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方回
位须分对待,气即验流行。羲体兼文用,俱由造化生。
惜芍药再赋
次韵仇仁近见赠
霜削风朘缊絮轻,忍能吊古上颓城。穷途我辈俱相似,老态今年儿可惊。
差喜有儿胜伯道,故知无婢效康成。紫阳溪上馀茅屋,终与沙鸥不负盟。
正月初二日晴过常州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五
筠溪四十三岁夭,师弟与兄传夜衣。国手棋高更有著,百年政恐疾于飞。
赠叶宗贵一山
雨中饮宾旸次前韵二首
治圃杂书二十首 其三
闭户全无事,窥园颇自由。不堪钳纸尾,乍可把锄头。
避树斜开径,邀泉曲放沟。吾心元自直,儿辈勿相尤。
早起煮药
五更钟已动,起步望中庭。东壁忽闻雨,西窗犹见星。
□□燃小灶,汲水净空瓶。儿子归来好,年来乏使令。
赠刊印朱才俊
续苦雨行二首 其一
龙至六爻为亢龙,三三为九其数穷。三日为霖今九日,便晴田事亦无及。
全吴富庶推第一,谁信杭州无米籴。邻翁耳语某所有,夜持布囊分一斗。
老夫但笑不敢嗔,尧九年水无饥民。
过嘉兴道中接待寺丁丑十二月赴逮扬州遇雪留宿怆然有感
畴昔留此寺,亦兹腊雪天。天寒了不异,俯仰十一年。
是时尚守郡,赴逮趋淮壖。不知坐何事,自省无尤愆。
家有屋几间,亦有数顷田。书生未甚穷,不忧无酒钱。
事白夏至秋,然后得南旋。即今身自由,幸已不属官。
客贫一物无,驾此如叶船。四仆色常饥,况望酣与膻。
家人九霄外,何由致橐饘。岂不亦念我,逢曲流馋涎。
我非不欲仕,危途畏隮颠。势虽已窘迫,心终无忧煎。
新岁六十二,白发被两肩。尚堪屈此膝,跪起贵要前。
访旧非得已,谁当佐腰缠。尅日可以归,小俟春牛鞭。
梅雨大水
再用雨不忆韵答仁近
先天易吟三十首 其四
太极元无物,群生性命根。一奇仍一偶,万象满乾坤。
学诗吟十首 其八
我寓侍郎桥,夜枕闻五德。四更即不眠,东望逆曙色。
南睨三茅阁,千灯破暗黑。百八仙林钟,鼍龙吼其北。
繄此倚阑人,四海谁我识。未能朱晦翁,乡邦续道脉。
犹当陆放翁,桐江刻诗集。
七十翁吟七言十绝 其一
自知酒量防踰矩,敢诧诗才妙斲轮。古圣贤心得丝许,虽非尼扁异愚民。
赵氏鄮山书院诗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三
今日都无病,沉吟算此生。誓将全晚节,懒复问脩程。
畏事防忧患,收心入老成。近时学康节,更敢竞时名。
早过牛头岭
吾行十馀里,未有一人行。不见炊烟起,唯闻野水鸣。
日轮山罅出,露点草头明。处处防豺虎,田家晏始耕。
赠牟仲启存斋尚书之曾孙,献之提刑孙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636篇诗文
大衍易吟四十首 其十一
赠范君用笔工五首 其五
学诗吟十首 其二
再用前韵呈元煇二首 其二
癸未至节以病晚起走笔戏书纪事排闷十首 其一
道山座主先生平章吕公挽歌辞五首 其二
赠方太初三首 其一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七
题钱选木芙蓉
于氏琵琶行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 其二
坐看南山云二首 其一
赠吕肖卿三首 其三
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 其二
送江泰发晦庵书院小学教谕
出歙港入睦界
拟咏贫士七首 其四
江行大雨水涨四首 其三
三日□陪杨明府饮次前韵
十七十八日犹雨
初夏六首 其二
赠徐可大
次韵元煇中秋处
宿曹西畴宅大雨
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其二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其四
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五首 其三
同金汉臣徐蜚英小饮傍溪寺二首 其二
红云亭即事五首 其五
题云泉题咏
次韵康庆之秋雨喜凉书怀五首 其一
丙申生日七十自赋二首 其二
赠笔工冯应科
赠五星梅獬孙
赠淳邑风水山人何君
庆陆仁重举男四首 其四
送陆君重 其五
同杨明府华父夜宿鸬鹚源
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七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 其三
上南行十二首 其四
醉翁亭图引为赵达夫作
秀亭秋怀十五首 其十二
再送王圣俞戴溪
怪梦十首 其六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五
赠滕君必绍
雪后小园
后秋思五言五首 其三
虚谷志归后赋十首 其二
题祝公辅静得斋
晓发富阳县
喜宾旸再来三桥次旧韵二首 其二
七十翁五言十首 其十
袁兴国挽词二首
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八
真定路教授鹿泉李君丁亥五月十二日已翁生紫
赠痴庵柴头陀
猗兰秋思三首
览古五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