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宋代 李纲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少。淮蔡雄藩联四郡,千里公然旅拒。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媕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往督全师威令使,擒贼功名归诉。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明堂坐治,中兴高映千古。

李纲念奴娇·宪宗平淮西赏析

  这首词是李纲写的七首咏史词之一。是写唐宪宗李纯平定淮西藩镇(方镇)割据的史实的。唐代自安史之乱开始,各地节度使势力逐渐强大,拥有自己的政权、兵权、财权,每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不听朝廷号令,俨然独立王国。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统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就是这种割据一方的方镇之一。
  上片开始三句概写方镇之祸。一针见血地指出,晚唐各地方镇之所以飞扬跋少,其原因就在于朝廷姑息养奸,容忍迁就。唐代节度使本是由朝廷任命的,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不由朝廷任命,自行决定父死子继,或由节度使的权臣继立,再由朝廷于事后在形式上加以追认。这种追认也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唐肃宗以后的皇帝大多是这样。
  下面具体讲淮西节度使。“淮蔡雄藩连四郡,千里公然旅拒。”“淮蔡”,指淮西节度使的治所蔡州(今河南汝南附近)。“连四郡”,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割据作乱,与山南东道梁崇义、淄青(今山东)的李纳、魏博(今山东聊城)的田悦、成德(今河北)的李惟岳四镇联合,抗拒朝廷。“旅拒”,即聚众抗拒。当时吴元济联合四镇,地连千里,气焰嚣张。
  这些作恶的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甚至“潜伤宰辅”。例如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竟敢派刺客暗杀力主出兵平定方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并刺伤御史中丞裴度。企图用恐怖手段阻止朝廷及大臣们对方镇的讨伐。“谁敢分明语?”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谁敢公开主张讨伐藩镇呢?“媕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媕(ān)婀,依违两可,犹豫不决的意思。朝臣们摄于方镇淫威,在朝廷讨论方镇问题时,态度暧昧,犹豫不决,都主张“旄节应付”。自唐玄宗时起,朝廷任命节度使,要赐给旌旄、符节,作为朝廷承认的标志。朝臣们主张朝廷采取迁就态度,承认各地自任的节度使,授给旄节,承认既成事实,只求息事宁人,敷衍塞责。因此,节度使们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这就是首句所说的“晚唐姑息”。
  下片赞扬宪宗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功迹。“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于穆”,见《诗经·周颂·清庙》:“于穆清庙。”于,叹词;穆,美好。天子,指唐宪宗。登庸,重用。这几句是称赞唐宪宗英明果断,重用裴度为相,决定出兵平定淮西,与“旄节应付”的态度截然相反。裴度“往督全师威令使”,使李愬领军,趁雪夜衔枚疾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直入蔡州城,生擒吴元济。“衔枚”,古代秘密行军令士兵口衔小棒以止声。
  悬瓠,地名,今河南汝南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借指蔡州。从裴度平定淮西来看,方镇也不是强大得不可战胜,只要朝廷肯下决心,态度果断,是不难平定的。据《宋史·李纲传》载,宋钦宗曾手书《裴度传》赐李纲,意思是希望他作南宋的裴度。李纲深为感概地说:“臣曾不足以望裴度万分之一,然寇攘外患,可以扫除,小人在朝,蠹害难去。”李纲之才,不亚裴度,可惜宋钦宗不是唐宪宗,李纲终无用武之地,只好写下这首《念奴娇》词以自抒怀抱而已。
  宪宗平定淮西,虽未根本解决唐代的方镇问题,但打击了方镇的气焰,提高了朝廷的威信。所以李纲把这件事看作是天子坐明堂治理天下的表现,而且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中兴事业,光照千古。明堂是周天子宣扬政教的殿堂,是对唐宪宗的歌颂。李纲是从正面歌颂唐宪宗,从侧面含蓄地批评了宋钦宗,赞扬裴度,也寄托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借古喻今,用意深厚。
  这首词散文化的倾向较重,特别就语言来看,基本是散文句法,叙事、议论较多,而艺术形象性似嫌不够,但在思想内容方面深刻感人。

