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日本杂事诗 其六十八

日本杂事诗 其六十八

清代 黄遵宪

《论语》皇疏久代薪,海神呵护尚如新。《孝经》亦有康成注,合付编摩《郑志》人。

诗人黄遵宪的古诗

日本杂事诗 其一二二

清代 黄遵宪

抟花作饭胜胡麻,嚼蕊流酥更点茶。费尽挼莎才结果,果然团子贵于花。

腊月二十四日诏立皇嗣感赋 其二

清代 黄遵宪

先皇遗恨鼎湖弓,世及家传总大公。谁误礼经争继统,妄拚尸谏效孤忠。

弟兄共托施生茑,男子偏迟吉梦熊。片纸病中哀痛诏,前星翘首又移宫。

酬曾重伯编修 其一

清代 黄遵宪

诗笔韩黄万丈光,湘乡相国故堂堂。谁知东鲁传家学,竟异南丰一瓣香。

上接孟荀驺论纵,旁通《骚》赋楚歌狂。沣兰沅芷无穷竟,况复哀时重自伤。

石川鸿齐英偕僧来谒张副使误谓为僧鸿齐作诗自辩余赋此以解嘲

清代 黄遵宪

谓僧为官非秃鹙,谓官为僧非沐猴。为官为僧无不可,呼马应马牛应牛。

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

师丹固非老善忘,鲁侯亦岂儒为戏。知公迹僧心亦僧,不复拘拘皮相士。

先生闻当喜欲狂,自辩非僧太迂泥。但论普度一切心,安识转轮三世事。

吾闻先达曾戏言,莫如为僧乐且便。世间快意十八九,只恨酒色须逃禅。

入宫有妻案有肉,弃冠便作飞行仙。昨者大邦布令甲,宗门无用守戒法。

周妻何肉两无忌,朝过屠门夕拥妾。佛如有知亦欢喜,重愿东来度僧牒。

溯从佛法初来东,稻目以后争信崇。造经千卷塔七级,赐衣百袭粟万钟。

帝王亦称三宝奴,上皇尊号多僧徒。七道百国输正税,民膏民血供浮屠。

将军柄政十数世,争挽强弓不识字。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西方菩萨东沙门,天上地下我独尊。尊君为僧固君福,急掩君口听我言。

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鸿飞宁记雪泥迹,马耳且任东风吹。

岁暮怀人诗 其十三

清代 黄遵宪

汉学昌明二百年,儒林中有妇人贤。绛纱传授宣文业,自诩家姑王照圆。

过安南西贡有感 其二

清代 黄遵宪

高下连云拥百城,一江直溯到昆明。可怜百万提封地,不敌弹丸一炮声。

日本杂事诗 其一七四

清代 黄遵宪

镜影娉婷玉有痕,竟将灵药摄离魂。真真唤遍何曾应,翻怪桃花笑不言。

己亥杂诗 其三十五

清代 黄遵宪

枯骨如龟识吉凶,孤埋鸠占不相容。一年讼牒如山积,不为疑龙即撼龙。

不忍池晚游诗 其一

清代 黄遵宪

开门看雨梦才醒,一抹斜阳映画屏。随著西风便飞去,弱花无力系蜻蜓。

海行杂感 其十一

清代 黄遵宪

家书琐屑写从头,身在茫茫一叶舟。纸尾只填某日发,计程难说到何州。

日本杂事诗 其七十六

清代 黄遵宪

观风若采《扶桑集》,压卷先编《侍宴诗》。读尽《凌云》兼《丽藻》,终推帝子独工辞。

天津纪乱十二首 其十

清代 黄遵宪

谁信勤王檄,都成乌合徒。兵篦纷白劫,国髽哭朱儒。

张脉当螳臂,空谭捋虎须。计穷惟矢死,一死岂偿辜。

续怀人诗 其四

清代 黄遵宪

不关魏晋兴亡事,自署羲皇上古人。白竹兜笼黄木屐,科头可用护寒巾?

赠梁任父同年 其五

清代 黄遵宪

又天可汗又天朝,四表光辉颂帝尧。今古方圆等颅趾,如何下首让天骄。

日本杂事诗 其七十一

清代 黄遵宪

海外遗民竟不归,老来东望泪频挥。终身耻食兴朝粟,更胜西山赋《采薇》。

续怀人诗 其五

清代 黄遵宪

得诗便付铜弦唱,对局何曾玉袜输。绕鬓青青好颜色,绝伦还以旧髯无?

续怀人诗 其十二

清代 黄遵宪

几年辛苦赋同袍,胆大于身气自豪。得失鸡虫何日了,笑中常备插靴刀。

京乱补述六首 其五

清代 黄遵宪

亦有诛奸疏,泣陈王室尤。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

月晕蓬星见,山倾铁血流。终看胡骑入,抉眼在城楼。

己亥杂诗 其三十八

清代 黄遵宪

恨无永叔《泷冈表》,亦愧羲之《誓墓文》。说甚微官邀薄禄,纸钱在地酒浇坟。

五禽言 其三

清代 黄遵宪

泥滑滑,泥滑滑!北风多雨雪,十步九倾跌。前日一翼剪,昨日一臂折。

阿谁肯护持,举足动牵掣。仰天欲哀鸣,口噤不敢说。

回头语故雌,恐难复相活。泥滑滑!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490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