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江寓目

春江寓目

明代 李流芳

西日欲坠江村涵,浅汀深莎相映蓝。垂杨滚絮不恋地,柔藤落花稳住潭。

白头天涯自无主,朱颜明镜谁为憨。思君不来春易老,令人肠断偏江南。

诗人李流芳的古诗

皋亭送张尔完东归尔完从慧法师听讲弥陁疏钞初受五戒

明代 李流芳

相近不识面,相逢恰称心。亦知文笔妙,不谓道情深。

得共莲花社,远来祗树林。飞泉初雨后,落日复松阴。

幽赏正未已,玄言殊可寻。别君何草草,归路慎浮沉。

雨中看梅西碛即事 其七

明代 李流芳

雨打风吹可奈何,眼看花事渐蹉跎。人今欲去花还好,偏道花时风雨多。

伯先偕徐女扬诸君见过留饮檀园别后伯先以诗见寄次韵

明代 李流芳

新知旧好两相携,来看初莲听晚鹂。池上熏风先客至,林端缺月为谁稽。

酒怀烂熳犹轻敌,诗兴萧疏已怯题。不醉其如吟思苦,因君亦遣白头低。

任城舟中题画 其二

明代 李流芳

折尽长安秃马鞭,不知尘外有何天。今朝一向春风笑,柳色高梁似旧年。

滁州道中见梅感赋 其一

明代 李流芳

春回忽忽到新年,江北梅花也年然。野店一枝看欲绝,家山千树见何缘。

窥窗曾与人留别,照水还将雪斗妍。抛却风流逐尘去,空教心折马蹄前。

为宋比玉题画 其二

明代 李流芳

君画苍苍带雨松,我图冉冉出云峰。他时相忆还开看,云树平添几万重。

抱疴真歇禅师塔院夜坐偶占

明代 李流芳

连夜不成寐,雨馀喜得月。中宵起推窗,圆魄凑林缺。

洒然濯烦抱,凉意下天末。风泉淆远听,飞蛩一何聒。

是身本无常,动念即成结。遂令颠倒见,坐卧分胜劣。

堂堂塔中人,安閒是何诀。

雨中看梅西碛即事 其六

明代 李流芳

溪头一夜雨喧豗,添得泉声万壑哀。花事摧残君莫问,只如元为听泉来。

次慧法师山居诗韵同忭中上人李九仙张尔完赋 其二

明代 李流芳

溪光岚翠故相媚,细草疏花只自幽。上方月出钟初动,乞食僧归鸟下投。

南归诗十九首 其十六 渡江遭风几覆泊润州闸口同子将步至北固山 ...

明代 李流芳

十年渡扬子,狎此如衽席。今始识风波,呼吸投不测。

举世皆骇机,避就本无益。不死亦偶然,馀生真可惜。

不然此春光,遂与成永隔。出险心已夷,聊共子游息。

望中指北固,沿溪花的的。言诣山之阴,仰观快奇壁。

伟哉铁柱峰,㟏岈疑斧劈。傍有衲子居,幽洞秘丹碧。

洞中少寒暑,龛灯伴朝夕。嗟余风波民,何由得此适。

幸已脱鱼腹,复尔耽旦宅。稽首礼大悲,终然度苦厄。

用前韵呈诸友

明代 李流芳

少壮轻抛岁月赊,老来那复恋空华。逢场已觉童心尽,揽辔其如急景斜。

不向竿头思进步,何时浪子得归家。赵州底事勤行脚,我欲扳他吃椀茶。

夏华甫水亭邂逅甬东朱汉生已载酒重过与汉生集别

明代 李流芳

作合此亭中,忘机爱野翁。无多成水石,随意得房栊。

雨气先梅到,风光隔竹通。重来兴方洽,尊酒莫匆匆。

和憨山师菩提庵八咏 其八

明代 李流芳

古松如古佛,落落自随缘。因何号罗汉,翻似小乘禅。

自新安江至钱塘舟行绝句 其九

明代 李流芳

晓发严州七里泷,万山云雾一溪风。钓台直上三千尺,何处江潭有钓翁。

雨中看梅西碛即事 其五

明代 李流芳

山头白云自往来,山腰白云团不开。共道山腰云更白,不知却是梅花堆。

灵雨诗次公路韵 其三

明代 李流芳

穷檐久已叹牂羊,次第焦枯到羊墙。百亩如云且休矣,一床凉雨可思量。

渰凄忽借风为阵,霶霈仍教水作乡。秋至江湖催放棹,蓼汀葭渚兴何长。

和西生上人山居杂咏次韵 其一

明代 李流芳

一脉同澄湛,分流到各家。竹炉新火活,瓯面乳生花。

为孙山人题画

明代 李流芳

每爱疏林平远山,倪迂笔墨落人间。幽人近卜城南住,写出春风水一湾。

夜泊斜桥同王与游顾子贻诸君步至灵岩小饮而下

明代 李流芳

胥江罢风雨,阴晴搅游思。落景灵岩下,维舟识所诣。

入村山路近,疏松表塔寺。遂登山之椒,选石得小憩。

已出青云端,揽彼远湖势。呼酒敌北风,新月排云至。

溪桥横归路,似欲并幽趣。寻山亦偶然,造适焉取醉。

甲子元日试笔作画兼题二绝句示家弟无垢是岁予五十将携家至武林有 ...

明代 李流芳

黄村桥头树色深,遥怜入竹向山心。能添草阁山腰里,李径桃蹊不用寻。

李流芳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23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