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李锴
水石萧然外,孤茅亚雪深。物方随荡涤,我亦乐销沈。
羁绁未终谢,梦魂时一寻。坐看梅子意,已了即非心。
读先太傅宁远伯传敬赋长律十四韵
有汉推猿臂,前朝重虎臣。茧丝宁作障,执秩足其民。
半壁凭榰柱,群陬失抚循。蛮氛裁左戢,羌事复西论。
雷火先声疾,乾坤血战频。竞传边立靖,敢信策称神。
维嬖疑诛赏,论功屡屈伸。直将成贝锦,谁肯恤劳薪。
献纳更三相,权衡赖一人。廉颇容善饭,新息偶全身。
异代山河改,王家典籍新。语方崇起剪,名竟躐甘陈。
小子诚无赖,穷年不自振。匣中遗故剑,每夜泣风尘。
春风酒
中原游子老越乡,高楼女儿秋夜长。饥则有糜渴有浆,安能使我离愁忘。
糟床注酒春风前,春风在酒不在天。青尊一滴裁入口,春风在眉不在酒。
酒如铦刀愁乱丝,乱丝易斩愁难治,或有缠绵未断时。
上方望溪宗伯 其二
烦骚当告谁,大命愧虚受。皇天匪不高,后土匪不厚。
菅蒯虽可绳,其如索云朽。奄忽百岁尽,具体惭父母。
于嗟千载下,焉知某为某。长为老农夫,荷锄寄南亩。
有怀藏公
本色行真意,吾师得自然。了无一物在,不异众人前。
世路老犹梗,心灯默已传。客魂常自怪,动落法云边。
日本小刀歌
青天疾闪金蛇电,冷光激射双目眩。熟视乃是日本刀,匣底阴森沈一片。
委委蛇蛇刃九曲,软许吹毛坚切玉。古斑深蚀蛟血腥,细理饱湛龙文绿。
暹罗花缬裁作囊,陇山鹦鹉刻作杷。万方珍重无所用,鬼哭秋灯风雨夜。
韨上听人鼓瑟
初制庖羲启,悲情素女扬。律谙情上帝,风正协明堂。
疏越宜虚凿,朱丝喜縆张。和平昌品物,精一洽阴阳。
悦耳新声变,经时古乐荒。雨深寒宝匣,尘定积珠囊。
师旷曾无匹,匏巴独擅场。破弦人孰敢,胶柱理真妨。
有客穷涂在,何缘此器将。殷勤弹赵曲,索莫凑齐王。
兀兀幽燕底,栖栖韨井旁。间能传髣髴,未易入清商。
大雅今谁作,元音岂遂亡。洗心听再奏,吾意落三湘。
独游石塘峪
每爱盘空曲,白云深复深。谁为高士传,不识古人心。
绝迹许长往,好山唯独寻。一瓢毋我慁,天籁在风林。
送别周西穆南归武林四截句 其一
踏歌争唱白铜鞮,衰柳寒乌落日低。古瑟无人听悲怨,雪深疲马度青齐。
赠湘南易淑南 其一
楚塞秋深落日低,蘼芜烟冷鹧鸪啼。相思南北无消息,魂断当年岘首西。
三泉寺
此地经临几劫灰,日高鸟鼠遍香台。横陈灌木谁亲植,无赖黄花春自开。
老衲忘情人事废,乱泉如语客心哀。暮山飒飒飘风雨,不见明昌射猎回。
凤台山蟠松歌
北山有若黄河水,直界中原九水里。碣石迤北东海西,骧首天门应箕尾。
凤台山高隈隩张,百灵呵护严閟藏。轩辕尧舜各已葬,开朗今乃归先皇。
卧龙之先先有符,地示灵效松一株。华盖将从紫极道,翠葆有待金根车。
元精遒气不外荡,诘曲纠盘互低仰。一折再折怒势伸,忽走圆梢垂八丈。
参差夜吹帝子声,宝瑟秋作湘灵响。神鸾威凤诡结形,夭矫古貌团深青。
萧骚众木不敢对,彼五大夫何足名。挺生神物意有在,用蔽风雨如殽陵。
于嗟乎蟠松蟠松汝何异,托根地上今天际。雪霜水里日月清,郁葱见汝缠佳气。
