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仲永墨梅

李仲永墨梅

宋代 姜特立

写竹如草书,患俗不患清。
画梅如相马,以骨不以形。
墨君曩有文夫子,蝉腹蛇跗具生意。
当时一派属苏公,雨叶风枝略相似。
花光道人执天机,信手扫出孤山姿。
陈玄幻却西子面,此妙俗士那能知。
近时赏爱杨补之,补之妩媚不足奇。
李生於梅却有得,高处自与前人敌。
倒晕疏花出古心,暝云暗谷藏春色。
我一见之三叹息,意足不暇形模索。
君若欲求之点画,胡不去看江头千树白。

诗人姜特立的古诗

晨起信笔

宋代 姜特立

老翁夜不寐,最爱晨起早。
既欣邻鸡鸣,更喜林乌噪。
红日忽上窗,亟呼具衣袄。
下床一炉火,便觉春浩浩。
须臾盥洗罢,觉我神气好。
须眉白如银,大似商山皓。
因思履道贤,六十未为老。
本朝六君子,二张同一赵。
陈杜与郑公,富贵俱寿考。
嗟我亦何人,八十明年到。
不敢拟前贤,后来何足道。
粪丸夸隋珠,但可付一笑。
耳目幸聪明,时时吟续藁。
金钗虽零落,杯酒不草草。

刘岩居士再和去年中秋见贻次韵

宋代 姜特立

苍茫云海渺无津,玉户初圆绝点尘。
万里共欣云叶净,一年争看桂华新。
狂吟定约六七友,低唱可无三两人。
今日公来赓旧曲,梅山惊动主林神。

小池观鱼

宋代 姜特立

戏投饼饵方塘上,无限鱼儿翻翠浪。
向来瓠瑟听遗音,今日梅山识清唱。

霜天晓角(为夜游湖作)

宋代 姜特立

欢娱电掣。何况轻离别。料得两情无奈,思量尽、总难说。
酒热。凄兴发。共寻波底月。长结西湖心愿,水有尽、情无歇。

遇题

宋代 姜特立

平生疏散性,万事皆真率。
唯於五字城,如用萧何律。
为官既无称,治生亦无术。
护落每如斯,一长何足述。

江口阻风寄琅山衷老

宋代 姜特立

人间有净境,咫尺不易通。
今朝解尘缚,始到天人宫。
叠嶂拥崔嵬,夏木郁青葱。
白鸟巢半山,掩映画图中。
高低辟窗牖,绿阴翳芳丛。
境寂意自佳,坐久心尔空。
更兹主人贤,晤语禅味融。
归途若有得,便欲起樊笼。
奈此尘缘深,踪迹如惊鸿。
驱车出兰若,俯首坐疏篷。
连日滞江干,风雨渺冥蒙。
缅怀支道林,此会何时逢。

閒退自适

宋代 姜特立

老退保余生,不愧身与口。
大似刘真长,东山亦何有。

次杨丈喜雨

宋代 姜特立

银竹森森度翠林,惰龙不用血蹄涔。仓箱且为农夫庆,敢说祠官俸有金。

余方悼亡适山圃牡丹芍药盛开赋长句

宋代 姜特立

白巾对红艳,哀乐自不同。
缅彼古之人,拔去体法中,
亲丧至呕血,悲涕固无从。
不哭即饮酒,陶然醉为乡。
吾爱蒙庄子,鼓盆歌慨慷。
吾笑潘河阳,忍泪赋悼亡。
自古皆有死,生灭固其常。
生也根一气,死焉归渺茫。
钏情虽我辈,达节圣所臧。
且日饮无何,久久永相忘。

二月有霜海棠颇瘁

宋代 姜特立

青春淑景忽飞霜,余烈犹能到海棠。
中山靖王孺子妾,尚书门下主讴娘。

王君玉挽章其子迁其母同穴 其一

宋代 姜特立

昔与先夫子,亲如老弟兄。君能敬父执,我亦感交情。

放意杯中物,无心世上名。佳城今夜月,应伴酒旗明。

读汉史

宋代 姜特立

万石躬行不读书,公孙张禹号名儒。
诗书何罪工发冢,自是诸生爱颔珠。

赋婺州察推厅悠然楼二首

宋代 姜特立

为秫求官兴颇深,忽怀桦菊投投簪。
先生万事皆如此,何独悠然见碧岑。

悼邦节弟

宋代 姜特立

皇考怜同出,青已并庐。
前春曾访我,无月不来书。
易感中年后,难忘少长初。
倏然成梦幻,岁晚重欷嘘。

喜陆少监入京

宋代 姜特立

昔人思李杜,长恨不相随。
遥寄有刘白,同吟惟陆皮。
物睽终必合,句妙却难追。
试问长安陌,何如灞岸时。

重午和鞏教授韵

宋代 姜特立

屈子沈渊日,年年旧俗忙。
佳人夸彩缕,稚子竞新裳。
铙鼓喧渔步,杯盘列象床。
山翁独无事,燕坐只焚香。

春晚戏题

宋代 姜特立

岁月飞腾不可回,红颜去尽老相催。
自怜皱面无光彩,赖得春负为熨开。

赠染髭宋道人

宋代 姜特立

道人染髭须,返老作年少。
虽得陆公怜,却被吕公笑。
道人尔休痴,百年终漏逗。

道中小诗呈虞察院

宋代 姜特立

归路指城隅,城楼出画图。
水光摇野艇,云影掠平芜。
只合山林住,胡为朝市趋。
丘丹不浪出,五字访姑苏。

明月歌

宋代 姜特立

月在天兮何我,我居世兮何卑。我卑相去几万里,年年夜夜长相随。

明月入我怀,我揽明月辉。妙明中间含万象,此时此境谁能知。

姜特立

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49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