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御史黄公宗载母李氏

挽御史黄公宗载母李氏

明代 金幼孜

见说高年七十过,忍闻薤露遽兴歌。绣衣违侍云霄远,禄养荣沾雨露多。

故里乌啼悲宰树,青山马鬣暗烟萝。贤郎述德存深孝,太史书铭永不磨。

诗人金幼孜的古诗

送陈参政杰复职

明代 金幼孜

久效勤劳历四朝,暮年文采更朝萧。九重奏最随鸣佩,万里还官理去桡。

藩阃祇今资赞画,缙绅犹自仰丰标。西江总有清名在,更尽忠诚答帝尧。

题习编修梅坡卷

明代 金幼孜

种得梅千树,盈盈雪满坡。捲帘疏影乱,拂席暗香多。

东阁临风玩,西湖载酒过。高情政如许,赋罢一高歌。

白莲为乐舞生赋

明代 金幼孜

秋水清涵白玉盘,露华净洗镜光寒。几回欲载吹箫侣,共向瑶池月下看。

赠周至善还庐陵

明代 金幼孜

清晓驱车出帝京,一尊那及送归程。分携不尽故人意,缱绻难胜手足情。

雪满匡庐山更好,草深彭泽水初生。到家应慰诸孙望,日向花前进寿觥。

赠王尹实判官还潞州

明代 金幼孜

三年京国数追游,千里还官宠渥优。诗兴谩从佳士发,篆书多为故人留。

山城腊尽梅初放,驿路春寒雪未收。早晚到州如有暇,新诗先寄凤池头。

送贡士邹文选南归

明代 金幼孜

鸿鹄腾九霄,骐骥驰万里。之子怀远图,学古希名士。

朅来与计偕,志欲取青紫。殊方会贤俊,冠盖何旎旖。

战艺夺文场,誓将掇高第。青云忽蹭蹬,逸足淹泥滓。

怀宝虽难售,抱器宁终秘。归哉不可留,翩然去知己。

故乡渺江右,茫茫隔云水。朝回一相送,怀抱殊礧磈。

徘徊不能别,何以写深契。愧无千金赠,为子壮行李。

千金未足多,赠言重莫比。须知九仞山,功成少一篑。

从兹更努力,慎无中道止。贾董亦何人,垂名耀青史。

明当继芳躅,并驾骋遐轨。日月悬中天,流光疾於驶。

相见在几时,重来勿淹滞。望子翔青霄,庶以慰遐企。

立春日朝罢偶赋 其一

明代 金幼孜

东郊击鼓送春回,阙下趋朝玉漏催。岁岁黄柑传腊酒,千官先进万年杯。

题画牛 其一

明代 金幼孜

服箱力穑不知年,报主多情只自怜。好是野田春种后,饱肥芳草卧深烟。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 其四

明代 金幼孜

御前百戏许都陈,灯市繁华五夜春。綵队行行分次第,一回歌舞一回新。

山居八景为大学士胡公光太赋 其二 竹坞云林

明代 金幼孜

忆过沧江问草堂,万竿苍竹倚云长。隔帘鹤舞清风入,卷幔龙吟雨气凉。

静对琅玕时拄笏,閒吹玉管更焚香。故园久别知无恙,晚节相期傲雪霜。

东梅八景为刑部郎中郭鼎贞题 其五 竹冈晚照

明代 金幼孜

翠竹冈头景物幽,长天落日澹悠悠。几家返照催砧杵,半壁新蟾入画楼。

高垄牛归樵己散,沧溪渔罢网初收。故家迢递金川外,犹忆登临共唱酬。

恭和御制喜雨诗有序

明代 金幼孜

雨顺风调屡岁丰,民安物阜万方同。吾皇圣德躬勤俭,感格天心恊至公。

次韵答孙孟修 其三

明代 金幼孜

蓬莱紫殿压金鳌,簪笔时常近鳌旄。红日迥浮仙掌动,綵云深拥御筵高。

娱情翰墨知吾子,叨禄词垣愧我曹。几度归来清夜永,天香细细染宫袍。

赠友人赴亳县

明代 金幼孜

一官赴亳县,九月发金台。雪色侵行李,梅花照酒杯。

廉平需岂弟,抚字赖贤才。迢迤关河意,相思首重回。

朝回独坐忆幼男武安 其三

明代 金幼孜

秀目宽眉骨格高,短衫窄袖小绒绦。阶前恁地趋跄好,来往人称是凤毛。

早朝写怀

明代 金幼孜

宵分睡正浓,忽闻鸡喔喔。强起整衣冠,明星在屋角。

和答光太胡学士至日喜雪之作

明代 金幼孜

微阳初动煖生灰,晨雪霏霏应候来。渐觉飞花迷粉署,忽惊舞絮满琼台。

银河有影光初合,金水无声冻不开。总道丰年三白好,且须酌酒劝深杯。

瑞雪应制诗

明代 金幼孜

圣君御统绍先皇,恩德覃施及万方。序属嘉平融瑞气,时逢大雪散祥光。

初惊洒地蠙珠集,忽讶漫空粉絮飏。尽夕玉阶辉皎月,凌朝苑树炫初阳。

山川漫汗疑连缟,城阙玲珑拟截肪。晃耀神京围玉垒,晶荧宫井冻银床。

中天霁景浮琼岛,大地欢声彻庙堂。政喜寰区消疠孽,预知年谷兆丰穰。

九重错落颁宸藻,百辟追趋献寿觞。此日赓歌同舜禹,太平致治迈尧汤。

武功文德谋猷远,圣子神孙宝历昌。愿效嵩呼歌悃款,千秋万岁颂时康。

禁中对雪和邹侍讲韵

明代 金幼孜

都门向晓雪交飞,独步偏宜鹤氅衣。天近蓬莱银作屋,地回粉署玉为扉。

洒窗更恐疏帘过,拂帽还将短袖挥。已卜丰年多瑞应,一尊共赏莫相违。

甥光烈自蔚州归喜而赋此

明代 金幼孜

昨夜灯花结,今朝喜鹊声。忽闻行李至,忧思一时平。

关塞聊须到,山川记此行。壮游真不薄,期尔早知名。

金幼孜

金幼孜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47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