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曾伯
挽蜀帅赵侍郎 其二
西證膏肓急,人推仓扁医。惜哉当局晚,为此厉阶谁。
公在民犹望,公亡事转危。忠魂千古在,近有紫岩知。
禁烟日登嵯峨阁和方孚若韵
满江红(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
登果州金泉山和韵
挽虞沧江提刑三首
题推篷梅轴
和褚县丞韵
送制机丰德馨赴堂召二首
丙午九日将过阳羡偶成
贺新凉(甲寅春闻襄寇退)
水龙吟 其三 和幕府贺策应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直。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载量车斗。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杨州宴交代丘总领乐语口号
送翟简卿制参赴南安二首
满江红(丁未初度自赋)
题衡山县驿
行铜陵道
赠富春子
水调歌头(送印德远经略入广)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永州晓行
八声甘西·自当年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累日脾疾自歌
好事近(甲申春益昌作)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荆阃宴吕马帅乐语口号
宴湖南洪漕乐语口号
和袁提刑咏雪
重庆阃治十咏·吟啸
齐天乐(壬子和陈次贾为寿韵)
八声甘州(癸丑生朝)
过衡州值雨人遇赋
茅山玉晨观和壁间韵
重庆阃治十咏·龙虎屏
五月闻蛩有感
立春后登裴公亭时已解郡组
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来访且录示丙辰年所和
入蜀垫江道间二首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其一
九日登寿沙城楼
赋新茶
代蜀总过沔宴制帅
壬子夏偶成
癸卯制参黎用之为八仙领客和韵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其九
戊申和嘉兴守瑞麦行
月峡重九感怀
醉蓬莱(庚戌寿章仓)
和刘清叔檀溪韵
沁园春(再和)
寿遂宁李漕
食河豚鲈鱼席间口占
水调歌头(己酉宿樟原驿得雨)
衡阳道间
赋庐山
宴嘉兴谢守乐语口号
题范蠡五湖图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兰花
贺新凉/贺新郎
八声甘州·有庞眉
壬子江陵寄闻人松庵
水龙吟 其五 寿游参政
宁国道间喜晴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古木
贺新郎(甲申代亲庭送崔菊坡出蜀)
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其二
和周炳仲过踏洞滩
和幕府税巽父吊陈任二谏议韵
水调歌头(丁亥送方子南出蜀)
摸鱼儿 和陈次贾仲宣楼韵
水调歌头 其六 丁亥送方子南出蜀
青玉案(丁未寿八窗叔)
满江红·明日生初
丁已到宜兴坟庵
八声甘州(庚戌寿郑丞相)
别权沪帅朱杞材太社
满江红(丁丑登均州武当山)
眼儿媚(和八窗叔韵送之)
水龙吟 其十二 辛亥和吴制参赋雪韵
满江红·千古襄阳
壬子劝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