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红窗睡 春日过叶叔达碧螺盦

红窗睡 春日过叶叔达碧螺盦

清代 梁鼎芬

亭子帘垂花暗落。愁未醒、把好春迟阁。红脂新洗痕犹薄。

被雏鬟惊谑。酒病频烦怜汝弱。悄无语、閒时学字,倦时行药。

此间流转,到喧时寂寞。

诗人梁鼎芬的古诗

同张琳论事谈诗有赠并送归省沅江 其一

清代 梁鼎芬

微雨洒清昼,闲芳照孤馆。平子实通士,兀特又夷坦。

暂亲冰雪寒,久坐布帛暖。竦身顺所止,纗兰坚不损。

追陪有几日,舍我一棹返。千里庭闱心,此官亦闲散。

余情似飞絮,共汝江海远。勿须怨桃花,贫女嫁常晚。

斋中读书 其一

清代 梁鼎芬

圣人去我远,存者六籍纷。遗迹者口授,从生观甚勤。

往往一师说,反复万口云。吾闻《易》蛊象,育德而振民。

苟徇所不屑,戈矛已相因。前有千年书,后有万载人。

何以立天地,上答君与亲。愿持白日心,光明照星辰。

壬子春怨 其五

清代 梁鼎芬

树老园荒藤绕身,双扉今启久无人。咬花错引金铃犬,窃药争寻玉洞春。

草际鹿踪知暗路,雪时鸿爪惹纤尘。题红自笑谁曾见,多事琴僮一展唇。

壬子春怨 其四

清代 梁鼎芬

暗雨残镫共此身,深闺微叹更无人。野塘芳杜先侵水,市窖唐花竟夺春。

电火乍飞鸾坠影,林风忽过燕惊尘。玉骢一去归期杳,匝月兰醪未染唇。

采桑子 题伍乐陶兰石立轴

清代 梁鼎芬

一帘梦雨潇湘景,别有幽花。绝代容华。怪石崚嶒合偶他。

骚心侠气谁曾似,镫影红纱。诗思青霞。半晌销魂付画叉。

醉太平 秋柳

清代 梁鼎芬

烟绡露条。冷波断桥。西风人倚紫璚箫。是今宵昨宵。

当年绿髫。听莺翠杓。春韶一箭雨潇潇。剩朝潮暮潮。

斋中读书 其二

清代 梁鼎芬

为学如登山,来万陟者仅。徐行必无踬,阔步不到峻。

所蔽有厚薄,开塞岂田刃。荀卿善言解,性恶惜未慎。

刚决与果敢,道乃日月进。仁义奉孔孟,耿介尊尧舜。

悠悠总不济,百年亦何迅。

浪淘沙 忆京师芍药

清代 梁鼎芬

翠叶剪琉璃。花好春迟。拗枝亲供小红瓷。值得当时双手种,似解将离。

履迹碧苔移。没有人知。晓窗妆罢坐茶时。记得琴廊浇水处,并玉题诗。

点绛唇 咏西施舌

清代 梁鼎芬

梦雨丝风,溪头网得娇如雪。金璚玉屑。肯使轻磨灭。

想是吴宫,曩日曾饶舌。空凄切。江湖贬绝。莫向人间说。

赠徐赓陛

清代 梁鼎芬

足茧风尘鬓有丝,政行井邑口成碑。众人欲杀我何忍,作吏能狂斯已奇。

枉使郅都称酷吏,愧推王弼作经师。驱谗雪谤终何补,不待他年负子期。

菩萨蛮 有忆

清代 梁鼎芬

湘帘影窣阑绿绿。湘人心比阑绿曲。但道不相宜。花醒病起时。

红鹦偏解事。戏唤人名字。才说莫多愁。春星满玉钩。

读韩致尧诗感题 其二

清代 梁鼎芬

谁识天心久废商,殿前执手暗沾裳。从亡卢植曾河上,和韵吴融竟异乡。

花好似忘春已去,尘飞真恐日无光。由来宦者倾入国,错怪唐家白面郎。

菩萨蛮 丁亥八月十五夜对月

清代 梁鼎芬

开帘但见伤心月。照人谁似花月雪。曾记惜红芳。鸳鸯笑两行。

云裳娇贴地。唤醒春酲未。灰尽较相思。香残一寸时。

读韩致尧诗感题 其一

清代 梁鼎芬

晓来微雨较春寒,诗爱冬郎尽日看。乱世峥嵘词反艳,暮年萧瑟事初完。

莺啼幽独看看尽,马走烟尘寸寸啴。凤烛百条同一泪,今疑纸上未曾乾。

一片子 同芙漪仿春

清代 梁鼎芬

系马樱桃下,攀来紫白花。径将春信报,笑隔一层纱。

梦江南 甲申九月朔日别京师往游西湖赋此为约

清代 梁鼎芬

西湖好,怀抱入秋开。六十年前书一纸,四千里外客重来。

诗句问苍苔。

江南好 与香雪花下谈少年春秋佳日为赋此解

清代 梁鼎芬

家园好,最好暮春时。白袷罗轻人试马,红帘花醉夕题诗。

兴到不知谁。

红窗月 江楼久坐忆寤舅京师

清代 梁鼎芬

素琴清酌,款深宵、但觉无聊。记当时烂醉,隔坐欢招。

又到寻春打桨、过溪桥。瑶珰凤纸如云影,影也迢迢。

叹江湖跌宕,萍絮飘摇。那便红螺山下、戏相邀。

蝶恋花 云阁别一年无信息因为忆昔词三首以寄相思仍用前韵

清代 梁鼎芬

忆昔年时人海里。十丈游尘,别里清凉地。尔汝相呼同卧起。

选花移竹分红翠。

谁解于今离别意。袖手关河,太息无穷事。但恨人生休识字。

吾侪只合沟渠死。

出都留别往还

清代 梁鼎芬

凄然诸子赋临歧,折尽秋亭杨歧枝。此日觚棱犹在眼,今生犬马竟无期。

白云迢递心先往,黄鹄飞骞世岂知。兰佩荷衣好将息,思量正是负恩时。

梁鼎芬

梁鼎芬

(?—1918)清广东番禺人,字星海。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为张之洞倚重,聘主广雅书院、钟山书院讲席。之洞推行新政,言学事惟鼎芬是任。累官署布政使。以劾袁世凯去官。卒后,清室谥文忠。► 85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