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王度居士

寄王度居士

唐代 姚合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
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
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
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诗人姚合的古诗

霁后登楼

唐代 姚合

高楼初霁后,远望思无穷。雨洗青山净,春蒸大野融。
碧池舒暖景,弱柳亸和风。为有登临兴,独吟落照中。

寄裴起居

唐代 姚合

千官晓立炉烟里,立近丹墀是起居。
彩笔专书皇帝语,书成几卷太平书。

过张邯郸庄

唐代 姚合

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
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
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
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
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

寄李干

唐代 姚合

寻常自怪诗无味,虽被人吟不喜闻。
见说与君同一格,数篇到火却休焚。

九日寄钱可复

唐代 姚合

数杯黄菊酒,千里白云天。上国名方振,戎州病未痊。
静愁惟忆醉,闲走不胜眠。惆怅东门别,相逢知几年。

送无可上人游边

唐代 姚合

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
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赠僧绍明

唐代 姚合

西方清净路,此路出何门。见说师知处,从来佛不言。
今生多病恼,自晓至黄昏。唯寐方无事,那堪梦亦喧。

送陆畅侍御归扬州

唐代 姚合

故园偏接近,霅水洞庭边。归去知何日,相逢各长年。
山川南北路,风雪别离天。楚色穷冬烧,淮声独夜船。
从军丞相府,谈笑酒杯前。

别胡逸

唐代 姚合

记得春闱同席试,逡巡何啻十年馀。
今日相逢又相送,予乘五马子单车。

春日江次

唐代 姚合

野步出茆斋,闲行坐石台。久悲乡路远,犹喜杏花开。
鸥鹭皆飞去,帆樯何处来。因凝千里目,落日尚徘徊。

哭费拾遗征君

唐代 姚合

服儒师道旨,粝食卧中林。谁识先生事,无身是本心。
空山流水远,故国白云深。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

秋晚江次

唐代 姚合

萧萧晚景寒,独立望江壖。沙渚几行雁,风湾一只船。
落霞澄返照,孤屿隔微烟。极目思无尽,乡心到眼前。

杭州郡斋南亭

唐代 姚合

符印悬腰下,东山不得归。独行南北近,渐老往还稀。
迸笋侵窗长,惊蝉出树飞。田田池上叶,长是使君衣。

送杜立归蜀

唐代 姚合

迢递三千里,西南是去程。杜陵家已尽,蜀国客重行。
雪照陵江色,风吹栈阁声。马嘶山稍暖,人语店初明。
旅梦心多感,孤吟气不平。谁为李白后,为访锦官城。

赠卢大夫将军

唐代 姚合

将军身在城,讵得虏尘清。酿酒邀闲客,吟诗直禁营。
苍鹰酒不下,战马夜空鸣。碣石应无业,皇州独有名。
上山嫌髀重,拔剑叹衣生。公议今如此,登坛到即行。

寄王玄伯

唐代 姚合

夜归晓出满衣尘,转觉才名带累身。
莫觅旧来终日醉,世间杯酒属闲人。

腊日猎

唐代 姚合

健夫结束执旌旗,晓度长江自合围。野外狐狸搜得尽,
天边鸿雁射来稀。苍鹰落日饥唯急,白马平川走似飞。
蜡节畋游非为己,莫惊刺史夜深归。

寄晖上人

唐代 姚合

日出月复没,悠悠昏与明。修持经几劫,清净到今生。
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终期逐师去,不拟老尘缨。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

唐代 姚合

圣朝同舜日,作相有夔龙。理化知无外,烝黎尽可封。
燮和皆达识,出入并登庸。武骑增馀勇,儒冠贵所从。
赠诗全六义,出镇越千峰。连日陈天乐,芳筵叠酒钟。
乌台情已洽,凤阁分弥浓。栈转旌摇水,崖高马蹋松。
恩深施远俗,化美见前踪。江晓流巴字,山晴耸剑峰。
双油拥上宰,四海羡临邛。先路声华远,离京诏旨重。
岁除今向尽,春色即相逢。嫩叶抽赪蕊,新苔长翠茸。
冰销鱼潎潎,林暖鸟噰噰。泉落闻难尽,花开看不供。
青城方眷恋,黄阁竟从容。计日归台席,还听长乐钟。

咏南池嘉莲

唐代 姚合

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浓淡共妍香各散,
东出分艳蒂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
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
姚合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3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