诗人李纲的古诗

冬日来观鼓山新阁偶成古风三十韵

宋代 李纲

寻盟访鼓山,风物宛如昨。山中物开士,弹指成杰阁。

应真飞锡来,一一得所托。翚飞骞栋甍,绚烂丽丹雘。

峨峨大顶峰,孤影入檐角。乃知象教力,建立必卓荦。

却为灵源游,云木互参错。岩深松桂香,石古苔藓剥。

冬温日清美,景短气萧索。天然资野逸,安用遮翠幕。

快哉缅登临,及此小摇落。乘高望瀛海,南极露垠堮。

蓬壶在跬步,谁谓仙山邈。苍茫杳霭中,万象恣磅礴。

回头睇中原,郡国半沙漠。犬羊污宫殿,蛇豕穴城郭。

畴能挽天河,一洗氛祲恶。我生多艰虞,久矣衰病作。

君恩听言归,养拙侣猿鹤。忽忽岁遒尽,平子殊不乐。

幸同二三子,杖履遍丘壑。跻攀力尚强,谈笑心无怍。

野鹿饱丰甘,冥鸿在寥廓。翻思轩冕间,何异遭束缚。

斯游信清绝,妙赏寄寂寞。晚来凄以风,远色秀增岳。

泠泠钟磬声,随月度林薄。惄焉感时心,未免如陨箨。

倘能驾云螭,岂复忧世瘼。会当期若士,相与踞龟壳。

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 其一

宋代 李纲

天欲春光一点回,素英先识化工裁。恼人不作铅华态,愿下当年玉镜台。

送赵正之判宗室

宋代 李纲

神明之胄庆所钟,禀毓不与常人同。汉高子孙尽隆准,唐室贤辅多华宗。

本朝功德追前古,振振宗姓敦儒风。君家奕世擅英誉,继持从橐声光崇。

向来仗节使关陜,风绩不减褰帷公。自从国步暂艰危,低眉信命随飘蓬。

十年流落困羁旅,一日赐对明光宫。御前奉命作大字,挥毫落纸蟠虬龙。

岂惟笔扛百斛鼎,固已气吐千丈虹。上流重地方用武,貔貅十万屯元戎。

辍从禁近付飞挽,木牛流马惭无功。国家敦睦急先务,改授欲使归磨砻。

舍烦就简惬雅志,祗恐漕运难追踪。闽山中夏荔枝熟,火齐磊落堆盘红。

凭空跨壑千佛寺,金碧照耀烟霞中。登临多暇饫珍品,岂比朱墨相填丛。

帝心简在方仄席,锋车迅召行登庸。嗟予忧志苦多病,齿摇发脱真衰翁。

误恩分阃愧无补,岂有惠泽渐兵农。乞身屡矣未蒙可,坐使泽雉愁樊笼。

送君南浦惨长别,此心已逐归飞鸿。会当柴车返故隐,幅巾杖屦长相从。

休宁县驿舍初见杨花

宋代 李纲

山馆风光随分好,方塘碧长萋萋草。杨花摇荡入疏帘,又是一年春色老。

靖康丙午冬道江南宿龟峰寺建炎庚戌秋北归再过行遽不果到长老智光 ...

宋代 李纲

兰若松林物外居,羡师一住十年馀。奔驰万里心灰冷,借我峰前使结庐。

胡笳十八拍 第十五拍

宋代 李纲

我生之后汉祀衰,经济实藉英雄姿。遥拱北辰缠寇盗,杳杳南国多旌旗。

伤心不忍问耆旧,垂老恶闻战鼓悲。中夜起坐万感集,谁家捣练风凄凄。

与邑官会凝翠阁

宋代 李纲

屹然高阁虚且通,溪山增秀来通风。皆云闽境似此少,岂但为最沙阳中。

栋楹显敞制度巧,饰以黝白非青红。七峰倒景蘸层碧,十里平津流向东。

连山松桧郁葱茜,一溪烟雨寒冥濛。沈沈月彩照清夜,漠漠云影摇苍穹。

眼光到处色皆翠,凝结至今劳化工。几年落寞顾眄地,拈出始知观览雄。

开筵置酒共临赏,正暑景物生秋容。画船笳吹助清咽,津岸击鼓声逢逢。

世间万事非偶尔,成此一段传无穷。我归三子子归我,毕竟假合谁之功。

人生会合自可乐,且须吸尽玻瓈钟。他时追忆如梦寐,一笑胜游回首空。

北归昼渡海风便波平尤觉奇绝成五绝句 其四

宋代 李纲

纤云肆卷日方中,海色天光上下同。身在琉璃光合里,碧空涵水水涵空。

志宏复有诗来再赋两篇为报念其往复之无已也故寓意卒章以止之 其 ...

