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韵赋棹歌十首 其八

游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韵赋棹歌十首 其八

明代 黄仲昭

七曲停桡乱石滩,层崖叠巘恣吟看。更怜云际千寻瀑,爽气逼人毛骨寒。

诗人黄仲昭的古诗

送张先生进实录回任河间得尊字

明代 黄仲昭

先生问学推渊源,才名早已高闽藩。振铎荣沾雨露恩,春风桃李花盈门。

王畿史牒推讨论,书成亲捧朝天阍。盍簪几度经黄昏,笑谈满坐春阳温。

朔风吹雪飘塞垣,顽云一色连川原。匆匆复驾南归辕,霜芜寒柳堪销魂。

行潦难留瀚海鹍,云霄万里终高骞。此时重扫京华轩,浩歌共醉黄金尊。

题林君惟华秋江独钓图和李君唐英韵

明代 黄仲昭

托迹沧浪识者稀,海鸥汀鹭日相依。投竿一笑寒云暝,世事无心任落晖。

明妃词六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风起遥天满面沙,举头何处望中华。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

和韵题露竹并菊

明代 黄仲昭

湘君夜降骑青鸾,金钿落地光团团。化作翠筠与黄菊,空山共傲风露寒。

致仕归言怀效吴体四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媕阿媚世吾所惭,便寻旧隐南惭南。寸心静观元了了,众口可笑犹喃喃。

秋风世途双眼冷,夜雨吟窝孤梦酣。羹有溪鱼饭有粟,一饱岂必求肥甘。

效古十九首 其十三

明代 黄仲昭

瞻彼北邙下,累累总丘坟。古道翳榛莽,老树含风云。

晨昏樵牧歌,来往狐兔群。白骨亦已朽,宁复有精魂。

人生天地间,暂寓难久存。年命乃有限,嗜欲胡无垠。

营营苦不足,东西日纷纭。一朝委山丘,贵贱宁复论。

不如谢尘鞅,笑傲云水村。

送仙游陈司训考满归潮州省亲

明代 黄仲昭

十年芹泮育英才,夜夜庭闱有才回。喜趁瓜期过梓里,欲从华旦献霞杯。

趋朝重捧毛生檄,访古闲登郭隗台。旧日诸生犹仰斗,佳音好寄便鸿来。

浣灵轩为李德馨方伯赋

明代 黄仲昭

人心本虚灵,物欲有时蔽。所以古哲人,浣之不容置。

动静交有养,内外互相制。如水决其污,如镜去其翳。

一疵不复存,万理咸森备。事物纷然来,顺应无少戾。

弥纶参赞功,毕竟由此致。李公学古徒,颜轩恒自励。

日新功已勤,非徒美观视。施于政事间,动与古人契。

功业日以隆,未测其所至。吾将睹其成,勖哉慎毋替。

题仙溪张氏一乐堂庆寿图

明代 黄仲昭

灵椿萱草并鲜妍,玉树芝兰复满前。共倚蓬壶看春色,从教沧海变桑田。

题芦雁扇和李君唐英韵

明代 黄仲昭

相呼相唤下回塘,秋水芦花一望长。万里云霄身未达,数声嘹唳送斜阳。

送望江教谕伯清先生乃兄还莆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春草梦残劳北上,松楸望断复南归。往来总系纲常重,一任风尘敝客衣。

再和同寅潘应昌游钟山韵三首 其三

明代 黄仲昭

泉石幽奇爱秣陵,卜居拟访草堂灵。嗅梅细和逋仙句,种茗闲看陆羽经。

醉里玉山能自倒,世间铜气任渠腥。浮生此计何当遂,谁问飞尘竭九溟。

题扇面子猷访戴图

明代 黄仲昭

入夜怀人思不禁,冲寒一棹度山阴。兴来归去江云暝,门掩千峰积雪深。

挽兰溪郭政浩处士夫妇

明代 黄仲昭

骑鹤相随蓬岛去,茫茫云海碧连空。遗编剩积经年蠹,清夜谁丸旧日熊。

黄菊东篱悲暮雨,青蘋南涧怨春风。百年世事浑成梦,赢得穹碑夕照中。

谢病得请口号四首 其三

明代 黄仲昭

十五年间列从臣,在公仅阅四回春。庙堂不乏经纶手,天地堪容樗散人。

富贵百年聊染指,田园数亩足安身。逢人若问馀生计,秋水芦花一钓纶。

送李君唐英赴春官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秋雨度江城,携书上帝京。云山横去路,烟草感离情。

已冠棘闱选,还魁兰省名。他时霄汉上,珍重树芳声。

题守拙卷

明代 黄仲昭

高隐林泉远市朝,半生守拙卧衡茅。浮荣有分从吾好,世事无机任俗嘲。

袜雀让教称巧妇,斑鸠自合寄成巢。知君妙契濂溪赋,岂向清时作系匏。

和丁石崖太守赠箕阳陈宪副致政诗六首 其六

明代 黄仲昭

闲行引孤鹤,复与瑶琴俱。山水一会意,日晏犹忘餔。

始知天壤间,一闲真足娱。

同昭武刘太守王贰守万通守游西峰寺三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林外应疑无路入,道傍惟见有僧迎。行行渐觉招提近,隔崦时闻吠犬声。

挽三山张浚大尹

明代 黄仲昭

昔年同听鹿鸣歌,浮世光阴转眼过。白发盈颠嗟我老,黄泉无路奈君何。

芹宫化雨英髦盛,花县春风惠泽多。独恨行营星遽殒,鲸鲵未睹伏天戈。

黄仲昭

黄仲昭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53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