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长松奉寄郑察院

长松奉寄郑察院

宋代 李石

汉使西来雪瘴深,龙蛇窟宅费披寻。
只知筇竹通中国,何似长似种上林。
槐省衔杯蒙旧识,枫庭蹑履听归音。
昔人九折回东地,笑我何由慰母心。

诗人李石的古诗

醉落魄(春云)

宋代 李石

天低日暮。清商一曲行人住。著人意态如飞絮。才泊春衫,却被风吹去。
朝期暮约浑无据。同心结尽千千缕。今宵魂梦知何处。翠竹芭蕉,又下黄昏雨。

谢王公才惠资阳梨二首

宋代 李石

老火丹田热欲吹,不妨水雪重提携。
金多不用千头橘,刀害无嫌三藏梨。

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

宋代 李石

泉上观音驾海潮,白芙蕖里碧云飘。
便当踏月随天步,环佩无风自动摇。

赠开元观李法师

宋代 李石

射虎将军须发白,老作三茅洞中客。
群仙呼去问姓名,谓是前时李八百。
天孙乞与云锦衣,白日化为仙鹤飞。
赤城山下百花市,卖符卖药沽酒归。

再用九日韵答何邵卿二首

宋代 李石

老蝶凌风作晚狂,小春争得媚寒乡。
池边团碧擎残雨,林末轻红拒薄霜。
笑我何时书竹帛,似君依旧踏槐黄。
相寻一醉能来否,枉费公家压酒囊。

周参政惠书唁及亡儿开二首 其二

宋代 李石

取士平轩鉴,吾儿死布衣。招魂荒草墓,冤鬼泣松扉。

推挽无遗力,挤排已觉非。存亡佩陈谊,舍此更谁归。

满庭芳(送别)

宋代 李石

江草抽心,江云弄碧,江波依旧东流。别筵初散,行客上兰舟。休唱阳关旧曲,青青柳、无限轻柔。应争记,三年乐事,珠翠拥鳌头。
离愁。知几许,花梢著雨,红泪难收。看烟火吴天,万里悠悠。一望珠宫绛阙,蓬莱路、应在皇州。仍回首,蜀山万点,明月满南楼。

生查子(春情)

宋代 李石

小桃小杏红,和雨和烟瘦。不是点燕脂,素面偏宜酒。
也是惯伤春,可惜闲时候。正要画眉人,与作双蛾斗。

湖屿

宋代 李石

我昔泛洞庭,白波大如屋。
水天两相际,渺渺浸坤轴。
小舟掀簸中,呕眩篷底伏。
忽然得岛屿,便欲缒船宿。
西归收惊魂,且濯泥土足。
东湖一席地,江脉自渟蓄。
烟雨相吐吞,几席染湖渌。
汀洲红白花,游泳杂凫鹜。
横流溢四海,未暇较吴蜀。
骇我时世情,风波戒平陆。

次韵何景山爱山亭

宋代 李石

好山在楼头,行人在楼下。
爱山乃贵名,过者岂易假。
而况主与客,君漫我亦且。
九峰紫阁间,可玩不可把。
岚光接云气,溜溜溢杯斚。
兹山于吾人,傥有一日雅。
从今两舍地,时复枉车马。
何必沧洲图,醉语剩挥写。

出塞/谒金门

宋代 李石

花树树。吹碎胭脂红雨。将谓郎来推绣户。暖风摇竹坞。睡起栏干凝伫。漠漠红楼飞絮。划踏袜儿垂手处。隔溪莺对语。

次韵孙翊尉

宋代 李石

子佩青青得玉工,先生老矣舞雩风。
仙官便拟轻藜藿,我欲求为田舍翁。

扇子诗 其十

宋代 李石

海阔千江辏,风翻大浪随。六鳌元未足,不是下钩迟。

八声甘州(怀归)

宋代 李石

向吴天万里、一叶归舟。岁月尽叶叶。有清歌一曲,醉中自笑,酒醒还愁。几度春莺啭午,塞雁横秋。渔笛蓑衣底,依旧勾收。
多谢飞来双鹤,□水边林下,伴我遨游。笑老莱晨昏,色笑为亲留。有向来、素琴三尺,枕一编、《周易》在床头。君知否,家山梦寐,浑胜瀛洲。

喜雨谣

宋代 李石

春冰摇冻春水肥,小风卷沙梅雪飞。东皇劝人作耕织,天雨粒粒机中丝。

田家喜说新年话,苔青映门竹枝亚。有钱输官官不嗔,满地黄金不论价。

西江月(渔父)

宋代 李石

一脉分溪浅绿,数枝约岸欹红。小船横系碧芦丛。似我江湖春梦。
晒网渔归别浦,举头雁度晴空。短蓑独宿月明中。醉笛一声风弄。

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

宋代 李石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
老守斋钵自有余,端为吾民忧不足。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
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

山图

宋代 李石

丹砂山中期,交梨海上约。
崎岖九折坂,准拟一丸药。
至今山仙翁,已跨紫霄鹤。
鹤去当归来,尘世忆如昨。
天使自天降,招去游五岳。
洞府日月长,流水花片落。
我来似天意,一官不足缚。
道气迄未充,何以痊瘴恶。
云霞閟灵蕊,雾雨罩仙萼。
臭稗杂菁英,凡草混荃若。
未免七十毒,谁敢试口嚼。
上焉忧国病,下者念民瘼。
安得如昔人,一举翔寥落。

挽船

宋代 李石

群儿生长轻江湖,上船下船谁使驱。
江牵百丈沙水涩,岸上风雪谦泥涂。
下循枯苇鹅鸭乱,上控绝壁猿猱呼。
可怜进寸得退尺,挽脚不住头欲扶。
均之两两穷性命,我自有罪非尔辜。
二年学省一不补,天子幸赦怜其愚。
一船放归小如叶,满载岂有海上珠。
琴书之外求长物,去时未有来时无。
尔曹怜我共努力,归路尚远天西隅。
泊船且醉花柳岸,为尔尚肯满眼沽。

黎厅相并栽柏生意可喜

宋代 李石

一级寒阶不尽登,齐腰立雪我何能。
庭前柏树君知否,便是西来两代僧。
李石

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 2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