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朱桥早行

朱桥早行

元代 方回

田间夜打稻,茅茨耿明灯。
客行过篱外,吠犬似可憎。
放马啮露草,小憩寒塘塍。
坐念今民间,贪吏无与绳。
幸此岁稍稔,庶足供科徵。
不然岂不窘,况乃军旅兴。
往者孰柄国,未谓杞遽崩。
伪心感咎证,水旱常频仍。
兹独有年屡,天仁良可凭。
缓辔忽得句,数星陂水澄。

诗人方回的古诗

至日后吴山城隍庙

元代 方回

磴石梯飚俯去鸿,湖江左右海西东。
冥冥烟雾已难辨,杳杳楼台犹未穷。
摇翠步莲来陌上,褰红指笋出舆中。
谁知夜静狐狸吼,粉黛还如旧六宫。

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怀归五首呈仁近仲实 其三

元代 方回

同云欲雪暮天阴,浊酒楼头手自斟。漫仕偶尝叨五马,倦游何止宅千金。

尽捐寓宅偿逋负,仅保残书伴啸吟。从此日长夜应短,未妨微耐晓寒侵。

同金汉臣徐蜚英小饮傍溪寺二首 其二

元代 方回

高凭远眺酒频斟,谁识风前快饮心。州县长官胜邻境,秧畴水满树林阴。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元日倡酬韵六首 其四

元代 方回

即是黄莺紫燕时,稍晴肯放百花迟。酒来尚许颜红借,春好何容鬓雪知。

扶杖可从灵寿赐,闻琴肯作孟尝悲。山深粗有延年药,归老松根掘兔丝。

拟古五首 其三

元代 方回

江南九月后,无日非重阳。十月十一月,岂不雪且霜。

严冻杀百草,菊花弥更黄。于兹偶有酒,十觞至百觞。

□□□□了,复醉梅花傍。

红云亭即事五首 其四

元代 方回

江湖垂老死,天地忽风尘。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

此亭聊著眼,数口仅容身。鸡犬桑麻里,侯王愧小民。

再用前韵呈元煇二首 其二

元代 方回

天寒鸲鹆来,望雪上山台。发少不重漆,眼昏犹识梅。

榨槽呼旋制,窑盎买连催。新许民间酿,樽应日日开。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元代 方回

戍垒儿郎意气雄,群腰刀斧薄榛丛。
寻真亭仆长松少,礼斗坛荒苦竹空。
菜色可怜穷道士,樵歌不见旧邻翁。
存亡得丧知何极,天地悠悠感慨中。

舟中观马目乌龙山

元代 方回

一从为郡后,来往十年间。
自笑成何事,犹容看此山。
旧人多粗给,老子愿常閒。
今晚归书屋,溪僧定叩关。

雨馀早起五首 其三

元代 方回

密树阴阴小石台,雨馀更绿几痕苔。蜗牛上到葵花顶,日出如何下得来。

白水寺

元代 方回

壁画暗金刚,无人犬吠堂。翠苔千古润,玉水一寻方。

尘路云蒸火,阴林石凝霜。仙凡元不远,咫尺异炎凉。

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 其三

元代 方回

雨脚如麻坐到明,雨楼听尽五明声。无人共唱寻寻觅,有子聊教仄仄平。

凌室不能藏腊冻,稼场或至误秋成。谁知忧世书生意,惟愿天阶正玉衡。

断河酒楼得花字落字二首 其二

元代 方回

六客三老翁,范张雅善谑。逆耳两能受,傍观殊错愕。

当其未醉时,容言极温恪。美俗誇英多,玄理探敷落。

次韵宾旸观陆右丞

元代 方回

出城挟一儿,策杖极幽邃。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

平生丘园心,贲趾远朝市。行行墟墓间,是亦有何味。

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

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

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一一口舌争,何事如人意。

舟出车新桥

元代 方回

市声巷语哭还歌,客舍喧啾奈汝何。
才出城闉愁眼豁,适逢秋霁病身和。
力行古道于时背,心感皇天所相多。
鸿雁稻梁焉用足,政须寥廓谢虞罗。

拟咏贫士七首 其四

元代 方回

昔在冯敬通,晚节极穷困。岂不尝专城,肥遁故无闷。

如何彼江生,赋此以为恨。政坐不能隐,揣谓意有怨。

与世一不合,心迹当两远。岂容近市朝,尚与俗物溷。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

元代 方回

混沌何年分宇宙,于地日月常如旧。
如旧之中却常新,何曾一点受尘垢。
谁凿此山为捷径,争利奔名足驰骤。
新岭终无可旧时,燠不加肥寒不瘦。
行人自无兮百年寿。君不见岭头日日吹征尘,
剩有新人无旧人。

简郑高士二首

元代 方回

忆昔西湖北,闲寻隐士庐。
水滨维舴艋。屋角认棕榈。
红出仙人酒,黄披老氏书。
写真元有约,隔岁定何如。

赠地里周国祥

元代 方回

存卫府勋有是事,下婢子品斯何心。
多少幽明不平处,烦君端试指南针。

再送罗云叔

元代 方回

欲共君归未有缘,春风夺我紫阳天。
牡丹富豔花如洛,煮白香浓酒以燕。
细看貌非寒士相,随宜班亚冷官员。
人间第一好山处,赋几篇诗醉几筵。
方回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63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