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高适
清川在城下,沿汎多所宜。同济惬数公,玩物欣良时。
飘飖波上兴,燕婉舟中词。昔陟乃平原,今来忽涟漪。
东流达沧海,西流延滹池。云树共晦明,井邑相逶迤。
稍随归月帆,若与沙鸥期。渔父更留我,前潭水未滋。
别董大二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雪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相和歌辞。秋胡行
赴彭州山行之作
涟上题樊氏水亭
塞下曲(贺兰作)
宴郭校书,因之有别
河西送李十七
赠别褚山人
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
东平路作三首
送李侍御赴安西
别王彻
别王八
三君咏 其三 狄梁公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同颜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一作王昌龄诗
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
宋中别周、梁、李三子
别张少府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18篇诗文
逢谢偃
送裴别将之安西
答侯少府
鲁西至东平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送崔录事赴宣城
玉真公主歌
渔父歌
送张瑶贬五溪尉
苦雪四首·其二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
燕歌行
见薛大臂鹰作(一作李白)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同群公秋登琴台
同群公题张处士菜园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
自蓟北归
苦雨寄房四昆季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画马篇(同诸公宴睢阳李太守,各赋一物)
寄宿田家
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
田家春望
东平路中遇大水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哭裴少府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赠别沈四逸人
别崔少府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苦雪四首·其四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
除夜作
涟上别王秀才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其十二
送萧十八与房侍御回还
三君咏 其一 魏郑公
又送族侄式颜
别韦兵曹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赠杜二拾遗
广陵别郑处士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遇冲和先生
别刘大校书
人日寄杜二拾遗
苦雪四首
送田少府贬苍梧
苦雪四首·其一
别董大二首·其一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赠别晋三处士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宋中别李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