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冯子振横幅荷花图

题冯子振横幅荷花图

元代 柯九思

水殿风生酒力微,三千宫女绿荷衣。美人应妒花随去,月上瑶阶未肯归。

诗人柯九思的古诗

宫词十五首 其六

元代 柯九思

官家明日庆生辰,准备龙衣熨帖新。奉御进呈先取旨,隋珠错落间奇珍。

题赵子昂诗卷三十韵

元代 柯九思

江汉龙船下,东南王气收。求贤垂睿略,为治访嘉猷。

使者班纁币,王孙觐冕旒。未央凝露掌,东序荐天球。

颢气凌风上,祥光近日浮。看花陪雉尾,视草近螭头。

清晓还闻履,严寒或赐裘。宋公周有客,项伯汉诸侯。

人仰文章贵,身承礼数优。五朝通内籍,九命擅清流。

昔滞京都久,时从几杖游。通家怜我慧,对酒慰羁愁。

妙墨时相赠,新篇不厌酬。风流追鲍谢,文采驾枚邹。

心慕归来好,官因老欲休。倚阑秋待月,携客煖经丘。

歌罢闻啼鸟,机忘玩狎鸥。苕溪今寂寂,松雪自悠悠。

马鬣遗封在,龙骧待诏不。断缣人共赏,只字世争售。

挥翰能兼美,评量此莫俦。调高锵玉管,笔健映银钩。

江海苍烟暮,湖山碧树秋。贾充能误国,王粲漫登楼。

花落浑无赖,春归不自由。蜀笺临别墅,英颖胜他州。

挥洒真成癖,吟哦可解忧。钟王多韵度,李杜极深幽。

入室能攀践,趋隅恨阻修。锦标连玉轴,把卷共绸缪。

题从子伦画南山晓霁图

元代 柯九思

少年曾殢南山胜,画舫笙歌日日来。第二桥边春水满,晓晴芳树散轻埃。

题黄筌画红蕉十二红

元代 柯九思

故国三千里,名禽十二红。白头供奉在,挥泪湿东风。

题钱舜举画杏花

元代 柯九思

一枝繁杏逞妖娆,曾向东风杨柳腰。金水河边三十里,落红如雨玉骢骄。

俞希声置竹石于几案间名曰小山阴山阴吾之故乡不能无题

元代 柯九思

昔年曾在山阴住,不谓山阴到住堂。苍苔翠竹汝所好,白石清泉吾故乡。

禹穴有怀游太史,鉴湖无复赐知章。张帆明日竟东下,雨过西兴树影凉。

退直赠月

元代 柯九思

西华门外玉骢骄,新赐罗衣退晚朝。
绣枕魂清疏雨暮,海棠银烛度春宵。

米芾真迹

元代 柯九思

树色模糊藓径平,人家只隔水泠泠。白云不解巃嵷去,远却峰峦一半青。

方方壶云林图

元代 柯九思

仙人危太朴,屏迹云林间。河车运金液,九转成大还。

苦辛三十载,得道鬓已斑。弱水政清浅,蓬莱那可攀。

娇娥贮金屋,霜露零秋山。勿猜松柏操,不及桃李颜。

题山谷咏马诗帖后

元代 柯九思

道山书困下阶立,曾见先朝十二闲。紫翠楼台秋雨后,清诗零落向人间。

姚娄东往玉山因书以寄

元代 柯九思

相逢何事且徘徊,泽国桃花岸岸开。
见说衡阳南去路,秋深无雁寄书来。

题黄筌梅花山茶野禽图

元代 柯九思

萼绿仙人白玉冠,霞裙辉映碧云团。芳禽惯听吹箫暖,偎遍春丛午睡阑。

赠医者徐复庵

元代 柯九思

人说徐卿有奇术,京华视病觅诗酬。能知梦里钧天乐,戏作壶中遁世游。

客馆守丹和月坐,名山采药带云收。有人来问阳初复,杜若春风江上洲。

题赵松雪春山图

元代 柯九思

落花飞絮春日间,散策深林独往还。□成应对□人语,好似西湖西畔山。

赋花上月送沃州良上人

元代 柯九思

林园念良会,花月含清辉。娟娟媚繁萼,皎皎澄芳姿。

临池春弄景,转树夕藏霏。凝香翡翠盖,散影沾罗衣。

飞觞昔忘曙,秉烛贵及时。欲随夫遁废,行乐愿无违。

宫词十五首 其十四

元代 柯九思

元戎承命猎郊坰,敕赐新罗白海青。得隽归来如奏凯,天鹅驰送入宫庭。

题拜石图

元代 柯九思

麾斥烟霞世莫俦,须江太守独清流。庭前见石即下拜,石若有情应点头。

阎立本秋岭归云图

元代 柯九思

唐室阎公多雅度,政暇舒怀染豪素。重叠青苍百丈山,参差绀碧无穷树。

白云一抹时往来,阴翳千林忘朝暮。仙家寂寂野禽啼,板桥历历行人赴。

迢遥白水接荒村,萧瑟黄芦鸣古渡。当年画手不乏人,谁似阎公能武步。

宣和宝爱什袭藏,御笔亲题尚如故。屈指于今七百年,一失一得真有数。

清容先生欣购之,倒橐倾囊惬所慕。吾侪何幸入奇观,满目氤氲起云雾。

固知作者有深思,芜词何敢轻相附。摩挲继晷未能忘,惭余亦有烟霞痼。

苏文忠天际乌云卷九首 其二

元代 柯九思

绿窗度曲初含笑,银甲弹筝不露尖。人生莫待头如雪,华屋春宵酒屡添。

题梅道人为伯理十幅

元代 柯九思

云溪吴仲岂凡俦,写得湖山数幅秋。良夜漏沈呼剪烛,不知风雨下前洲。

柯九思

柯九思

(1290—1343)元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迁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学能文,善楷书,工画墨竹,能以书法为之。又善鉴识鼎彝古器。► 211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