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应圣观(观即李林甫旧宅)

题应圣观(观即李林甫旧宅)

唐代 王建

精思堂上画三身,回作仙宫度美人。赐额御书金字贵,
行香天乐羽衣新。空廊鸟啄花砖缝,小殿虫缘玉像尘。
头白女冠犹说得,蔷薇不似已前春。

诗人王建的古诗

题石瓮寺

唐代 王建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地压龙蛇山色别,
屋连宫殿匠名同。檐灯经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
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龛中。

别曲

唐代 王建

毒蛇在肠疮满背,去年别家今别弟。
马头对哭各东西,天边柳絮无根蒂。

初授太府丞言怀

唐代 王建

除书亦下属微班,唤作官曹便不闲。检案事多关市井,
听人言志在云山。病童唤著唯行慢,老马鞭多转放顽。
此去仙宫无一里,遥看松树众家攀。

送于丹移家洺州

唐代 王建

忆昔门馆前,君当童子年。今来见成长,俱过远所传。
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如彼贩海翁,岂种溪中田。
四方尚尔文,独我敬尔贤。但爱金玉声,不贵金玉坚。
孤遗一室中,寝食不相捐。饱如肠胃同,疾苦肤体连。
耕者求沃土,沤者求深源。彼邦君子居,一日可徂迁。
念此居处近,各为衣食牵。从今不见面,犹胜异山川。
既乖欢会期,郁郁两难宣。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
他皆缓别日,我愿促行轩。送人莫长歌,长歌离恨延。
羸马不知去,过门常盘旋。会当为尔邻,有地容一泉。

春日五门西望

唐代 王建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过系项斗回鸡。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相和歌辞。饮马长来窟行

唐代 王建

长来窟,长来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
赖得秦家筑来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来变作望乡堆。
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枕弓睡著待水生,
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扬州寻张籍不见

唐代 王建

别后知君在楚城,扬州寺里觅君名。
西江水阔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晚秋病中

唐代 王建

万事风吹过耳轮,贫儿活计亦曾闻。偶逢新语书红叶,
难得闲人话白云。霜下野花浑著地,寒来溪鸟不成群。
病多体痛无心力,更被头边药气熏。

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

唐代 王建

有川不得涉,有路不得行。沈沈百忧中,一日如一生。
错来干诸侯,石田废春耕。虎戟卫重门,何因达中诚。
日月俱照辉,山川异阴晴。如何百里间,开目不见明。
我今归故山,誓与草木并。愿君去丘坂,长使道路平。

和胡将军寓殿

唐代 王建

宫鸦栖定禁枪攒,楼殿深严月色寒。进状殿穿金戟槊,
探更先傍玉钩栏。漏传五点班初合,鼓动三声仗已端。
遥见正南宣不坐,新栽松树唤人看。

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

唐代 王建

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点绿斜蒿新叶嫩,
添红石竹晚花鲜。鸳鸯比翼人初帖,蛱蝶重飞样未传。
况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

温门山

唐代 王建

早入温门山,群峰乱如戟。崩崖欲相触,呀豁断行迹。
脱屐寻浅流,定足畏欹石。路尽十里溪,地多千岁柏。
洞门昼阴黑,深处惟石壁。似见丹砂光,亦闻钟乳滴。
灵池出山底,沸水冲地脉。暖气成湿烟,濛濛窗中白。
随僧入古寺,便是云外客。月出天气凉,夜钟山寂寂。

早发汾南

唐代 王建

桥上车马发,桥南烟树开。青山斜不断,迢递故乡来。

华岳庙二首

唐代 王建

女巫遮客买神盘,争取琵琶庙里弹。
闻有马蹄生拍树,路人来去向南看。
自移西岳门长锁,一个行人一遍开。
上庙参天今见在,夜头风起觉神来。

寄杨十二秘书

唐代 王建

初移古寺正南方,静是浮山远是庄。人定犹行背街鼓,
月高还去打僧房。新诗欲写中朝满,旧卷常抄外国将。
闲出天门醉骑马,可怜蓬阁秘书郎。

看石楠花

唐代 王建

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
明朝独上铜台路,容见花开少许时。

田侍中宴席

唐代 王建

香熏罗幕暖成烟,火照中庭烛满筵。整顿照衣呈玉腕,
动摇歌扇露金钿。青蛾侧座调双管,彩凤斜飞入五弦。
虽是沂公门下客,争将肉眼看云天。

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

唐代 王建

江城柳色海门烟,欲到茅山始下船。
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

送郑山人归山

唐代 王建

玉作车辕蒲作轮,当初不起颍阳人。
一家总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谏臣。

饭僧

唐代 王建

别屋炊香饭,薰辛不入家。温泉调葛面,净手摘藤花。
蒲鲊除青叶,芹齑带紫芽。愿师常伴食,消气有姜茶。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3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