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西湖十咏 其六 曲院风和

西湖十咏 其六 曲院风和

明代 李孙宸

绿水溶溶泛芰荷,洛神湖上步淩波。晚风吹酒不成醉,妒杀香魂罥绮罗。

诗人李孙宸的古诗

灯夕寄怀伍国开有开

明代 李孙宸

十里烟花翠欲浮,试灯频逐少浮游。共怜解赠江滨佩,不尽相逢南陌头。

缓夜笙歌方未已,撩人春恨可谁由。清欢不尽君同醉,梦绕驼山第几楼。

子夜春歌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采花过春园,低回不忍折。红者花颜妍,白者花心洁。

涿鹿道中早秋

明代 李孙宸

春光二月揽征裘,未及都门己报秋。望阙渐依天日近,计程多为水云留。

将归燕子低相掠,乍冷蝉声咽未休。宦味自怜真似水,随缘犹作帝乡游。

送区启图游金陵省其尊人官署

明代 李孙宸

梅关春色望中微,送客看花旧微畿。腊尽风霜随骑减,春来鸿雁向南稀。

山凭牛首烟霞远,巷过乌衣燕子飞。览胜况无乡思促,花时应到访庭闱。

有感漫成六绝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笔砚尘封卷乱抛,荒芜三径懒诛茅。但便短榻高吾枕,不用玄亭解客嘲。

秋夜戴公纶见过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各赋十绝 其八

明代 李孙宸

尘中不可居,何似远游好。便欲淩风飞,乘秋拾朱草。

秋胡行四首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毁誉何易,权势易为名。毁誉何易,权势易为名。乘风呼长,非疾其声。

窈国侯门,仁义所并。兰生幽谷,孰扬其馨。歌以言之,权势易为名。

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已遂悉次其韵 其十六 ...

明代 李孙宸

伤春老去意如何,寂寂香尘冷何罗。岂为迟徊贪粉黛,若缘轻扬恋枝柯。

衰迟兴味归枯槁,少小娇憨顿耗磨。莫向风前吹玉笛,不堪重听落花歌。

送陈子明归省

明代 李孙宸

我昔读书仙石城,与君一见快城生。别来荏苒六七载,自结烟霞物外盟。

宾鸿社燕遥相望,剡曲多君移雪舫。春来水国百花开,舍北舍南俱共往。

遂令意气转雄飞,登坛鞭弭托驱驰。看花题鸟怀俱适,玩水登山乐忘归。

自许襟期真不负,那知风雨易前期。浊醪几向习池尽,白日不为鲁阳挥。

朔风一夜寒江阁,吹君归梦绕乡国,脂车秣马不迟回。

执手歌骊空索寞,满眼江梅未著花,赠行虚折一枝斜。

花开后会谁同赏,翘首三城隔暮霞。

送何老师册封河南二首

明代 李孙宸

几载词林供奉中,皇华新跃五花骢。小山旧赋丛生桂,一叶新秋剪旧桐。

路指岳灵瞻绛节,筵开淇水浥清风。梁园岂少邹枚在,授简何如上客工。

宝地苍霞

明代 李孙宸

霞山何代辟,宝额昔贤题。入望诸天近,淩空万象低。

霞光开混沌,亭树倚菩提。仙侣曾游地,真人比托栖。

为霖占异石,迎日出丹梯。紫气东山起,高标北斗齐。

衣裳裁散绮,服食掇晴霓。台岭朝河建,襄城夜不迷。

景光知可仰,敢自隔扳跻。

秋夜戴公纶见过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各赋十绝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与君话无生,嗒然丧其我。静作礼空王,何处證因果。

将之南礼答同年杨士载赠别二首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莺花春日满长安,禁苑追趋几度看。忽尔分携干气象,漫劳惜别赠琅玕。

亭中玄草传经易,江上仙舟共客难。一水石头双鲤在,相思未远慰加餐。

同卢韩李诸子泛舟作

明代 李孙宸

春风荡微和,积阴亦云熙。徵徒既缤郁,驾言采江蓠。

遥空望无际,四面来清辉。荡桨遵枉渚,弭棹薄修湄。

沿洄虽不远,爱此清涟漪。何以佐盘餐,江鳞春正肥。

命酌长松下,清音宛竹丝。菰芦得生计,鸥鸟更何机。

泛泛忘归路,冥烟失鱼矶。愿子惜欢会,念此流光移。

暮春四首 其二 浴乎沂

明代 李孙宸

天地有水水有沂,一浴亦何预人事。狂士偶然兴会心,留与今人问沂水。

有感漫成六绝 其六

明代 李孙宸

纵横曾忆少年场,醉拥如花解骕骦。若问豪华何处减,佛前新供一枝杨。

春夜闻歌

明代 李孙宸

春星灼烁月华光,一曲凉州独擅场。按拍新声传乐府,绕梁清韵杂流商。

乍来庭院梅花落,半入云霄子夜长。醉里倚栏听不足,早莺惊起解调簧。

署中闻莺 其三

明代 李孙宸

藏叶身同柳,临风口学簧。间关求友意,珍重托东后。

得伦五知吏部书寄答

明代 李孙宸

缄书久不到长安,何意云霄下尺翰。桃李春风归启惠,东南王气盛衣冠。

栖迟愧我文园卧,清简怜君水镜寒。知是臣心浑似水,尽教门撤棘篱看。

丁祭斋宿

明代 李孙宸

龙舟山下敞三雍,圣代师儒祀典崇。地傍宫墙瞻肃穆,气连城阙郁青葱。

箫韶奏格瑶坛外,环佩群趋翠幄中。向晓礼成斋禁罢,卿云犹自绕厢东。

李孙宸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5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