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六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六

清代 瞿士雅

绕壁依稀认写真,沧浪歌里放心神。

水宽山远烟岚迥,画舸轻桡柳色新。欲对春风忘世虑,等閒停棹似迷津。

几人图在淩烟阁,留向东斋伴老身。

诗人瞿士雅的古诗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四十

清代 瞿士雅

庾家楼上谢家池,第一功名只赏诗。

心静不妨喧处寂,眼穿唯怕客来迟。

幸逢尧舜无为日,却是吟人有得时。

蜀纸麝煤添笔兴,咏歌林下日忘疲。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二十

清代 瞿士雅

年如流水日相催,只合欢娱不合悲。

鹦鹉杯中浮竹叶,晓莺帘外语花枝。

桃夭李艳清明近,簇白团红烂漫时。笑向春风初五十,且沽春酒且吟诗。

上巳宴集懋社十二首 其三

清代 瞿士雅

暮春风景初三日,李白桃红烂漫开。

秾艳尽怜胜彩绘,馨香还解满尊罍。欲知别后思今夕,更向花前把一杯。

应被百花缭乱笑,缘何最老最先来。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四

清代 瞿士雅

早年师友教为文,世业相承及我身。

冒热冲寒徒自取,雪天萤席几辛勤。

须为圣代无双物,耻作明时失路人。

今日一茎新白发,故园高卧度三春。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一

清代 瞿士雅

身世蹉跎楚水头,高心休拟凤池游。

我今飘荡还如此,画向丹青也合羞。

何处更能分道路,无人一为棹扁舟。

犹应更有前途在,乘兴閒看万里流。

贺内侄钱北江乡试中式六首 其二

清代 瞿士雅

皋禽争肯恋樊笼,羽翼应抟北笼风。今日始知天有意,青云直上路初通。

待看春榜来江外,全胜枯鳞在辙中。

策马前途须努力,汉家麟阁待英雄。

贺内侄钱北江乡试中式六首 其五

清代 瞿士雅

池水那能久滞龙,等闲雷雨起潭中。始知年少求名处,但到时来即命通。

花下忘归因美景,世间得意是春风。

男儿须展平生志,誓立千年不朽功。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十

清代 瞿士雅

不向人间与命争,也曾狂走趁争名。

兴来小豁胸中气,醉后焉知世上情。

一觉晓眠殊有味,百年如梦竟何成。

因思往事真堪笑,未肯徒然过此生。

注:兄诞三月九日 其五

清代 瞿士雅

得意高吟景且幽,玩君新作不能休。

白云明月偏相识,遇酒逢花且共游。

长被有情邀唱和,因何临老转风流。

知君本是烟霞客,野客从来不解愁。

注:兄诞三月九日 其八

清代 瞿士雅

策名飞步冠群贤,唯待吹嘘送上天。

九万抟扶排羽翼,三杯拔剑舞龙泉。青云已是酬恩处,月桂尝闻到手边。

何事碧溪孙处士,却思平子赋归田。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九

清代 瞿士雅

从古无如此会荣,鲈鱼鲜美称莼羹。

江天极目澄秋景,菊圃初开耀晚英。青女素娥俱耐冷,丹心绿酒一时倾。

眼前便是神仙事,何必崎岖上玉清。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六

清代 瞿士雅

少年何事负初心,桐尾烧焦难望琴。

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无消息到如今。题桥每念相如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幸遇圣明千载运,无愁当路少知音。

上巳宴集懋社十二首 其一

清代 瞿士雅

澹荡韶光三月中,故人相引到中丛。

莫忧世事兼身事,可爱深红与浅红。且共胜游消永日,但将怀抱醉春风。

群贤讵减山阴会,四座筵开笑语同。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十四

清代 瞿士雅

由是蹉跎一老夫,家贫兄弟未当途。天时人事常多故,富贵功名焉足图。

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春鸟劝提壶。

瓮中竹叶今朝熟,救得相如渴病无。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十

清代 瞿士雅

芳草青青古渡头,绵春历夏复经秋。

堪嗟世事如流水,便挈琴尊上叶舟。

每愧陋容劳刻划,也须图画取风流。侬家自有麒麟阁,何必长从七贵游。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七

清代 瞿士雅

寒俊欣逢藻鉴开,儿童惊喜报人来。

能诗岂是经时策,落笔元非倚马才。圣代也知无弃物,此生何幸出尘埃。

不然秋月春风夜,多少芳心似死灰。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九

清代 瞿士雅

倏然云鹤见高情,休向津头问去程。

碧水青山无限思,千山万水不曾行。每嗟尘世长多事,拟作闲人过此生。

身贱自惭贫骨相,几人能遂筑金成。

集唐奉和内兄孙赤城五十自寿元韵十首 其二

清代 瞿士雅

侯门渐欲似仙家,篱落两三般样花。

红萼紫房皆手植,素琴丹灶是生涯。

闲看秋水心无事,独试新炉自煮茶。

词赋有名堪自负,潘杨亦觉有光华。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五

清代 瞿士雅

一囊空负九秋萤,练得身形似鹤形。

雨后绿苔侵履迹,檐前树木映窗棂。

弹琴对酒不知暮,溪鸟林泉癖爱听。

独自凭栏无一事,白云堆里茗烟青。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七

清代 瞿士雅

百遍阑看意未阑,了然尘土不阑关。扁舟厌泊烟波上,湖水平铺碧岫间。

容貌静悬秋月彩,高情长共白云闲。画中留得清虚质,何用烧丹学驻颜。

瞿士雅

瞿士雅

瞿士雅,一名高桂,字若稚,奉贤人(今属上海)。► 100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