小人济恶才有馀。沉机伏弩绊飞走,变幻诪张何不有。

术穷数尽来天刑,青冥白昼飞雷霆。君不见林甫剖棺桧丑缪,千秋永劫昭大戮。

桃叶歌二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可怜王家郎,不解事桃叶。清晨渡江去,日暮忘迎接。

两头纤纤诗二首 其二

明代 胡应麟

两头纤纤麋鹿角,半白半黑檐前鹊。逼逼膊膊林鸦啄,磊磊落落荆山璞。

汉铙歌十八首 其十四 圣人出

明代 胡应麟

圣人出,明光宫,万乘千骑升回中。望祀天地,禋于六宗。

百神来享,以莫不肃雍。肃肃雍雍,四方同风。唐虞之世,比屋皆可封。

浩浩大化,与天地无终。

效阴铿安乐宫体十首 其三 清暑殿

明代 胡应麟

曲榭生风蚤,层窗漏日迟。冰山围巀嵲,雪巘架逶迤。

石甃长秋井,泉疏太液池。御舟三翼泛,宫扇七轮驰。

莫漫酣吴酒,轻言狎翠眉。

端居述怀六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千劫总归眼底,万缘不入胸中。散发狂歌宇宙,侧身高卧崆峒。

懊憹歌二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翩团黄犊车,载欢出城东。看看白日堕,那能不懊憹。

舟泊槜李沈纯父邀同陈茂才登烟雨楼

明代 胡应麟

泠然清兴逐菰蒲,万顷玻璃浸画图。水泛瀛州环叠岛,山悬方丈插平湖。

传声箫管时闻越,倒影楼台尽入吴。昏黑更须临绝顶,蚤知能赋属吾徒。

五杂组诗二首 其二

明代 胡应麟

五杂组,芝为盖。往复还,咸阳塞。不获已,见褦襶。

安东平 其四

明代 胡应麟

微物在机,是侬手织。千缕一丈,三丈一袭。

又拟古八首 其六

明代 胡应麟

青鸟从南来,翩翩随风翔。口衔尺书至,乃自大海傍。

美人三岁别,沈忧热中肠。织成机中锦,拂拭烂生光。

下为连理枝,上为双凤凰。致之万里道,聊以充君床。

愿言勖斯义,旦夕毋相忘。

赠云涛祝生所狎美人也

明代 胡应麟

翠袖拨箜篌,居邻八咏楼。云偷巫峡曙,涛占曲江秋。

经卷王姬诵,诗笺薛媛留。何妨祝融氏,同赴烂柯游。

胡应麟

胡应麟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59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