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闰元旦同张天如赋

闰元旦同张天如赋

明代 黎遂球

柏叶何曾换酒帘,凤钗双整闹香奁。重元共识重光兆,一月浑疑一岁添。

笑折林花充綵胜,将邀社燕入珠帘。辛盘自觉秾华倍,不负书云太史占。

诗人黎遂球的古诗

喻京孟招同万茂先徐巨源集三洲亭

明代 黎遂球

茗椀诗筒蘸碧烟,城中湖水却浮天。阑荷小阁香生砚,垂柳横门带系船。

秋思几家流浅月,云情千顷付长年。看君正有新机锦,讶是明河便可前。

独漉

明代 黎遂球

独漉独漉,水深泥浊。独自扬鞭,不及马腹。英英白云,风来则分。

举头射雁,回头见君。君从何来,中道行苔。日莫无主,能不徘徊。

猛虎饥啼,是东是西。望之不见,荆棘齐迷。我欲登高,登高为劳。

不如白日,还衣锦袍。群乌飞天,逆风不前。不如栖鸡,羽翰翩翩。

戊辰生日宿淩江上药上人禅房七夕前二夜也

明代 黎遂球

匹马梅关归独迟,经行随处有僧知。人间作客频添岁,天上牵牛又报期。

投宿满分供佛饭,染云频写画禅诗。还因夜雨秋江水,坐遍松房话别离。

漫述答人

明代 黎遂球

风雨潇潇更病中,隔帘从报落花红。束书高枕梦中梦,流水当门东复东。

药臼自研忘味苦,蒯缑相伴笑心雄。孤居颇觉须眉好,那得逢人态转工。

春莫自板桥从诸父兄往从兄美彰墓上作

明代 黎遂球

伊人不可见,山风落松林。形骸没颜色,土丘埋素心。

昼鸟啼无听,潦水高为吟。我来随杖屦,携幼伤情深。

草木自华实,彼穴何冥沉。丈夫入黄泉,流膏作甘霖。

湿此层崖翠,千载留胸襟。周视作拱揖,泫泪不能尽。

何况刊箕踞,一饮临苍岑。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黎遂球

剩有梅花供写诗,都看开早却开迟。上林桃李东风遍,肯信深山更几枝。

恭承宗伯陈秋涛师移惠双桐树子当春深畅生赋诗奉谢

明代 黎遂球

惭愧劳薪入爨声,长安犹问破琴名。新栖又长双桐子,珍重南枝慰月明。

春园八首 其八

明代 黎遂球

白玉儿郎一十三,海棠开尽每来探。轻罗袖底松花片,索写新词日满函。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 其四

明代 黎遂球

谁买长门作赋才,守宫砂尽故徘徊。燕衔落蕊成金屋,凤蚀残钗化宝胎。

三月繁华春梦熟,六朝芳草暮霞堆。上尊合赐词臣阁,邀赏还宜八骏来。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 其一

明代 黎遂球

一朵巫云夜色祥,三千丛里认君王。月华蘸露扶仙掌,粉汗更衣染御香。

舞傍锦屏纷孔雀,睡摇金锁对鸳鸯。何人见梦矜男宠,独立应怜国后妆。

客润州春馀入夏留滞官舫忆家园花事之乐作诗五首 其三

明代 黎遂球

深林不受暑,吾亦爱盆荷。坐久荷香发,从知暑气多。

因花为刻漏,裁叶胜轻罗。一瓣如舟泛,閒倡越女歌。

闻子将有湖上打船之议启事与闻即报以诗

明代 黎遂球

笑把荷珠愿买邻,飘零予亦托邻身。鱼能寄字收为使,客有如仙许共亲。

四壁画图开石丈,百城行部署波臣。春来又泛桃花水,肯向明时说避秦。

绿绮曲

明代 黎遂球

蜀弦切切求知音,京毂卖文豪破琴。女儿重声男重色,当垆复有长门金。

芙蓉隐映壁遥立,盘龙月照春山湿。献赋还为封禅书,攀折铜盘求疗疾。

白头怜才各有情,刘郎卓女殊相争。为君细察凤凰语,何如名士悦倾城。

雨夜同张受先坐王与游舟中话别再用仲驭前韵共赋

明代 黎遂球

王书不买尽收羊,写叶题诗落半塘。一片锦光犹地白,十年花样变流黄。

谈仙尔共山人载,作客吾归荔子乡。从此梦边来往熟,玉峰梅岭雨中望。

还至吴门送朱方黯就徵北上二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茂苑秋归落叶疏,汉庭犹道荐相如。应分夜月铜盘露,留滞金门好著书。

除前同会宅师诸子酌

明代 黎遂球

绿鬓长于腊,烧灯且互看。香烟曳梅落,山色捲帘寒。

苦见七星转,狂乃数斗乾。惟应共贫贱,尊酒戏季残。

和刘安世园居六首 其一

明代 黎遂球

燕即新堂乳,莺多隔水鸣。凿湖兼出石,惜树小添楹。

窗预图秋色,蕉堪种雨声。沙洲亭子路,鸥席故须争。

春园十首 其六

明代 黎遂球

夭桃何分嫁游丝,飞却犹教曳片时。白日笑从窗外过,篆烟如丝不能羁。

送郭天门中丞巡抚江右

明代 黎遂球

汉饷封萧相,唐军拜令公。羊城留穗遍,鱼丽拥江雄。

楚树诸烽靖,湖帆万里通。还期制南粤,歌舞此方同。

寒榻病馀笑目前景物都无可咏因戏作天上宫词十首

明代 黎遂球

蓬山仙女学骑龙,笑并秦娥度海东。约看回翁新弟子,袖间笼着小桃红。

黎遂球

黎遂球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32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