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沈石田落花诗

和沈石田落花诗

明代 唐寅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译文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万紫千红的景色不需过分地夸,今天有只蝴蝶飞别邻居家去了。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王昭君不幸遇到了画家毛延寿,改变了命运,汤帝容不下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把她处死了。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深深的小院白白地锁住了青春,而野外的红日又到了快落时候了。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村边小桥流水景色虽美但村里己萧条无人住了,连流莺都沒有只有青蛙在叫。

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注释

谩夸:空自夸赞。谩,通“漫”。
平原:广阔平坦的原野。

诗人唐寅的古诗

妒花

明代 唐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
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
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
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
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
请郎今日伴花眠!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四

明代 唐寅

旧酒新题满袖痕,怜香惜玉竟难存。镜中红粉春风面,烛下银屏夜雨轩。

奔月已凭丹换骨,坠楼端把死酬恩。长洲日莫生芳草,消尽江淹黯黯魂。

竹枝图

明代 唐寅

鸠雨初晴苦竹生,满江明月动秋声。
他年炼骨轻如叶,拟踏风梢散袖行。

匡山新霁图

明代 唐寅

翁昔少年初画山,苍松苍竹杂潺湲。
直疑积雨得深润,不杂浮云相往还。
世外空青秋一色,岩前远黛晓千鬟。
天台鹤鹿同人境,尚恐翁归向此间。

洞宾花女人携瓶图

明代 唐寅

仙机变幻真难测,吕字分明现在哉。
何事世人皆不识,尚留余?与人猜。

虚阁晚凉图

明代 唐寅

虚阁临溪足晚凉,槛前千斛藕花香。
蔗浆满贮金瓯冷,复有新蒸薄茸霜。

海棠美人图

明代 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佳人停板图

明代 唐寅

仙娥记曲世无双,下直归来日满窗。
随手托牙镂板在,低头不语暗寻腔。

气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十

明代 唐寅

一庭气月正春宵,气气芬芳月正饶;风动气枝探月影,天开月镜照气妖。

月中漫击催气鼓,气下轻传弄月箫;只恐月沉气落后,月台香榭两萧条。

浔阳送别图

明代 唐寅

寂寞浔阳白司马,青袗掩骭官僚下。
献纳亲会批逆鳞,忽以谗言弃于野。
当时藩镇在谋逆,谋以如公不易得。
欲济时难须异才,琐尾小人有何益。

谠言不用时事危,忠臣志士最堪悲。
一曲琵琶泪如把,况是秋风送别时。
是非公论日纷纷,不在朝廷在野人。
他日江州茅屋底,年年伏腊赛鸡豚。

席上答王履吉

明代 唐寅

我观古昔之英雄,慷慨然诺杯酒中。
义重慨轻死知己,所以与人成大功。
我观今日之才彦,交不以心惟以面。
面前斟酒酒未寒,面未变时心已变。
区区已作老村庄,英雄才彦不敢当。
但恨今人不如古,高歌伐木矢沧浪。
感君称我为奇士,又言天下无相似。
庸庸碌碌我何奇,有酒与君斟酌之。

相逢行

明代 唐寅

相逢狭邪间,车窒马不旋。
虽言异乡县,岂非往世缘。
脱毂言卷鞭,高揖问君廛。
女弟新承宠,阿大李延年。
何以结欢爱,渠碗出于阗。
女梦与青松,本是当缠绵。

琵琶美人图

明代 唐寅

梦断碧纱橱,窗外闻鹈鴃。
清怨托琵琶,怨极终难说。

诗赠宁王

明代 唐寅

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
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
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庐山

明代 唐寅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浓复浓。
烧丹未住屏风迭,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磨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秋日山居图

明代 唐寅

日长深闭草庐眠,席下犹余纸里钱。
点检鸡栖牛缚草,夜来有虎饮山泉。

送文温州

明代 唐寅

日月徂暑,时风布和。
远将仳离,抚筵悲歌。
左右行觞,缉御猥多。
墨札参横,冠带崔峨。
衠弦嘈嘈,嘉木婆娑。
孔雀西南,止于丘阿。
我思悠悠,慷慨奈何。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明代 唐寅

人间道路江南北,地上风波世古今;
春日客途悲白发,给园兵燹废黄金。

相如涤器图

明代 唐寅

琴心挑取卓王孙,买酒临邛石冻春。
狗监犹能荐才子,当时宰相是闲人。

事茗图

明代 唐寅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唐寅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26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