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华寺五首 其四

南华寺五首 其四

宋代 李昴英

未参五祖已开山,合下全身此地安。不是香烟忘故里,衣留孔道要人看。

诗人李昴英的古诗

悼花首湛长老二首 其二

宋代 李昴英

别我笑吟吟,罗浮愿力深。空拳糊众口,平地起丛林。

山迥孤云没,溪寒片月沉。人今奇坐蜕,在日孰知音。

雨行梅关二首 其一

宋代 李昴英

浓岚四合冻云痴,水墨连屏斗崛奇。冲雨此行风景别,满山翠滴水帘垂。

送都运陈炜以烦言去

宋代 李昴英

铁汉从来去就轻,当年乌府树风声。
福星临分人安乐,浊世如泥志洁清。
祠命忽传奸吏贺,归装绝少担夫惊。
退庵本惬家林兴,父老攀辕却有情。

水龙吟·唱恭初意如何

宋代 李昴英

唱恭初意如何,朅来五十三年矣。犁锄颇熟,诗书粗解,簪绅聊耳。自信柴愚,真成汲戆,却无刘腻。向高秋初度,同时有菊,淡相对、风霜里。最癖登山临水。又何心、蜗名蝇利。俗缘未了,强教肉食,何曾知味。无事微吟,会心微笑,逢场微醉。把日生、只恁安排,领取百十二岁。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 其一

宋代 李昴英

桂林旧著绣衣来,久矣馀波拍越台。自古直臣多牧广,广平曾赋岭头梅。

赠云峰演庵主

宋代 李昴英

一庵移向白云堆,桧柏参天少日栽。
颇怪发如金线样,想曾眼见铁桥来。
佛粘土壁煎茶供,客对蒲团取芋煨。
却笑老卢怀钵走,只因说出镜非台。

送魁星与李子先

宋代 李昴英

金斗高跳鬼状狞,世传此像是魁星。
祥光闪烁开先光,助子秋闱笔砚灵。

送舶使孙叔谐东归

宋代 李昴英

莼鲈高兴趁新秋,帆腹吞风涌去舟。
万宝集登天子库,诸蛮遮润海山楼。
世间颠倒是非梦,达者逍遥得失侯。
归到家林定重九,团栾杯酒菊花浮。

钟离仙赞

宋代 李昴英

衣兮木叶,髯戟面铁。
所执何书,原闻其说。

是日至马祖岩和前韵

宋代 李昴英

九秋天地香,赣产饶木犀。
登高诣其巅,风健戏马嘶。
偷得一日闲,古锦奚奴携。
秋阳阁霏雨,飞盖换障泥。
举扬马祖禅,拂摩老坡题。
菊萸劝人饮,猛吞玉东西。
凭阑视九州,莽苍烟水低。
如何昌黎翁,华岭须缚梯。
野性淡无嗜,所乐惟山溪。
每羞名利区,得失争虫鸡。
意行契真趣,荒苔踏成蹊。
嘉辰且尽欢,聚散或不齐。

代送丘漕迪嚞

宋代 李昴英

假帅如公自古无,邦人久矣望锋车。
政声难掩诸公说,明主周知万里余。
豹尾鸡翘那欠此,莼羹鲈鱠且归欤。
江头鼓动江船去,喜气欢声动里闾。

净慈释刺血写经赞

宋代 李昴英

此经如筏,写之着相。
而刺血写,妄中之妄。
经诸佛阔,血父母生。
何净何垢,等为前尘。
末法阇梨,沉酣入骨。
一毫且靳,而况於血。
血犹可舍,是知身幻。
大痛一囘,直须臂断。

池州溪桥

宋代 李昴英

万里长江吸一杯,等闲袖剑九华来。溪桥独坐无人识,又驾长风跨鹤回。

赠曾士倬用许广文韵

宋代 李昴英

里闬如君苦绩文,几年良玉困炎昆。
鹗书快甚催随计,鹤发忻然慰倚门。
袍绿光华应分有,汗青久远要名存。
江头目送西行棹,惊起骊龙渴睡昏。

罗浮飞云顶

宋代 李昴英

山行颇觉思悠然,游遍仙家几然天。
登见日亭风刮面,立飞云顶月齐肩。
稚川翁有烧丹灶,影泰师留卓锡泉。
我得真人金石诀,无求自可享长年。

闻祶阁职免机关报任之报二首

宋代 李昴英

远民冤甚草菅芟,抗论公庭出芟諴。
且喜一谇一性命,何妨三字减头衔。
机关平地藏深穽,仕宦伶人视戏衫。
五逊州符今免矣,幅巾藜仗可松杉。

罗浮峒长宝谷王宁素送药瓢

宋代 李昴英

久矣深山炼鹤形,闻呼峒长又逃名。
断崖怪木人稀迹,乱石奔泉润有声。
剑定通神收古匣,棋聊供玩戏纹枰。
药瓢解赠宁无意,重到孤庵论养生。

送郑雪屋归里

宋代 李昴英

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
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后工。
不应冠尚鹖,自许气如虹。
忽着看山眼,飞帆吸快风。

雪封寺二首

宋代 李昴英

凿通危石张文献,勘破禅关卢祖师。
奇事已堪夸北客,梅花先暖亦南枝。

夜梦渔父求诗觉能记其全书赠梁弥仙

宋代 李昴英

酒湖无尽春无限,一叶江湖万里天。
明月满篷风荻响,醉眠正在白鸥边。
李昴英

李昴英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12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