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元明韵寄子由

次元明韵寄子由

宋代 黄庭坚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译文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半世交往,亲密的情谊像流水般地过去,有几人能建立功名,绘像在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又是春风,又是春雨,又是番春花过眼;我怅望着江南,怅望着江北,只见到波浪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我想解下铜印辞去官职前去寻求人生的真谛,知道你这位金石之友一定不会嫌弃,彼此忘掉年龄辈分的界限。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我们都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兄长,但欲归不得,日月相催,都已是白发苍颜。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注释

元明:黄庭坚的哥哥黄大临的字。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元明有诗寄与在筠州(今江西高安悬)监盐酒税的子由,庭坚依其用韵次第同作。
交亲:指相互亲近,友好交往。
逝水:暗用《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凌烟:阁名,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唐太宗曾令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将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像画在阁内,以表彰他们的勋劳。这两句是说他们兄弟交好,已有多年,但都在政争中遭到失败,时光像流水般过去了,却没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经眼:过目。
铜章:指县令的印,史容注引《汉官仪》:“县令秩五百石,铜章墨绶。”
行:将。
问道:就是要向子由学道。出于《庄子·在宥》:“黄帝闻广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敢问至道之精。’”
石友:指志同道合的金石之交。指子由。潘岳《金谷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晋书·潘岳传》)
忘年:指朋友投契,不计年岁的大小差别。梁何逊弱冠有才,范云对他很称赏,“因结忘年交好”(《梁书·文学·何逊传》)。苏辙比黄庭坚大七岁。许忘年,是说料想子由定会同意自己的要求。
脊令:借指兄弟。“脊令”是一种水鸟,朱熹《集传》:“脊令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故以起兴。”后人常用“脊令”借指兄弟。《诗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雪满颠:比喻白发满头。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元丰四年(1081年)黄庭坚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时所作,年三十七岁。这时苏辙(子由)贬官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黄庭坚兄黄元明(名大临)寄给子由的诗,起二句说:“钟鼎功名淹管库,朝廷翰墨写风烟。”黄庭坚次韵作此诗寄子由。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赏析

诗首联就对,突破律诗常格,是学杜甫《登高》一类诗的痕迹。首句平平而起,感慨年华犹如逝水,笔势很坦荡。次句提出问题,指出朋友中这么多人,有谁能够建功立业图形凌烟阁呢?问得很自然,稍见有一丝不平之气透出,但不是剑拔弩张式的直露刻薄语。诗虽然用对偶,因为用的是流水对,语气直贯,既均齐又不呆板,这样作对是黄庭坚的拿手好戏。
“春风春雨”二句是名联,在对偶上又改用当句对,语句跳荡轻快。在诗意上,由上联半世交亲,几人得遂功名的感慨而联想到朋友间聚散无端,相会无期。在表现上只是具体说春天到来,满眼春雨春花,怅望江北江南,春水生波,浪花拍天。诗全用景语,无一字涉情,但自然令人感到兴象高妙,情深无边。黄庭坚诗很喜欢故作奇语,像这样清通秀丽、融情入景的语句不很多,看似自然,实际上费尽炉锤而复归于自然,代表了江西诗派熔词铸句的最高成就。
五、六句转入议论,以虚词领句,以作转折。诗说自己要解下官印,寻求人生的真谛,想来对方这样的金石交,一定会忘掉年龄的差异,共同研道。这两句得赠答诗正体,一方面表示自己对苏辙的人品仰慕,并恰到好处地进行颂扬,一方面又表明自己的心意志向。因为诗中加入了自己,便不显得空洞,不单是应酬,这样写就使被赠者觉得自然,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末二句又转笔,说自己与苏辙都在怀念自己的兄长,但欲归不得,空自惆怅,时光飞度,日月催人,二人都是满头白发了。黄庭坚与哥哥元明、苏辙与哥哥苏轼,兄弟间感情都很好,诗所以作双收,把共同的感情铸合在一起。诗又通过《诗经》典,写兄弟之情,与题目所说自己是和哥哥原韵相结合。这样收,含蓄不露,又具有独特性,所以方东树称赞说:“收别有情事,亲切。”
黄庭坚喜欢步韵以显露才气,同一韵,他往往赓和四五次之多。他曾经自夸说:“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入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次韵。”在黄庭坚诗集中,次韵诗占了很大比例,如《戏呈孔毅夫》诗,用的是书、珠等窄韵,叠和了多首,都自然而富有变化,很见工力。但也有不少诗片面追求新巧,卖弄才气,成为后世口实。这首《次元明韵寄子由》是他叠韵诗中的佳篇,全诗四句,都用同一韵,虽是和作,但丝毫不见局促,为人称道。
其次,黄庭坚这首诗中间两联,一写景,一议论,写景时流丽绵密,议论时疏朗有致,轻重虚实,对比分明,一直被人当作律诗的样板。

