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暖斋诗

暖斋诗

宋代 华镇

至足无求触处同,小斋和气日冲融。几筵已得啸歌地,赤白何须檐画工。

况有午檐容爱日,曾无北户召寒风。清心迥出尘埃外,讵见高堂数仞崇。

诗人华镇的古诗

和石太傅钱清僧舍围炉余时先往萧山不预其会

宋代 华镇

后进多年仰硕肤,相逢如恨日将晡。欢怀想不辞醇酎,高论应须出大炉。

丽藻旧钦梁上客,清风今识汉潜夫。初惭不预芝兰列,和得阳春愧已无。

过涧

宋代 华镇

两山分处水横流,渡水登山趣更幽。却忆当年谢康乐,等閒羁束为封侯。

宫使蔡太师寿诗

宋代 华镇

天贻真宰赞重熙,何日来符命世期。五夜燕游元夕后,三阳交泰上春时。

维师事业前无吕,先觉心灵世有伊。首斡化机熙帝载,暂休祠馆动民思。

和羹终付盐梅手,仗节难稽柱石姿。华屋早开丞相第,衮衣新赋我公诗。

缃桃满院光风转,素李成蹊淑景迟。鼎席具瞻何所愿,祝公眉寿等莲龟。

长沙王庙

宋代 华镇

秦吏方摇毒,君王独得名。国虽为地小,忠亦自天成。

秘殿仪容粹,玄堂草木荣。兴亡何足道,青竹有嘉声。

立春日雪 其二

宋代 华镇

斜入芳筵沾綵胜,密铺幽径点兰芽。谢娘子细临看取,不是杨花是雪花。

缑氏道中口占

宋代 华镇

人道自有上天梯,尘暗灵襟路却迷。不见吹笙王子晋,独乘玄鹤碧嵩西。

元祐六年秋夜泊震泽时涨潦未尽牵道断毁仍阻风

宋代 华镇

四顾水天平,扁舟竟日撑。孤村聊可舣,薄暮不成行。

云重鱼龙起,风高波浪惊。无心就衾枕,坐看月华生。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十

宋代 华镇

晴春厌密处,驾言出林坰。舍车步蘅皋,缓带遵兰汀。

长林合葱茜,绿阴透虚明。上有迁谷莺,下闻求友声。

风和簧舌稳,薄暮耳犹倾。归辀俯俄景,脩路尚安行。

华铺闭深院,嘉树列前庭。高梧荫绮窗,媚柳拂朱甍。

安得谷中侣,晨昏此飞鸣。

雪中寄徐主簿

宋代 华镇

出门四幕云垂地,举目千花雪映天。况是光阴犹故腊,何妨时日在新年。

不辞登顿行长道,但喜丰穰属大田。遥羡风流栖枳客,一焚檀篆达诚虔。

病中闻梅已放就邻人求之

宋代 华镇

屈指新春只月馀,园梅闻道已盈枝。暗香便欲朝三嗅,寒笛愁闻夜一吹。

病眼未能临翠薄,幽怀还恐失霜枝。从君觅取春消息,莫使空吟寄驿诗。

谢成都杨汇秀才惠邛州竹杖二首 其一

宋代 华镇

临邛石上老龙孙,雪抱霜封有旧痕。耸削已知非俗物,更堪来自草玄门。

挽兖守程大卿四首 其三

宋代 华镇

交游敦久要,赏鉴谢先容。自愧非王粲,人惊得蔡邕。

垩漫犹在刃,舟壑已遗踪。不见星躔处,空瞻马鬣封。

李光道见过赠诗

宋代 华镇

高槐上拂青天面,枝疏不得惊禽恋。槐下官曹何冷落,去马来牛色多倦。

春风绿杨暗虚室,秋雨苍苔锁深院。三见墙头梅子花,一字不画尘侵砚。

宛如太古两相忘,况复飞盖追游宴。有时独咏西园诗,想像清风情眷眷。

门前忽报华轩过,邂逅开怀如昔见。目击便嗟相得晚,更仆清谈尽黄卷。

顾我迂疏何所取,似君秀颖乃可羡。少壮应须努力时,人间岁月如流电。

杂咏三首 其三

宋代 华镇

日曝山头土欲焦,全家冒日走岧峣。石泉绝涧阶千级,岭路穿云线一条。

借问裹粮朝历险,何如坦腹夜吹箫。□□□□□□□,□□□□□□□。

襄阳道中望鹿门山

宋代 华镇

庞公昔避世,全家入翠微。空遣山下路,不知今是非。

高风久寂寥,世路谁与归。山头日欲落,搔首重依依。

高邮张生出所得诗画一轴求余作诗因书

宋代 华镇

千岩秀处有扁舟,不驾樵风欲五秋。金咮未应甘腐鼠,霜翎时自漠昆邱。

尘埃漠漠长扃户,云月漫漫独倚楼。好事古来常恨少,碧霄清思为君搜。

和高邮监税李光道承务 其一

宋代 华镇

论交未必须白头,邂逅相逢辖屡投。识似方诸能鉴物,言非萱草自忘忧。

诗书已见勤追琢,筦库何妨暂滞留。但喜荒斋得佳咏,清风和气日休休。

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十一

宋代 华镇

迢递长江表,崎岖青障间。瑞草杂野卉,吐秀莫穷看。

馥郁谁与奇,细碎如等閒。荆榛共荣悴,樵牧几摧残。

殊乡采嘉声,千里辏名园。轻舟走彫槛,文砌荐朱栏。

芳华未盈枝,倾都已酡颜。疏丛乏葱茜,薄采愧朱殷。

珍赏占芳时,野客更旧观。试问蜂和蝶,何如蕙与兰。

再经西禅寺二绝句 其二

宋代 华镇

三时五度到西禅,春雪秋风暑湿天。试问经窗长宴坐,何如尘路走终年。

和杨中行朝散别

宋代 华镇

多士分袍日造庭,谈经议法与论兵。不辞寒夜程文冗,喜见明时道化行。

此日人怀平旦气,他时中有少年卿。凤毛已饱籯金术,伫听传家振大名。

华镇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20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