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詹文同学士奉诏求贤以诗见寄次韵答之

詹文同学士奉诏求贤以诗见寄次韵答之

宋代 安道

学士求贤亲奉诏,少微光动五云深。相如已出子虚赋,诸葛休为梁甫吟。

堂倚九重题白玉,台高百尺置黄金。此行入奏天颜喜,红锦袍成赐墨林。

诗人安道的古诗

齐天乐·客感

宋代 安道

青年水逝催残腊,天涯不堪回首。香梦留痕,单情忆远,竟把相思拖透。

黄昏时候。奈孤影支寒,写怀未就。百折千回,旅窗冷对一灯瘦。

西风不吹恨去,但吹将恨至,强人消受。怨里飞魂,愁边阁泪,两鬓萧然非旧。

梅花解否。倘爱惜春华,也须眉皱。粉碎珠啼,违心常八九。

贞义女祠

宋代 安道

幼年曾读贞女碑,坐想濑水清涟漪。
试来江东吊李白,瓣香敬谒贞女祠。
平生不数子胥子,鞭平进诸何至此。
有金投濑竟何为,当时岂为将军死。

十五从军征

宋代 安道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归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遥看 一作:遥望)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归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被收后作诗

宋代 安道

失势非人事,重围戟似林。
乾坤今已老,不死旧臣心。

解佩令·寄王薇阁京中

宋代 安道

俊游踪杳。苦吟魂悄。更何堪、再提年少。怨粉愁脂,任肮脏、邹阳才藻。

已无心、月圆花好。

镜中妍笑。酒边商调。最相思、离人香草。有限欢娱,也莫抵、平生潦倒。

况思家、又萦怀抱。

题金台宴集

宋代 安道

弹冠别乡井,欣然际时康。都门集簪组,展席开华堂。

笑谈屏声伎,贵介辞金张。怡怡桑梓会,蔼蔼情好长。

维时属冬叙,朔雪飘天芳。列坐不惜醉,献酬乱飞觞。

怡酣发长歌,馀音绕云梁。壮志遂弧矢,青年俱奋扬。

安能守闾巷,刺刺儿女行。

虞美人·有忆

宋代 安道

绣栊人起寻还倦。未识春风面。空庭连日雨潇潇。谁道银笙吹得客愁消。

湘裙六幅云垂地。小立非无意。人生何事费寻思。最是华筵烛烬酒阑时。

徐真君祠堂

宋代 安道

东海真君炼此丹,丹成白日脱尘寰。
唤将弟妹上清汉,留取烟霞管旧山。

浣溪纱·赏春

宋代 安道

斗酒应须费万缗。看花时节正晴曛。香车宝马烂如云。

绮阁琴棋消白日,画船箫鼓过青春。子丹原唤是佳人。

烟雨竹图

宋代 安道

九疑矗沓湿翠迷,浦溆黯黯黄陵西。霏英沆漭斗纤袅,咽涩鹧鸪凉月低。

石坛羃历苔痕紫,冷沁羽幢吹不起。蕊窗琼馆隔离宫,鸾尾参差醮江水。

千年旧恨馀历历,幽丛佩玉寒阑珊。腻粉粘枯乱纷馥,南巡帝子何时还。

瑶瑟声沈天欲曙,女郎蹋歌过江去。扁舟杳渺吊灵均,脉脉流澌无觅处。

题织图二十三首 其五 第五图

宋代 安道

连宵食叶正纷纷,风雨声喧隔户闻。喜见新蚕莹似玉,灯前检点最辛勤。

客邸

宋代 安道

蟠蟀吟空壁,秋深夜渐长。
月华清似水,露气重于霜。
醉后梦难记,兴来诗欲狂。
西风何处笛,唤起客思乡。

龟山八景

宋代 安道

曙色山逾迥,层层映翠螺。浮岚微影动,排闼送青过。

宿雾松梢断,苍烟树杪拖。仙鬟妆罢晓,玉女镜初磨。

气似添朝爽,容犹带夜皤。遥知蓬岛里,瑞霭更如何。

成都途中

宋代 安道

舟行到万县,水涨没桥齿。篷窗谢郁居,茅店觅栖止。

索绹维□舆,衡石较行李。灭顶幸无忧,茧足又告始。

清晨出西门,迎面即嵬垒。虽殊栈道难,已非培塿比。

翌日上危坡,险绝关生死。石壁高接天,路仄不容趾。

何年凿半腰,其宽仅尺咫。往来看行人,恍如缘壁□。

中途祀佛像,香火竟尔尔。临危方求安,俗情多类是。

山果多琐细,岩花亦旖旎。下窥指飞鸢,长啸惊奔豕。

再过佛耳崖,行已三日矣。是崖高且险,石磴直如矢。

举足倘蹉跌,恐将沟壑委。谁栽竹万竿,左右相依倚。

下坡更幽绝,飞瀑竹外驶。骄阳敛炎绝,爽气入骨髓。

竟令忘饥疲,徘徊转恋此。五日登九盘,高亦星斗拟。

自兹越八日,蹊径俱逦迤。盘旋虽山冈,夷险岂倍蓰!

篷溪有盐井,口与杯相似。引绳凭辘轳,煮卤资釜锜。

开凿讶神工,修补疑鬼使。古时溯秘传,异邦叹绝技。

再入金堂界,极目穷千里。连山若波涛,俯视近阶戺。

斜阳正返照,疑云复疑水。雨后过青龙,成都距伊迩。

河塍多屈曲,路滑不胜履。舆夫偶疏虞,堕入水瀰瀰。

所幸仅及肩,虽蹶旋复起。因思世间人,平地每忽视。

舟行经洪流,陆行穷峨嶬。临险偏获全,宜泰胡反否。

长途当盛夏,烈日嗟如彼。同行病五人,我独庆安敉。

造化本难窥,乘除有至理。区区果何求,仆仆真可耻。

且减靴版劳,饱览锦城美。

敢问夫子恶乎长

宋代 安道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元若 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山中忆故友

宋代 安道

自从学舍厄戈矛,畴昔文盟一霎休。不见新诗来饭颗,似闻哀诔满瓜丘。

未寒梦绕梅边驿,才暮心悬雪里舟。愿入东都名节党,如今尚有几人不。

感怀一首

宋代 安道

弥月不出门,出门沙涨东风昏。老树摆撼轰雷奔,鬼物叫啸山前村。

侨居客子惊心魂,归来绕屋寻兰荪。兰荪落索灵苗髡,主人醉倒老瓦盆,衣袖半带淋漓痕。

芸芸萧艾同归根,天生天杀何怨恩。糟床与翁共清浑,绝胜被发叫帝阍。

尖峰山谷口作

宋代 安道

塞山秀出亦娟娟,细路穿林碧磴悬。却为晚来飞雨过,数峰横翠入寒烟。

减字木兰花·戏题

宋代 安道

鹤楼玉笛。吹得白头能再黑。且耐新寒。亲与霓裳仙子看。

红裙莫笑。老丑当时原美少。无限轻松。閒与儿童捉草虫。

入三竺

宋代 安道

笋舆斜日看山行,迢递禅林入径清。岩际暝烟连竹色,涧边流水助松声。

三生寺古多灵迹,五岭云深不辨名。欲借蒲团供一宿,木兰来促泛湖轻。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