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八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八

明代 霍与瑕

仙子来仙山,授君碧玉屑。更约三千年,去看桃花结。

诗人霍与瑕的古诗

一苇所如四首 其四 冬

明代 霍与瑕

我有一函书,细写先天要。乾坤与日月,都出此元窍。

守一存吾真,万劫颜长少。再三欲授君,秪嫌下士笑。

北风城郭闭,与君独出眺。红炉海底燃,雪山天外峭。

好言不在多,半句通微妙。语竟人不闻,寒江独垂钓。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高歌谁和予,清曲予赓汝。十载旧知音,幽兰芬妙语。

盍簪楼杂咏十首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小搆临幽僻,衡门昼亦关。朱帘垂绿水,华槛倚青山。

粤秀屏长护,天香花自閒。高人时枉顾,清论散琅珊。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追随大老献椒浆,得采蘋花拮早芳。千里山河开法界,八陵烟景入诗囊。

腐儒旧有忧天癖,妙剂谁酬疗世方。望断五云空极目,不胜幽思俯沧浪。

走笔招区顿池四表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坐看鱼游藻,忽惊人寄书。绿阴消远望,清夏慰离居。

溽暑催时序,急流涨晚渠。山斋无一事,开户待高车。

早春即事和韵 其六

明代 霍与瑕

昨日佳客来,颠倒穿衣舄。乌纱不裹头,方巾待宾席。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九

明代 霍与瑕

佳句缤纷下僻陬,五云璀璨映陬邱。雪白阳春归大雅,山丹水碧占清幽。

肯将六物供垂钓,拟向三江共泛舟。凉冷祇今秋正好,相期莫负采芳游。

春夜泛湖漫兴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弄月不须疑,萧疏半世痴。逢人深浅酌,见尔妙高词。

旧有紫之癖,今仍白出奇。幸依卢扁在,箴砭足吾师。

奉别黄碧川大参归番禺四首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碧水湾湾树影纤,同堂真有弟兄炎。黄蕉丹荔香殊绝,沉李浮瓜味且兼。

乡曲旧知牺酒共,社中新喜豸冠添。鸡声唤醒东山梦,早慰苍生安石占。

听鹤亭和韵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石坛盘水夹幽亭,影落西山万仞青。杜甫不须妨酒债,陆生元自有茶经。

春庭对月吟偏壮,夜漏斜河户未扃。我欲从君更移榻,蒲萄架下两忘形。

和邓秀才见寄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乱峰盘薄翠周回,万绿阴中小径开。洞里风香偏足桂,山间秋色故侵苔。

诗篇得意聊千首,觞酒输人任几枚。客子相过无厌数,一尊倾尽一尊来。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 其一 东庄

明代 霍与瑕

行乐复行乐,东游得此庄。逢春多逸兴,近水有幽香。

绿柳风初暖,青梅味可尝。冰山成的事,何处问金张。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 其六

明代 霍与瑕

徘徊侍高轩,云閒足觞酒。微酡下清溪,斜日筛杨柳。

赠沈尹北征 其五

明代 霍与瑕

山高松桧青,水落寒潭碧。松桧有贞心,寒潭无潦迹。

保此皎洁姿,远诣当何极。珍重复珍重,古辙应遐历。

中林有故人,青眼为君拭。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 ...

明代 霍与瑕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月色天街近,风香水阁浮。

花开莲子唱,风引竹枝讴。此夕正七夕,能来同写忧。

送三水陶尹陟留都治中别驾用韵

明代 霍与瑕

九天日影照三城,一样光风几样青。鹪周自奋花间翼,沧海横奔九万鲸。

鲸鳞欲化三山圯,翻波击浪三千起。长啸一声六合风,戢翎聊喙三江芑。

三江千里蓼蘋湄,春去秋来恶浪稀。彭泽旧垂高士誉,广州重建运磗祠。

离离新佩南京组,巡陌不妨骑赤驽。父老争迎卓茂来,竹马欢见新明府。

西南欲比汉光时,一年借寇抚疮痍。五裤不知何日再,两岐聊篆此间碑。

攀辕不住空遐祝,黄童白叟堤边簇。离愁万顷波浪高,别思千重花正郁。

波浪之高高比山,春花明媚半山间。花红浪白风光好,不换离人苦恨颜。

我高歌,君满引,酒不倾瓶夜未阑。潮生月上孤舟发,只恐明朝相见难。

东风击楫江陵道,吴汀楚岸多芳草。采芳纫佩及良时,日丽天和春正早。

和韵呈欧祯伯亲丈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吏隐古寺北,驱车一往寻。初秋槐影合,过雨藓痕深。

坐久香添茗,谈清风入林。非关禅定意,自觉思幽沉。

陟东门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陟东门,望望白云。安期一去,今几千春。白云长在,视安期之迹若飞尘。

猗硕人之寿兮,寿若白云。

赵縠阳太史东归赠寄

明代 霍与瑕

春风春日送仙槎,珠海芳尊共物华。帝里九重同恋阙,师门八十讲通家。

玩馀樵岭清秋月,冲碎罗浮古洞霞。此去不妨呤弄在,蓬莱仍有万年花。

明月吟赠两湖黄都督北归 其三

明代 霍与瑕

元戎上玉京,驱马迅长征。筹定百蛮服,戈挥五岭清。

人安儒将雅,天借福星明。十载瞻承惯,无因可报琼。

霍与瑕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