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蛛丝巧

蛛丝巧

宋代 胡仲弓

蛛丝虽巧能害物,蚕丝虽拙能利人。
害物晨昏一饱足,利人往往害及身。
乃知巧者能远祸,拙者生死常为邻。
吾宁为蚕勿为蛛,所愿杀身以成仁。
千丝万缕何足恤,要令寒谷偕阳春。

诗人胡仲弓的古诗

子经昔有黄筌玉笋图故人陈众仲题诗其上后为人易去常追忆不已余往 ...

宋代 胡仲弓

春雷殷殷盎中鸣,箨龙惊起头角狞。斓斑裂土穿石出,长镵斸下津浮玉。

山人嗜之比八珍,画师写生传千春。纤纤翠交烟雨湿,山人叹嗟山鬼泣。

玉堂修撰富才情,歌诗赞画增晶英。春花欲语娇倚槛,蜀锦鲁缟光可鉴。

无端五穷睹揶揄,巧偷当面输陶朱。我从借观弄毫素,座间一夕珠还浦。

自知诗尽劣陈黄,无人豪夺君无藏。

念昔游四首 其一

宋代 胡仲弓

昔年游径山,身在九天上。倚栏少徘徊,八极归一望。

秋容澹如洗,景物呈万状。松风奏琴筑,烟屿列屏障。

清远啸枯藤,野鹤唳幽旷。僧僮课梵呗,婉娩如学唱。

解带临西风,洒落无尽藏。缁流亦可人,邀往坐清旷。

盘飧饤黄独,侑之茅柴酿。感师有古意,愧我无酒量。

长啸下山来,一路时胆壮。重作记游篇,付之覆瓿酱。

春晚山茶花数朵艳甚

宋代 胡仲弓

万红彫落尽,留住隔年花。
独艳迎人笑,残妆带雨斜。
物情无老少,春意自繁华。
颜色休相妒,风流别一家。

哭墓

宋代 胡仲弓

拜亲亲不待,事事与心违。
万里有归日,九泉无见时。
愁生新绿绶,泪满旧斑衣。
从此白云断,何当慰所思。

次雪舟进退韵

宋代 胡仲弓

谁肯因贫卖宝刀,半生湖洚分蹉跎。
春回池草吟魂觉,月在梅花随影高。
旅况又随年事长,交情偏耐岁寒多。
顶斯标格逢人说,读到新诗语更骚。

送处逊渡淮谒秋壑

宋代 胡仲弓

江湖波浪恶,底事欲西往。
去作扬州客,来寻贾垒盟。
金山迷远望,玉树候吟声。
野鹤曾游处,登临一怆情。

閒居寄枯崖

宋代 胡仲弓

地偏人罕到,独榻拟禅床,
欹枕圆残梦,推窗待晚凉。
行云无定迹,新月不多光。
安得君同社,清谈滋味长。

可山席上

宋代 胡仲弓

炉亭镇上坐书痴,不似山居得自怡。
倾竹叶杯延旧友,倚梅花树看新诗。
嚼来此味清于水,语对乡情甘似饴。
外此不须谈近事,相逢一笑且舒眉。

山行观紫云洞

宋代 胡仲弓

浪游知几载,久不到山巅。
泉石曾留意,烟霞未有缘。
松阴长匝地,塔颖欲鑽天。
待洗尘埃脚,重来访紫仙。

辛丑上元

宋代 胡仲弓

官府张灯试太平,斯民从此不聊生。
使君只听笙歌沸,不听闾阎愁叹声。

晓来

宋代 胡仲弓

晓来对雪看唐诗,自暖茅柴酒一卮。
绝胜五陵贵公子,销金帐下饮羔儿。

倚栏

宋代 胡仲弓

倚栏商好句,云散海山青。
风急天无恙,人惊心地灵。
潮迎日笑月,帆片落沧溟。
夜静涛声息,龙吟得细听。

题山居十绝·云卧

宋代 胡仲弓

来寻高处卧吟身,泉石中间避世尘。
莫把白云都占断,也分一半与閒人。

包家山看桃花

宋代 胡仲弓

春风吹到小桃根,便觉仙凡有路分。
紫气直冲文德殿,彩霞隔断武陵源。
锦官城向山头出,玉跸声从天上闻。
一见圜丘怀故土,令人寂寞暗销魂。

晚静

宋代 胡仲弓

当日濂翁此读书,自编小说爱芙蕖。
方池静植香清远,便拟蓬莱小石渠。

夜过萧寺

宋代 胡仲弓

寻僧过野寺,清话捧茶瓯。
幡影风生树,钟声月在楼。
梅花薰纸帐,贝叶看银钩。
为问西来意,因成一夜留。

过大官岭

宋代 胡仲弓

大官小官相送迎,閒云割断前山青。
前山万仞如壁立,南辕北辙何时停。
惮惮来往成何事,中有一路通天庭。
天庭走马平如掌,胡为此地劳其形。
从来大官无险阻,小官跋涉真零丁。
道人长啸烟霞表,祝群一语君须听。
大官小官喜经历,咫尺前头是相亭。

舟中夜闻弹筝

宋代 胡仲弓

舣舟寻近岸,余兴月明中。
鼓瑟人何在,弹筝意略同。
声和随去浪,调古动悲风。
争甲无由见,清音出绣栊。

送方衣民罢官东归

宋代 胡仲弓

咄咄复咄咄,北地多霜雪。
谁能路坦夷,骥足亦遭跌。
天地本不恶,凤翅乃尔折。
材大用则小,人巧已则拙。
问讯既不通,去就当早决。
虽阨阮籍途,
难断张仪舌。木天宜晚开,
紫薇迟后发。会有溧水公,
荐书来不绝。

西塔

宋代 胡仲弓

杖策来寻塔庙仙,半程便到碧霄边。
三千民办浮尘外,百二山河在眼前。
推把孤标长插地,只消一柱可擎天。
夜阑籁静凭栏听,隐隐星河人扣舷。
胡仲弓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33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