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桂之坡

桂之坡

明代 霍与瑕

桂之树,彼美无度。几回春风,几回春雨。凉秋八月,太清泫露。

有茁其华,芬芳布濩。

诗人霍与瑕的古诗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 ...

明代 霍与瑕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邓仰泉挽歌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初夏翩翩小洞游,别来书信几绸缪。不胜古意依云壑,更有新诗到广州。

知己忽传星陨夜,哭君狼藉叶飘秋。精神许健成归尽,泡沫真如尘世浮。

赠远人送蒋道林郎归湖湘八章

明代 霍与瑕

荷之华,在彼中泽。我赠远人,言泽其萚。

荷之华,在水一方。我赠远人,言泽其英。

荷之华,在彼中洲。我赠远人,以歌以游。

以歌以游,泛舟中流。逝者如斯,若之何其休。

以游以歌,泛舟中河。今者不泽莲,秋风且多。

江门之荷,而今灿灿。外直中通,不支不蔓。谁其泽之,绿江不远。

甘泉之荷,江门之㵝。五湖烟深,六桥月霁。谁其泽之,愿与子偕逝。

沅湘之水,其流泱泱。叶渚花汀,馥郁芬芳。昔有美人,制荷之裳。

饮荷之露,飧荷之英。来此明都,予浥其光。言旋言归,于今七霜。

虽则七霜,何日之能忘。于嗟乎,折荷花以赠远人,起予心之怀将。

清明谒陵遂游西山 其七

明代 霍与瑕

袅袅垂杨几处村,悠悠驱马过村原。野花啼鸟有何意,芳草王孙空断魂。

三十年前存旧稿,八千里外隔椿萱。凭高一度一惆怅,极目南天多白云。

奉别黄碧川大参归番禺四首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三年威惠遍洪纤,晋秩苍梧火正炎。岂谓狼胡蹄载跋,因之熊掌味难兼。

关心忍听离歌苦,聚首深嗟别绪添。便欲与公同握粟,卜居寻向泰人占。

送王巾川北归二首

明代 霍与瑕

泠泠巾川子,天关三月居。朝夕接清辉,使我鄙怀舒。

高深共登眺,花鸟足欢娱。奥妙不尽言,要在不言馀。

岁序忽变迁,春风促征车。分袂云在即,惜别长嗟吁。

采采碧桃花,赠子万里途。

曲江谒先师甘泉精舍

明代 霍与瑕

翩翩黄蝶不知秋,还伴征人岭外游。最是横经旧时地,寂寥荒草满山愁。

寿陈唐山七十一 其六

明代 霍与瑕

看君已白发,步履尚便便。借问龄几何,七十又多年。

杯酒随后生,长日竟追欢。图书不尽意,悠悠细讨论。

道心乃如此,精神即大丹。阴功行已满,终须骖紫鸾。

再游青莲洞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谁说三天界,人间不可通。桥从乌鹊渡,洞是广寒宫。

听奏霓裳曲,坐当阊阖风。新诗多逸态,为篆玉霄中。

新春再和韵杂兴

明代 霍与瑕

馀生仍有几,岁月忽虚过。适意事常错,操心闵既多。

断藤今借剑,坚壁任飞魔。守一从吾好,绵绵保太和。

山居奉答诗社列位老伯见怀之作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为寻佳胜趣偏酣,更向烟霞古洞南。小朵幽花临水岸,长条野葛护云庵。

山中茹草群麋鹿,风外传笙几鹤骖。一味清真聊自适,不知人世有肥甘。

镜林泛舟 其一

明代 霍与瑕

泛泛镜林舟,真仙六七个。早秋天气佳,清风时入座。

凌风起远思,高歌谁与和。嗟嗟此百年,忽如飞鸟过。

去日已苦多,来晨莫轻挫。文章穴蚁吠,功业牛毛堕。

劳劳空费神,役役安成课。渊明是吾师,一醉但高卧。

近来此意真,百尔看都破。且把买山钱,多籴韶州糯。

送叶蕴西归龙山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缺月出三更,时起坐清啸。光霁满人间,谁领吟风调。

走笔奉和匡南见寄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此座何时设,西山忽在前。秋深仍可约,为赋见山篇。

陟东门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我思古人,尼叟时宪。堂堂仁义,低垂管晏。浩然者存,万世如见。

彼美人之寿兮,硕人之寿兮。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五

明代 霍与瑕

交梨大如斗,火枣围盈尺。缤纷荐寿筵,共映蟠桃赤。

赵縠阳槎史东归赠寄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行藏用舍自浮槎,当代宗工仰槎华。莫道林邱堪卜筑,应怜寰宇本同家。

丝纶伫补山龙衮,风采看腾玉蝀霞。飧菊野人无所有,送行聊折两三花。

春台惠纪 其二

明代 霍与瑕

拜祷江神朝复昏,其如洪涝合西昆。浮天水送千溪沫,入夜潮添三丈痕。

巨浪撼城城欲堕,长堤覆树树微存。宪台拯溺凭高阁,号泣苍旻几断魂。

府江吟 其六

明代 霍与瑕

十年见猎狂心,半夜闻鸡起舞。葫芦缠缚何时,慧剑封尘独苦。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四

明代 霍与瑕

寡合知无援,多言得屡憎。自嗤三已仕,深愧上乘僧。

去国嗟年暮,持家尚夙兴。他时遗世谱,清白或壶冰。

霍与瑕

霍与瑕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45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