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清明日净因庄早饭罢遂游洪福有怀巨载元确因致别约 其一

清明日净因庄早饭罢遂游洪福有怀巨载元确因致别约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老禅期客煮园蔬,少憩西邻日转初。万白千红好时节,断魂空付两龙驹。

诗人李之仪的古诗

须菩提赞

宋代 李之仪

敷座而坐,如日初晓。护念付属,一时俱了。非此老人,其谁能表。

漫自形容,本无欠少。

俞清老画赞

宋代 李之仪

说着便知姓名,见者谁不欢喜。虽如自起自倒,要乃无此无彼。

冥冥三板缘中,随处逢场作戏。欲问涅槃一路,头头只在这里。

学书十绝 其六

宋代 李之仪

玉壶试叫鸳鸯语,为问仙家似此无。养就丹砂早归去,不妨閒处作工夫。

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风波末路方奔屯,屹然不动谁如尊。岂知胸中皦十日,顾盼不接无重昏。

东观海市俯弱水,南登赤壁凌江村。斯文未丧天岂远,出没狐鼠徒千门。

纶巾羽扇晚自得,已闻漠北几亡魂。由来好趣入造化,地灵特出云涛根。

生平到处苦再历,隐隐似有屐齿痕。玻璃镜里万象发,金粟堂中千偈论。

会须白玉漱寒水,更借落月倾金盆。咄嗟菱溪成底物,混沌空夸窍凿存。

次韵米元章

宋代 李之仪

蹭蹬生涯可否间,强扶衰绪欲间澜。蓬生虽托麻方直,器就宁嗟木是蟠。

晚寄乡闾端有谓,时容鸡黍共论欢。连城未荐难为璞,莫与坚珉一眼看。

苏子瞻因胶西赵明叔赋薄薄酒杜孝锡晁尧民黄鲁直从而有作孝锡复以 ...

宋代 李之仪

莫厌薄酒薄,莫恶丑妇丑。君不见王寻百万驱虎豹,千兵扫荡同拉朽。

又不见高堂笙歌午夜饮,明日哭声喧正寝。莫厌薄酒薄,到头一醉亦足乐。

莫恶丑妇丑,携子弄孙同白首。高飞远走固亦乐,莫救眼前忘时后。

青玉案 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

宋代 李之仪

小篷又泛曾行路,这身世、如何去。去了还来知几度。

多情何色,有情江水,笑我归无处。

夕阳杳杳还催暮,练净空吟谢郎句。试祷波神应见许,帆开风转,事谐心遂,直到明年雨。

次韵湖阴韦深道五小诗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书去书来又一年,祇应提处是虚鞭。相逢会得笔头语,莫惜频寻酒里天。

简刘君秉

宋代 李之仪

刘郎本是风尘外,画舸新从越上来。闻说露芽如爪活,更多溪楮截肪开。

雪消鼎面声频涌,鹅转池心首屡回。洗涤睡魔临二景,敢辞瓦砾换琼瑰。

晚雨寄泾州刘晦叔

宋代 李之仪

晚来又有数点雨,声入乡人拭泪中。渐喜浓云初蔽日,只拭深夜却回风。

闵怜焦槁非无意,祈祷精虔信有功。闻不茹荤几两月,使君忧乐与民同。

柏台自述四首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熬熬内火战骄阳,鹤唳风声便着忙。波浪翻天谁与渡,却应甘井是慈航。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 其七

宋代 李之仪

我闻瘴疠地,去者无生还。吾凡三十口,归来尽颓颜。

死生非人能,得丧亦非天。张毅与单豹,要之皆偶然。

乌牙义禅师退居金陵与予有都城之旧能诗喜说修养年七十馀貌类三四 ...

宋代 李之仪

幻化如空花,建立等修竹。四海不离身,一笑长满掬。

相逢亦何有,展转犹所独。攀缘过九上,圆顿系一宿。

岁月屈身臂,到此非问卜。心清闻妙香,老句俱三复。

何当会实际,超然发吾覆。未尔且逡巡,更待梨早熟。

水中登王德循月阁

宋代 李之仪

龙宫海藏固闻誇,偶袭初凉泛客槎。层槛迥高临落日,洞房无数尽浮家。

闾阎可想知何在,天水相连杳莫涯。借我华严记残帙,欲将因地付袈裟。

褒禅知客求书因以答之

宋代 李之仪

霜林斑驳抱园回,晓日初升宿雾开。忆得旧游怀小杜,分明回望绣成堆。

路西庄绝句

宋代 李之仪

麦未登场已插秧,更忧雨过水还伤。一生能着几量屐,白发萧萧祇管忙。

次韵圣源无求兼怀元章

宋代 李之仪

羡门不见见安期,流水高山独我知。门径踏穿行复尔,灵丹救活信能奇。

换虽得辨才三纸,借恐终还是两痴。不用艰难成发冢,红楼亲共赋烹葵。

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

宋代 李之仪

念尽已知木偶,多闻早慰诗流。北海幸君知举,东家未我为丘。

送郎祖仁罢九江税省亲仙源

宋代 李之仪

石磴萦纡行一发,下见沧溟涌初月。不应佳气无所归,十载声名蔼吴越。

香炉峰下新解官,疋马又过桑麻间。知有秦人篆字否,不妨高处小尘寰。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十

宋代 李之仪

姑射山前旧卜家,天香真色倚风斜。不须薝卜分高下,要是东皇第一花。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6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