诗人黄庭坚的古诗

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

宋代 黄庭坚

雨洗风吹桃李净,松声聒尽鸟惊春。
满船明月从此去,本是江湖寂寞人。

迎醇甫夫妇

宋代 黄庭坚

陈甥归约柳青初,麦陇纤纤忽可鉏。
望子从来非一日,因人略不语双鱼。
园中鸟语劝沽酒,窗下日长宜读书。
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僮稚割生刍。

牧童诗

宋代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谢荣绪割獐见贻二首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何处惊麇触祸机,烦君遣骑割鲜肥。秋来多病新开肉,粝饭寒菹得解围。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茴香

宋代 黄庭坚

邻家争插红紫归,诗人独行齅芳草。
丛边幽蠹更不凡,蝴蝶纷纷逐花老。

谢周文之送猫儿

宋代 黄庭坚

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
一箪未厌鱼餐薄,四壁当令鼠穴空。

对酒歌答谢公静

宋代 黄庭坚

我为北海饮,君作东武吟。
看君平生用意处,萧洒定自知人心。
南阳城边雪三日,愁阴不能分皂白。
摧轮踠蹄泥数尺,城门昼开眠贾客。
移人僵尸在旦夕,谁能忍饥待食麦。
身忧天下自人,寒士何者愁填臆。
民生正自不愿材,可乘以车可鞭策。
君不见海南水沈紫栴檀,碎身百链金博山。
岂如不蒙斧斤赏,老大绝崖霜雪间。
投身有用祸所集,何况四达之衢井先汲。
昨日青童天上回,手捧玉帝除书来。
一番通籍清都阙,百身书名赤城台。
飞升度世无虚日,怪我短褐趋尘埃。
顾谓彼童子,此何预人事。
但对清樽即眼开,一杯引人著胜地。
传闻官酒亦自清,径须沽取续吾瓶。
南山朝来似有意,今夜傥放春月明。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宋代 黄庭坚

邑下羹不和,幕中往调护。
纷争非士则,各使捐细故。
颇忆郗参车,能令公喜怒。
应知鞅掌车,历尽崔嵬路。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

宋代 黄庭坚

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
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
付与儿孙知伏腊,听教鱼鸟逐飞沈。
黄公垆下曾知味,定是逃禅入少林。

奉约宣叔颂

宋代 黄庭坚

贵魁梧,贱琐尾。
强分别,蚿怜虺。
雨新霁,月未死。
欲循城,将数子。
烦置酒,摘苍耳。

再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

宋代 黄庭坚

夏云凉生土囊口,周鼎汤盘见科斗。
清风古气满眼前,乃是户曹报章还。
只今书生无此语,已在贞元元和间。
一夫鄂鄂独无望,千夫唯唯皆论赏。
野人泣血漫相明,和氏之璧无连城。
参军拄笏看云气,此中安知枯与荣。
我梦浮天波万里,扁舟去作鸱夷子。
两士风流对酒樽,四无人声鸟语喜。
梦回扰扰仍世间,心如伤弓怯虚弹。
不堪市井逐乾没,且愿朋旧相追攀。
寄声小掾笃行李,落日东面空云山。

