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舟中昼寝同官陈尉见过从人不报起来以诗谢之

舟中昼寝同官陈尉见过从人不报起来以诗谢之

宋代 华镇

懒将心绪逐波流,攲枕蓬窗万虑休。贪逐化人游帝阙,不知梅福过扁舟。

诗人华镇的古诗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六

宋代 华镇

东风入九门,细草有馀绿。长杨散金缕,缭乱青楼曲。

缃桃美于锦,素馨纯如玉。名园搜未尽,春华已盈目。

兰蕙有天香,乃在山之麓。不与东风发,谁知顾中谷。

和高邮监税李光道承务 其一

宋代 华镇

论交未必须白头,邂逅相逢辖屡投。识似方诸能鉴物,言非萱草自忘忧。

诗书已见勤追琢,筦库何妨暂滞留。但喜荒斋得佳咏,清风和气日休休。

元祐六年秋夜泊震泽时涨潦未尽牵道断毁仍阻风

宋代 华镇

四顾水天平,扁舟竟日撑。孤村聊可舣,薄暮不成行。

云重鱼龙起,风高波浪惊。无心就衾枕,坐看月华生。

千瓣二色桃花

宋代 华镇

迥出成蹊类,尤深造物功。细攒重叠瓣,匀赋浅深红。

艳质平分异,香心一点同。武陵溪上树,虚占好春风。

早梅花二首 其二

宋代 华镇

毕竟成何事,无端走四方。年年思素质,岁岁失幽香。

东国溪云好,南枝海日长。何时一杯酒,相对浅清傍。

舂陵闻雁

宋代 华镇

拥衾攲枕未成眠,历历鸿声到枕前。十月高风方永夜,三更疏雨欲寒天。

衡阳亭榭真虚尔,颍水篇章是偶然。万里天南共为客,北书从此喜须传。

诗酒六首 其一

宋代 华镇

大雅读书勤苦外,肯来文会盍簪中。诅盟吾欲出三物,续社君当图九翁。

绿橘未题霜降颗,黄杨才长闰馀丛。后成若援兰亭例,金谷樽看谁罚空。

和刘叔怀见寄三绝句 其二

宋代 华镇

冥冥心地外参寥,淅淅松梢挂饮瓢。挥麈纵衡忘孔墨,寄声邂逅得刘萧。

江南湖阳

宋代 华镇

末俗颓风正可悲,当时强项是男儿。君王不似南阳日,此事宁教女子知。

赵防禦新辟小斋诗以贻之

宋代 华镇

隐操真全不待山,小斋新辟户常关。窗延昼白明丹府,炉养春和润玉颜。

何必金丝喧晓夕,祇将槌拂伴虚闲。人间兴味元恬淡,不见轮飞倦后还。

试院初闻蟋蟀

宋代 华镇

窗前落尽梧桐叶,床下新闻蟋蟀声。瘦骨不禁秋气重,夜深虚幌梦魂清。

虚室

宋代 华镇

轩前列群山,轩后得虚室。宛若成都居,枵然惟四壁。

清明照窗牖,不待秋月色。万籁悄无声,终年饱岑寂。

和林安圣承议别试所即事

宋代 华镇

骤阻文闱密密关,不堪霖雨作新寒。暂违尘鞅閒还好,喜得朋簪陈可安。

樽俎不陈无过举,笑谈相酢有馀欢。共知佳节行相近,须把程文继日看。

送左司董郎中出知汾州三首 其三

宋代 华镇

养狙有感谁非是,塞马无因自去来。人见终军持汉节,世闻郭隗上燕台。

九门天上云泥隔,三径山阴梦想开。青琐黄扉严密地,待看旌旆应时回。

立春日雪 其二

宋代 华镇

斜入芳筵沾綵胜,密铺幽径点兰芽。谢娘子细临看取,不是杨花是雪花。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十三

宋代 华镇

纤纤兰蕙甲,青青杨柳丝。草木有春华,园林竞芳时。

妆点贵铨次,高下有推移。连畛已端修,茅蹊尽平治。

雕栏被丹雘,文甃合琉璃。穿薄启萦迂,拍堤汎涟漪。

安排红药树,映带牡丹枝。蔓草既诛锄,秋荣亦芟夷。

碧芦断修干,丹蓼剪芳蕤。苞杞散不收,丛菊弃如遗。

芦蓼尚云可,杞菊或未宜。神功著西河,嘉声蔼东篱。

朱实照金鼎,黄华登玉卮。暄凉虽异序,荣秀各有期。

商飙掠春丛,摧折谁能支。

赠越倅胡郎中

宋代 华镇

天上元宵后,中阶瑞气豪。乾坤扶睿哲,山岳孕英髦。

识量东溟阔,才华北斗高。序迁登半刺,清选陟诸曹。

庆旦回新律,邦人荐寿醪。椿龄祈永固,荣应吕虔刀。

如意院井诗二首 其二

宋代 华镇

井德本来无得丧,居迁乃见井有仁。深穿阔甃世不少,闻名索实多非真。

潢污方集已登干,骄阳未久先飞尘。盈虚既与阴晴变,安用华屋床雕银。

崇宁元年五六月,僦居偶在寺井滨。曾经畏日曝累朔,亦见霖雨倾弥旬。

碧痕澄澄古甃上,消长不改苍龙鳞。莫嫌营置近阛阓,莫厌资取多纷纶。

深院无人辘轳静,焉知此井常清新。

送道守董朝散

宋代 华镇

香穗氤氲杂瑞烟,条风新转早春天。桑蓬庆集侯门日,铜竹荣居分閤年。

清晓十分圆玉兔,寒宵万斛照金莲。祝诗聊致官曹意,上古灵椿自八千。

落帽山

宋代 华镇

落帽山头雨脚长,消愁还是感河阳。劳歌不解凄凉意,小饮难投酩酊乡。

共恨今秋辜綵菊,相期来岁沃霞觞。须知四美人间少,一笑千金未易偿。

华镇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20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