宋代 李纲

数君妙质来何许,生气森森如得土。依然对此未忘情,亦欲怀之恨无楮。

宿枝新叶自清妍,蠹拳枯折尤奇古。已将金玉照双眸,更得珠玑编好语。

男儿学古贵根源,馀力游兹文翰圃。沈思六艺见同归,纵览百家知异户。

浩然养气塞天渊,沛若江河知孰禦。却怜彫斲愁肺肝,但莫苦吟当自愈。

桐江行赠江致一少府

宋代 李纲

放浪江湖乃吾乐,羁束轩冕非乐荣。谪官去为剑浦吏,鼓柁遂作桐江行。

舣舟浙岸候潮至,百越微茫烟水外。波横天际海倒流,喷雪惊雷声震地。

须臾风软潮已平,片帆去逐飞鸿轻。棹讴四起日西落,暮天杳杳惟参横。

江山苍苍负残雪,江水茫茫浸寒月。谁云逐客苦悽凉,今我斯游最奇绝。

清晨弭棹桐君庐,溪光山色世乐无。故人见我一笑粲,杀鸡为黍聊相娱。

嗟予仕宦等游戏,断梗飘蓬本无蒂。但令景物供吟哦,出处穷通何足计。

此行幽讨殊未阑,满目叠叠皆云山。鹭飞鱼跃石齿齿,今夜且宿严陵滩。

次韵凿空阁

宋代 李纲

东坡谪仙人,游此江海境。赋诗凿空阁,如以镜写影。

我来遥相望,荏苒岁月永。读翁阁上诗,宛若相像镜。

平生忧患馀,胸次徒耿耿。脱身鲸波间,远迹方自屏。

泊舟值炎蒸,风雨变清冷。佳哉幽深地,自绝锋镝警。

愿为剑藏神,不作锥露颖。携家隐山林,属意在闽岭。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 其十八

宋代 李纲

人以谪而穷,我因谪而得。博考圣贤书,独立愈不惑。

世道迭污隆,时命有通塞。驾言游醉乡,疑是华胥国。

漠然无是非,于此可以默。

胡笳十八拍 第十一拍

宋代 李纲

天子不在咸阳宫,翠华拂天来向东。江间波浪兼天涌,中有云气随飞龙。

干戈兵革斗未止,无复射蛟江水中。江边老人错料事,时危惨澹来悲风。

兴宗得斋字以诗来次其韵

宋代 李纲

佳月霭秋色,翛然感予怀。言携二三友,泛此溪中斋。

风露生万里,屋木凭两涯。凄微烟雾合,芬馥天香来。

恍若度云汉,奔月游瑶台。灏气集肺腑,洒濯无纤埃。

沉沉夜寥阒,回舟兴悠哉。澄波静如练,何异浮江淮。

但恨景物美,实难赋咏才。斯文当共勉,天意属吾侪。

以墨戏归志宏复有诗来次韵答之

宋代 李纲

玉局老仙人共许,秀骨于今已许土。人间无复见文章,空馀戏墨归囊楮。

子能藏蓄真好事,便可秘惜传千古。试将短句赞幽姿,却对此君难下语。

年来懒惰百事废,欲把锄犁逐农圃。会栽脩竹满园池,为引清风到庭户。

子诗往复句益奇,发我狂吟那可禦。

超然对竹更吟诗,此病未知谁得愈。

次韵子美寄

宋代 李纲

结庐寂无车马喧,雀罗可设深扃门。北窗一枕半成梦,剥啄叩户惊心魂。

故人见过适我愿,相与携手游山樊。春风桃李已零落,孟夏草木行滋繁。

下瓢共酌陆子井,策杖更步公垂园。山肴野蔌助清赏,此心非子将谁论。

人生聚散如露电,访旧叹息无多存。区区得失何足较,瑟僩但期终不谖。

嗟予夙昔志四海,远游欲学飞鸿轩。南征曾上帝子阁,暮雨朝云相吐吞。

西山积翠多爽气,大江萦练方东奔。十年回首如梦到,旧事今复闻公言。

迩来百念已灰冷,但愿痛饮穷朝昏。新交渐鲜俗缘久,省要更觉情怀敦。

山中蕙帐不落寞,无复怨鹤啼惊猿。平生有意师老氏,以退为进卑为尊。

致君泽物付公等,我乃送老溪前村。置之此事勿复道,且须吸尽黄金樽。

见报以言者论六事其五皆靖康往故其一谓资囊士人上书以冀复用谪居 ...

宋代 李纲

苏子曾为海上仙,群龙三复绝韦编。我今日对羲文语,却恨公书取次传。

季言送余至

宋代 李纲

送我谪官迁姊殡,人生如汝亦劳哉。他时寄骨西江上,烦汝还须得得来。

减字木兰花 荔枝二首 其一

宋代 李纲

华清赐浴。宝瓮温泉浇腻玉。笑靥开时。一骑红尘献荔枝。

明珠乍剖。自擘轻红香满手。锦袜罗囊。犹瘗当年驿路旁。

次韵士特试谷帘泉见怀之作 其一

宋代 李纲

桑苧尝来第二泉,翠松偃盖色相鲜。谷帘窦乳争多少,西子南威各自妍。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5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