再用前韵咏子舟所作竹

宋代 黄庭坚

森梢一山竹,壮士十三辈。自干云天去,草芥肯下逮。

虚心听造物,颠沛风云会。荣枯偶同时,终不相弃背。

谁云湖州没,笔力今尚在。阿筌虽墨妙,好以桃李配。

国工裁主意,冷淡恐不爱。子舟落心画,荣观不在外。

耆年道机熟,增胜当倍倍。祖述今百家,小纸弄姿态。

虽云出湖州,卷置懒开对。非公笔如椽,孰能为之大。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宋代 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再次韵

宋代 黄庭坚

穷奇投有北,鸿鹄止丘隅。
我已魑魅御,君方燕雀俱。
道应无蒂芥,学要尽工夫。
莫斩猿狙杙,明堂待栋桴。

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

宋代 黄庭坚

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
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
赤壁风月笛,玉堂云雾窗。
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
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
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
诸人方嗤点,渠非晁张双。
但怀相识察,床下拜老庞。
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厖。
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

次韵任君官舍秋雨

宋代 黄庭坚

墙根戢戢数蜗牛,雨长垣衣亭更幽。
惊起归鸿不成字,辞柯落叶最知秋。
菊花莫恨开时晚,谷穟犹思晴後收。
独立搔头人不解,南山用取一樽酬。

和世弼中秋月咏怀

宋代 黄庭坚

一年中秋最明月,也照贫家门户来。
清光适从人意满,壶觞政为诗社开。
秋空高明万物静,此时乃见天地性。
广文官舍非吏曹,况得数子发嘉兴。
千古风流有诗明,百忧坐忘知酒圣。
露华侵衣寒耿耿,绝胜永夏处深甑。
人生此欢良独难,夜如何其看斗柄。
王甥俊气横九州,樽前为予商声讴。
松烟洒落成珠玉,溪藤卷舒烂银钩。
北门楼卤地险壮,金堤浊河天上流。
离宫殿阁碍飞鸟,霸业池台连秃鶖。
当日西园湛清夜,冠盖追随皆贵游。
使臣词句高突兀,慷慨悲壮如曹刘。
我於人闲触事懒,身世江湖一白鸥。
空余诗酒兴不浅,尚能呻吟卧糟邱。
偶然青衫五斗米,夺去黄柑千户侯。
永怀丹枫树微脱,洞庭潇湘晚风休。
晴波上下挂明镜,棹歌放船空际浮。
不须乞灵向沈谢,清兴自与耳目谋。
江山於人端有助,君不见至今宋玉传悲秋。
期君异时明月夜,把酒岳阳黄鹤楼。

再作答徐天隐

宋代 黄庭坚

建德真乐国,万里渺中州。
除荡俗氛尽,心如九天秋。
满船载明月,乃可与同游。
平生期斯人,共挟风雅輈。
定知诗客来,夜虹贯斗牛。
执斧修月轮,链石补天陬。
破的千古下,乃可泣曹刘。
危柱鸣哀筝,知音初见求。
成功在漏刻,尧舜去共吺。
收此文章戏,往作活国谋。
开纳倾万方,皇极运九畴。
闭奸有要道,新旧随才收。

南安岩主大严禅师真赞

宋代 黄庭坚

石出山而韵自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
今得云门柱杖,打破鬼窟灵床。
其石也,将能万里出云雨。
其松也,欲与三界作阴凉。
此似昔人非昔人也,山中故友任商量。

寄题安福李令适轩

宋代 黄庭坚

琳宫接丛霄,渌水连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辉。
道人勤洒扫,令尹每忘归。
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飞。
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
定知与民乐,吏瘦吾民肥。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9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