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廷用
征轮门外何辚辚,六月长安炎暑蒸。主第侯家忘昼永,弦歌枕簟列层冰。
谒武穆庙次壁间韵 其二
怪尔靖康献纳臣,言和惟恐不同秦。甘心君父双囚虏,偏杀尽忠报国人。
蒋侍御毅所尊公以大尹致政寿日寄贺
忽传海外来青鸟,行庆杯中映紫霞。芳草伴人频作客,白云何处倍思家。
已知陶令归餐菊,犹似潘郎学种花。遥想鹿门当此日,含情游子在天涯。
赠太史裴内山册封省觐
宫函春日下龙城,珍重君王遣使情。汉室金枝初就暖,故园芳草亦含荣。
古稀袍彩翔云丽,上节灯花带月明。正是銮坡新赐宠,玉堂词曲奏长生。
招隐 其一
几树桃花洞口开,春风遥送谪仙来。不知天地何年老,醉吸山泉当酒杯。
寿大京兆李慎庵 其一
朝端廿载同供奉,忽漫相逢觉数奇。更喜湘东为邵日,正当衡岳降神时。
酒浮南极银河净,花近重阳王露滋。清世共归三鼎望,佳辰殊惬百年期。
马院蒋督牧江南中秋有怀
未别即相思,思来泪欲垂。经年惟问病,无日不亲医。
皇事何相逼,客心秪自知。生憎秋月皎,此际作分离。
赠见江苏谏议承恩归养
万里看云捧日馀,陈情三疏紫宸居。赐归喜乃秋花晚,上寿欣逢知酒初。
午梦遥知悬魏阙,晴游时儗奉潘舆。王侯钟鼎应难并,况复掖垣多谏书。
赠刘带川兵宪延绥 其一
边疆日夕系皇情,廊庙抡才重夏卿。凤诏晓承三合殿,豸冠秋赴五原城。
阴山云净无传箭,延水波寒可洗兵。文武昔曾输上策,胡人何地不知名。
绍兴谒相公李渠师少渠中翰作主 其二
此邦山水闻绝奇,今日始登越望台。纵使□工图不得,天风万顷海涛来。
东村兄观灯赏莲酌月种麦四时吟惠教漫兴次答 其三
鸟鹊巢高树,关山起暮愁。金波云里净,桂影酒中浮。
听笛当今夕,登楼度几秋。清光浑不减,一色照神州。
赠万子材尹武进
美玉悬高价,明珠不暗投。联珂双阙下,分袂五陵头。
岁杪离情重,云深朔气浮。行行南国近,□□逐江流。
途中遣德 其一
奔走空皮骨,六年万里馀。疏狂沾厚禄,倾覆带高车。
喜得投簪日,还如结绶初。春风开竹径,夜雨长园蔬。
送华中翰奉使 其一
□□□□□□□,□□□□□□□。□□□入淮扬道,几树梅花点月明。
登君山次韵四章 其一
闻道君山是胜山,直于今日破愁颜。西分王气峦层出,东入江心海不还。
缥缈烟浮城郭里,徘徊月上斗牛间。堂开浮远青云近,此是朝天第几关。
龙潭 其三
万年圣泽流天下,云暗鼎湖今几霜。水态含青频带雨,峦容积翠绝骄阳。
骑龙赤汉元图谶,牧马华山此帝乡。三箭潭中初一试,从来神武是高皇。
登武当 其一
平生性僻耽名岳,今日探玄有路通。绝磴千盘凌过鸟,危栏万丈锁飞虹。
登天杳在烟霞里,谒圣翛然蓬岛中。安得芒鞋分半榻,寻源采药老春风。
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 其三
高视中原酌酒杯,河山遥抱王京来。御街紫陌春声动,绣拱朱帘夕照开。
自古风沈耽胜地,几人登眺到金台。燕昭郭隗今何在,上苑芳菲禁鸟回。
驾幸西陵 其四
文皇定鼎靖沙胡,宫阙□台此帝图。白昼铜关严甲士,青宵羽箭报金吾。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二
昔年求粮苦不足,今日官家升斗平。健儿自道持双戟,骄虏相逢一死轻。
赠文选许石城升南太常少卿之任 其二
欲别黄花暮,愁分白雁秋。仙舟下层汉,莱彩照清流。
江隐金陵见,云开玉树浮。高车过故郡,□色石城头。
黄廷用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347篇诗文
壬寅十月再会同年陈戚畹宅 其五
朱晦庵墓道有述 其一
龙潭 其一
钓台 其五
赠医
题棕庵 其二
驾幸西陵 其五
送吴醴泉王槐野二太史春祀
赠伯元宗子归天台
丰乐亭 其二
赠节推黄华南之庆远
袅袅旌
为李东冈都谏题双寿 其二
孙太守环山庄上对芙蓉 其六
驾幸西陵 其二
赠分守沐任斋入贺万寿 其一
丁巳九日同寅卿卢涞西戴晋庵登高四首 其四
古囊
赠西塘之任雷州 其二
钓台 其四
醉翁亭古梅席上口占 其一
赠分守沐任斋入贺万寿 其二
送林见泉节推潮州
游东林用韵二首 其二
送钱南湖任楚雄
赠谏议李一吾之任留都
赠敖兵宪入吴
小至刻次韵 其一
庚子腊上祈雪西苑越明年元日不受贺从祠曹请令朝官金水桥南行礼雪 ...
巡江周监察及溪按滁志喜 其一
古囊次韵
乙丑冬重过古囊 其五
中秋雨约不遂
谢王笔峰重阳送酒 其二
赠谏议郑于野之南通政
谢王笔峰重阳送酒 其三
用渠翁老师韵赠宫谕王槐野主翰留院 其一
次院长后九月十日对菊
楼上对月 其二
对莲 其二
赠徐蒙泉主教慈溪
秋日偶作
丁巳中元过济上同友人户部主政袁民悦饮南池次鹅湖公壁间韵 其一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三
龙冈张年兄分别德州赋二律 其一
驾往西陵 其二
题美人便面
送太常李楼云守磁州 其一
题慈养
古囊寿藏 其六
柳亭
花药寺 其一
紫霄用韵
康砺峰宅中上元宴集 其二
为李东冈都谏题双寿 其一
赠一山邹宪长之任河南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