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皇甫汸
开阁怀先业,为园慕隐居。官迁四岳后,情恋一丘馀。
野鹤随人鸟,江鲈馔客鱼。由来闻啸父,玩世欲凌虚。
登北固晚眺
林壑卧已久,江门望始遥。诸天横落日,五月度凉飙。
焦树当窗缀,金云接槛飘。离心何处达,东逝有归潮。
送项生入京
为问西陵客,何时发永嘉。路随天外雁,舟泛雪中花。
帝典虞堪并,皇图汉未加。行瞻天禄阁,载笔振瑶华。
韩司徒赠诗过奖鄙集次韵奉谢
万事无心付寂观,一灯遥夜坐忘寒。调卑岂合阳春和,形秽空将玉树看。
木落冶城回客梦,钟鸣香积倚僧餐。因公欲访君平卜,可是人间蜀道难。
元夕灯下观舞二首 其一
华灯携自日南来,火树兰枝夜夜开。氤氲翠袖灯前举,一片轻云落楚台。
题张仲梅花时居母丧
万玉参差点作花,浑疑云色映衣麻。思君莫道诗全废,聊倚东风咏白华。
寄许东侯中丞防禦昌平
东山归卧久辞喧,北阙重来慰至尊。分阃正当三辅地,侍祠多在散陵园。
黄金尽散因收士,白马长驱为报恩。旧日忘年文酒客,帝乡犹阻孔融门。
胡开府招宴太虚楼
吴山高处谒氤氲,幽阁晴开一径分。啸倚楼台逢越石,心悬廊庙见希文。
湖中风景平堪揽,海上烟波静不闻。樽俎胜游戎事简,挥戈直欲驻斜曛。
送陈兵曹谪官兴化
佐邑官閒莫厌卑,昭阳山下正花时。愁中襆被辞兰省,梦里挥毫忆凤池。
淮海潮声流别恨,都门柳色赠离枝。汉庭才子多承谴,立马须瞻董相祠。
淫史谣二首 其二
暂收宝髻与罗裙,结束吴儿两不分。夜夜台中陪御史,朝朝门外候将军。
彭城逢王中舍捧毅皇后哀诏之南邦乍聚遂别
千里轺车天上来,百年鸾驭梦中回。漫于萍水联舟楫,更沥兰心向酒杯。
春涨已平扬子渡,夏云先引秣陵台。相逢异地情难别,为赋长门思可哀。
张银台避兵湖上三首 其一
青海扬波白日低,玉山云树已全迷。少陵避乱花溪里,却指湖东作瀼西。
送朱生戍滇
行尽黔中万叠山,昆明特秀五华间。漫过铜柱思乡泣,会见金鸡放赦还。
阅马作
骠骑归天育,龙驹服义台。种多洼水产,献或宛城来。
辔以明珠饰,装将瑞锦裁。摐金元逸足,喷玉岂凡材。
弄影盘花曲,骄嘶系柳隈。黄池饮初罢,御苑猎方回。
不数周王骏,何言卫国騋。北群从此富,西域未须开。
御堤柳
御堤新柳碧毵毵,袅雾垂烟总不堪。借问道傍车马客,几多离思在江南。
甘泉先生宴别席上赋三首 其三
晤言聊一室,寻役顿千里。缅违梁木仰,况谢蓬麻起。
击筑兴长谣,临觞热双耳。匪嗟行路难,寔感年华驶。
树勋幸及时,息学恐虚此。无由慰孔说,何以徵孟喜。
金雘戒遐心,琼枝葆令美。作颂几永怀,敢告同门子。
春日宴夏宗伯第得尝御赐长春酒兼闻忠礼书院之胜
学士留欢宴玉堂,书生何幸奉馀光。华灯不夜犹元夕,御酒长春出尚方。
东观雪残融作瑞,南宫云起结为祥。更闻赐第衔天藻,岂数平泉李相庄。
送王维桢量移台州
使君仙棹且徐开,岐路离筵未忍回。乘月遥从石梁度,看霞几过海门来。
郡中共识宣城藻,阙下谁怜贾傅才。吴越相望一水隔,思心日夜向天台。
郡学八景 其四 杏坛
瑶坛茂文杏,得地岁华深。时有青衿子,横经坐晚阴。
月潭寺
瘴岭郁风烟,迢遥路八千。罗施称鬼国,兜率见人天。
幽洞穿云际,危楼架水鲜。澄鲜因悟寂,照朗自通圆。
有客嗟行役,逢僧叩业缘。皈心无别旨,委顺即安禅。
春寒歌二首 其一
摇落宁知三月时,未逢禁火亦寒炊。梅翻六出花成雪,柳湿千条雨作丝。
皇甫汸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618篇诗文
乐府十二首
赠周侍御 其二
胥江汎月旋舸登城归咏
赠谯司法
郡守金城见访时方治水
佩兰引谢友人惠香
谷日候旨左顺门值雪
答董子元太学
夜泊鲁桥胡中丞驰翰至披襟起坐秉烛读之沨沨乐章声中金石口占奉谢
句曲崇明寺寓眺四首 其二
留别定惠院僧
鄱阳湖三首 其二
悼汪子二首 其一
梁溪词三首 其二
题寺僧唐马
追悼白贞甫索其遗文
定州过开元寺登塔壁间有武宗宸翰
还山诗四首 其四
从军行二首寄赠杨用修 其一
还山诗四首 其二
题梅赠僧
闺怨二首 其一
病中闻己儿游张公洞占寄
吕合
始登南明山
送儿北征四首 其二
议狱诗 其九
题施比部四号诗 其二 洼尊醉客
送陆子还洞庭
哀弟子约四首 其四
郡学八景 其三 泮池
广思行
悼释宗衍并示懋公
至后徐子见过
豫章词四首送范于中之江藩 其四
简周给事祚
题沈周八景图 其六 百花洲
简文待诏
简吴子二首 其一
题牡丹
予被论屏居侯子舜昭撰怀慰赋见寄奉答
侠客行席上赠吴子
立春日同刘侍御集张幼于赤城山房
次韵奉赠父友罗公八十自寿
送大司马唐公龙养母还山
端午邀过叟以视药不至
薛吏部见过
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
舍资驿有杨太史垂柳篇书于壁因寄
四黄子赋诗送释印受戒之武林属余奉同
奉和家兄山中喜雪十二韵
衣裳篇
过朱义民里
秋日过庆阳伯宴乐园作
过何山怀梁二何高士同诸兄弟作
闻警
苏黄渡东坡山谷经行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