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怀五岳五首 其二 泰岳

怀五岳五首 其二 泰岳

明代 黄省曾

东岱摽秦观,遥空青未休。鸡鸣看日出,策秘想函求。

雾阙中天峻,黄河足下流。稷丘君若在,吾与拥琴游。

诗人黄省曾的古诗

八月八日泛石湖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山气带烟浮,湖波纳雨流。树梭莺织晓,天字雁书秋。

礼石参灵象,停矶并女牛。弥空萦柳色,随处接芳游。

独漉篇

明代 黄省曾

独漉独漉,灵沼昆明。灵沼尚可,昆明悲我。戈船浮南,楼船在北。

凤盖缤纷,华旗照烛。石鲸峨峨,扬鬣奋首。雷雨满盈,常自鸣吼。

云留不归,风来自香。牵牛织女,白日烛望。清凉之殿,中夏含霜。

氍毹规室,沈吟孔光。千门万户,皆巳禾黍。玉树青葱,独在黄土。

人日杜感园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春风昨度长洲苑,撰酒邀歌步兰畹。绿竹初寻此日林,青山宛对酒时巘。

张□进酒扬妙歌,千金举寿宾朋多。乐胥高会各言醉,参差芳榭生银河。

怀徐学士兼订林屋之游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见说焚鱼徐学士,青山黄卷卧烟萝。蓬台日月论里久,花径云霞染翰多。

兴在五湖时放棹,家无十里不鸣珂。金庭仙宇吾将觅,鹿驾邀君一共过。

张湾发舟一首

明代 黄省曾

驱马谢长安,言遵路水干。初于驾帆日,即起迨家欢。

吴日悬归思,燕云送旅餐。王孙芳草绿,随路得行看。

七夕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独帐成双室,云河作雨川。镜宫逢夕启,梭宇会宵悬。

灯九欢相照,针多巧竞怜。凄锵天汉曲,偕凤入雕弦。

会稽六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客星没已久,我来思严光。羊裘钓草泽,龙颜萦心肠。

富春青山在,日落天茫茫。

寒芦落雁渔舟图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吴榜暮乘凫,寒流漾碧湖。青山声入雁,绿水影含芦。

月下看联集,云中闻断呼。故人天末在,寓有尺书无。

咏鲁连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十二鲁连子,飞扬千里驹。田巴甘闭口,燕将泣裁躯。

取与商贾异,名将天壤俱。对圭逃海上,贫贱小人区。

拟古宫词二十首 其十

明代 黄省曾

雪霁深宫冻半消,金檐尺许挂冰条。官家视政归还未,翠竹轻轻仰面敲。

旸谷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我闻大荒之东开旸谷,千古芳菲耀扶木。六龙腾御不暂停,朝朝挂向枝头浴。

灵氛霞气飞清晓,流波常泛三青岛。甘华不种还自生,食之能使朱颜好。

茫茫仙家几万里,包山之谷颇相拟。虚明别有日月光,幽深似隔桃源水。

金城王屋皆可通,龙威丈人居此中。赤书读罢紫冥去,苍苔满谷生春风。

接舆落魄歌凤凰,东天日望蓬丘长。麻姑若得云车下,携入玄洲不老乡。

二泉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借问金沙地,何年玉髓开。水寻沧海去,云抱碧山来。

南迈武林访叔禾践湖上之约初至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寝痾挥北辕,乐志综南枻。天倪寡有迫,空谷靡所制。

寸心劳上贤,千里访密契。浏若讯已夙,明如掇何滞。

需川陟元朝,旅次乖佳序。巳至怀尚忡,未遘欢犹翳。

昔寐愁曀夕,兴视愉星曙。匪感气候变,所觊山水霁。

肃冠舫舻间,抽想旷清处。吕驾既在兹,贺琴庶当遇。

虎丘四首 其三

明代 黄省曾

吴天斗折攀花丘,问壑寻池可自由。秀岛珠林晓齐出,鲜云石壁径争流。

弹琴竹径过青鸟,洗斝桃波回白鸥。山公骑马醉归去,烟霞烂熳谁当收。

琼花观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宛转云郊步,探芳问福庭。凤台非旧树,龙箧閟残经。

安得丹如日,虚惭鬓巳星。紫烟乘鹤者,为我接霞軿。

同谢少南徐霖宴魏国东园四首 其四

明代 黄省曾

星沼天为泽,仙陬帝与开。云皆怡客吐,雁乃侑樽来。

山拟蓬壶筑,花如洛下栽。不须妆绮绣,春色自常催。

陈园三月之宴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翻燕红帘幕,流霞玉酒壶。坐莺垂密柳,傒凤列高梧。

弱草如轻带,名花学子都。当杯宁惜醉,龙剑尔须扶。

豹犊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君家豹犊出何许,紫片霜毫自成绮。龙种堪乘天子车,兔飞可夺将军垒。

几饰雕鞍超万群,一餐绿粟驰千里。乍尔骧缨掣电生,常时举足风云起。

临流解惜锦障泥,看霞欲誇仙人履。逸气腾凌碧空外,长鸣蹀躞花林里。

春风放龁三山草,秋日遨游五湖水。伏枥藏辉沧海湄,伯乐如逢价无比。

江南曲三十首 其二十七

明代 黄省曾

九逵担杂英,朱门竞相买。国花委青郊,零落无人采。

月咏十五首 其六

明代 黄省曾

乍上萝轩月,清尊祗独看。旅鸿千里白,栖鸟一枝安。

露外桂应湿,风前兔自寒。忍孤清影落,歌入漏声阑。

黄省曾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6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