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监试院秋夕无聊得日华寄诗

监试院秋夕无聊得日华寄诗

宋代 李洪

杰屋青灯夜不眠,诵君佳句喜眠然。
别来已觉三秋远,书到难凭一雁传。
浓淡西湖真在眼,钧枢东阁况蒐贤。
徒劳屡起江乡兴,归钓槎头缩颈鳊。

诗人李洪的古诗

僧惠白莲

宋代 李洪

拄颊看山暑顿空,修眉横嶂障晴空。
太真姊妹温泉浴,窦氏儿郎丹桂风。
古驿荒凉征骑还,里居好事古人同。
明年更有秋风便,淡墨联名冠法宫。

雨中慈感寺泛舟

宋代 李洪

渺渺汀舟雨满川,楼台烟霭羃愁边。春风邀勒梅都谢,夜雨淋浪柳尚妍。

僧钵偶分蒲塞供,佛香时送水沉烟。佳时更拟携筇出,拾翠人归唤渡船。

十七夜玩月

宋代 李洪

宿昔妖蟆磔,仍圆顾兔灵。
桂华滋白露,轮玉碾青冥。
倦翼翻乌鹊,愁肠念鶺鸰。
独谣成短韵,酸楚不堪听。

题慈感寺极目轩 其三

宋代 李洪

尘眼登临清旷,水心楼阁峥嵘。欲见普门大士,菰蒲影里钟声。

谒曹娥祠

宋代 李洪

贞魂纯孝瘗江湄,满目江山故园祠。
海贾时来楫迎汝,山君欲下桂为旗。
九歌合继湘妃些,千古尘昏幼妇碑。
月午湖平波似练,萧萧风竹陇猿悲。

清明遣兴呈郭次张

宋代 李洪

倦游佳节负清明,禁籞芳菲未遍经。
杨柳堆烟犹冉弱,杏花著雨半飘零。
街头车马来还去,客里壶觞醉复醒。
賸喜祥林洗尘土,吴山相对眼偏青。

送滕彦道除太府寺簿归吴门需次

宋代 李洪

论交先友接枢廷,末路为寮喜典刑。
桃李春风同扈跸,衡茅夜雪并寒厅。
暂从簿领陪卿月,行握兰荃应列星。
临别遥思五湖乐,望中林屋已青青。

次韵仲信雪中见简

宋代 李洪

夜窗初映月如霜,凌晓瑶霙势渺茫。
清室乍欣文解祟,浅斟应惬醉为乡。
幽兰俪曲三豪集,黄竹兴谣八骏骧。
闻道子猷思泛剡,两溪绝境较优长。

清明自释

宋代 李洪

异乡节物又清明,懒复追游年少行。
愁惨松楸十年泪,雨昏花絮数声莺。
高红远绿俱无那,客恨春风两不平。
强课新诗作寒食,不堪重忆故园饧。

次韵子都兄见寄 其二

宋代 李洪

五色徒誇补衮工,百年痴作蠹工虫。尘缨黧貌惭衰相,窾木号风逼岁穷。

酌酒漫为蛇画足,覆蕉今悟鹿成空。江村且索梅花笑,独有幽人影伴红。

元宵雨十六日晴二首

宋代 李洪

每恨元宵雨,收灯遽喜晴。
喧阗虽倦逐,勃窣漫徒行。
入夜寒无赖,随人月有情。
旅怀忘晤赏,拥鼻有诗成。

送武广叔游浙东二首

宋代 李洪

六载交情笃,安贫见子难。
学穷栒邑鼎,篆逼峄山刊。
歧路伤轻别,金兰义肯寒。
浙东仍岁俭,持底劝加餐。

松皮香鼎

宋代 李洪

南山长鬣五大夫,峨冠织翠华襟裾。
老藏山泽骨相臞,捐躯鼎鼐计不疏。
偶向寒窗伴腐儒,坦腹耸身止坐隅。
鼻观如与芝兰俱,非烟非雾时有无。
愧尔不及清庙瑚,窃蒙顾盼承吹嘘。
弥明不解世俗书,哑然尚能赋此乎。
我惭刘侯敢诋渠,明窗昼永勤三馀。
三生结习痛扫除,尚馀闻熏六凿俱。
篆烟起灭凌太虚,嗒然隐几兼忘吾。

偶成律句十四韵

宋代 李洪

白雪人谁和,朱弦世所轻。
薄才弦吐凤,豪气欲骑鲸。
岂有江山助,应无风雨惊。
雕龙宁可学,刻鹄叹无成。
韵险元非絮,词新敢效颦。
何如一杯水,难比五言城。
七步才空敏,千言敌必勍。
固羞鹤膝病,莫继凤雏清。
徒溢牛腰轴,谁题雁塔名。
清新希庾信,巧律漫阴铿。
鸟过言难补,鱼劳尾自頳。
只忧生白发,有志抚青萍。
伯乐方知骏,钟期善听声。
敢将呕心作,试就屑谈评。

清明鑽火烹茶

宋代 李洪

客舍垂杨依旧青,自鑽新火应清明。
故山紫笋谁能摘,倒箧云龙手自烹。

和郑康道春日三首

宋代 李洪

弱柳低垂户,小桃初著花。
春风无管束,贫巷亦矜夸。
老觉桑榆迫,悲伤堂棣华。
劳生皆有役,常苦思无涯。

秋祀上丁斋宿中夜雨凉因思去岁气候颇同书壁

宋代 李洪

秋云黯黯结层阴,頖水人稀夜漏沉。
独有芭蕉如道侣,二年相伴宿斋心。

题安头陀石室

宋代 李洪

头陀灵迹閟岩隈,寻胜何人肯暂来。
野鸟衔花无觅处,绿苔封迳看空回。

题罗源驿用马驹甫韵

宋代 李洪

今年小稔遍山村,白叟黄童笑倚门。
老瓦为樽赛田祖,石田多稼庆曾孙。

送范至能帅桂林

宋代 李洪

口伐奇谋詟可汗,归来犹著侍汗冠。燧林草色供诗思,凤沼春波滟笔端。

谁谓玉堂真学士,暂临桂管小长安。元戎十乘无遄迈,上阁宣麻句已团。

李洪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 22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