上方望溪宗伯 其三
南亩何膴膴,粤彼沧海浔。孤云黯栖薄,岁晚无终深。
山桑不中矩,硕鼠多野心。弃物有不遗,辛苦劳见寻。
多闻信臼季,高谅张虚襟。草木具本性,感激增悲吟。
汎舟东郭观打鱼晚直雨
蒙气变萧晨,秋坰森万象。舍策理扁舟,容与淳
九月十有四日孤游花下悠然成咏效陶体
风静川无云,天地呈清秋。清秋此佳日,抱景成孤游。
林亭鸟雀喧,物类各有求。得失遗外役,耳目易以酬。
晚花散疏香,遂为静者收。山空白日下,此意常悠悠。
分花漫赋
吾衰强了生前事,兴至还分雨后花。却引茑萝阑虎落,莫因鸡犬恼邻家。
小园曲径随方改,远水分流入圃斜。青帝有情应念我,十年春色早须赊。
春郊雅集诗 其一
小集宜群季,春游喜北陂。一觞愁亦尽,四矢昼能移。
晚日明皮鹄,微风叫饿鸱。将军推善射,不信数仍奇。
藏公生塔落成喜赋
岂必造生塔,为公终此心。后来传好事,君子或知音。
古道久不作,交情多面深。沃洲山下路,曾见几人寻。
送别周西穆南归武林四截句 其四
纬萧织薄旧封侯,不信诗书竟白头。此去春江认归雁,年年飞过古幽州。
搆屋石塘峪漫成五首 其一
更凿云林僻,端令世事遗。古心栖沕穆,远迹擅幽奇。
高水循循落,空天浑浑垂。一峰危立处,新结小茅茨。
夏日山居即事书怀三首 其一
村径通荒寂,悠哉此一隅。晚凉移暑湿,空翠落虚无。
山意完深境,天然畀老夫。君看黄雀思,自与白鸥殊。
李锴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252篇诗文
晚过天城寺看老梅
长至前一日同人集睫巢草堂作
山庄对雪
扫草子
寓西涧藏师竟赴千像寺斋孤游涧中竟日有作
雨后西轩夜酌
接插
雪夜读赛岸亭溯源堂集率题其后
三器歌 其二 书言府弩
拟古三首 其三 独乐河
溥元五侄寄藤杖却寄
观村人刈稼
过山寺听僧说金刚经义
送别周西穆南归武林四截句 其二
十二乐秋辞 其六
宿心上人房因赠 其二
天边美人行
因藏公寄东涧开士
石壁下看秋海棠作
七益诗 其五 陈道人卫瞻
七益诗 其四 陈州佐橘洲兄弟
项王祠
上宗侯德少司马二十四韵
卢龙塞
西甘涧赠藏山上人
送别钟匪莪
绞丝斲木行赠金子
秋山对雨有怀陈氏兄弟赋诗三韵而陈书适至遂成一律却寄
哭所知 其一
古藤歌
上方寺 其二
十二乐秋辞 其十一
十二乐秋辞 其二
讯天城寺梅信兼柬藏公
拟古三首 其二 望马台
岁除夜有怀铭源
韨屋灾裁其馀材用搆小亭颜曰瘢柱戏作
秋分前一夕集五石瓠堂小饮剥栗因以秋分二字为韵送别刘子东郊 其 ...
寄若和尚
拜意师墓
题易啸溪画竹歌
七益诗 其六 朱居士抱光
拟古三首 其一 高村
小园口号
藏上人寄诗招游西涧以事不果赋此却寄 其二
立春后一日集饮范兰亭佛籁轩
三器歌 其一 粤鼓
七益诗
射雉行
秋日同藏师若师息亭雅集分赋
秋分日雨后盘僧致牡丹四本酬予书植诸新松之侧罗罗清疏映带可目喜 ...
上方寺 其一
老鹳
咏史五绝句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