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念奴娇 科山「生圹集」编成戏题

念奴娇 科山「生圹集」编成戏题

清代 林朝崧

一坏净土,惹词坛多少绣肠搜索?画个黄冠丘壑里,顿使山灵生色。

薤露歌翻,美人香草,楚些招魂魄。柴桑自祭,笑伊求死难得。

自古圆石书铭、王官置酒,题咏何寥寂?只有侯家西第颂,浪费才人墨笔。

网尽珊瑚,士安作序,此集千金直。墓门展读,寿星正耀南极。

诗人林朝崧的古诗

画蟹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枫林斜日落鱼庄,不见黄头采捕郎。记得双螯好风味,春申江畔过重阳。

吴氏吟香园八咏中六首 四 曲槛观樱

清代 林朝崧

三月樱花时,仙京盛裙屐。曲槛忽逢春,似作海东客。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离家才三年,故园遂将芜。拨草寻花径,荒葛罥我途。

可怜杨柳树,啼杀旧时乌。

舟行杂咏八首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水上无鸣鸡,推篷天忽曙。回望多白云,故山渺何处?

舟行杂咏八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打鼓发江干,新月照帆索。壮风不借人,暂向芦中泊。

五日登清源山望海,醉后作

清代 林朝崧

去年登山近重九,今朝登山属端阳。流光冉冉何太速?前度木叶今青苍。

青苍满径径屈曲,盘空高陟恣遥瞩。南风吹上蜕岩颠,俯视沧溟如一粟。

沧溟尽处是吾家,当日龙舟斗水涯。邻曲馈来九子粽,闺房绣出五时花。

瀛洲盛事分明在,谁料桑田变沧海。蓬根流落客怀悲,梓里凄凉风俗改。

凭高东望思无穷,回首西山落日红。座上非无佳客在,眼前休放酒杯空!

酒樽入手万虑绝,诸蛮山水樽前列。坐爱风光胜故乡,何辞酩酊酬佳节。

玉壶酒尽动归心,下山大笑发狂吟。吟声飘荡入云际,化作诸天鸾鹤音。

古镜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汉殿唐宫历几春,玉盘龙匣久生尘。百花过尽空中影,一笑擎来劫后身。

显晦有时刚遇我,兴亡借鉴定何人。绿窗静里偷垂泪,勋业无成白发新。

九月二十六日小妾举一男,坠地即绝。余年三十有六,尚无子嗣,怆 ...

清代 林朝崧

绣褓银环在,开箱忍见之。啼声犹未试,鬼伯已相追。

东岳魂难返,西河泪敢垂。商瞿晚始获,称说慰闺帷。

赖二留精舍数日重有此赠

清代 林朝崧

之子佩琼华,红颜齿编贝。既为兰亭集,复作竹林会。

鸣泉鼓瑟和,碧岫焚香对。清谈杂玄史,浊酒浇磊块。

朝游逐麈鹿,暮吟倚松桧。逍遥丘壑间,放浪形骸外。

纷华久忘怀,理乱宁置喙。神交支许流,尚友宗雷辈。

功名乃祸媒,富贵为身害。但尔自足娱,何必麒麟绘。

与厚庵在无闷草堂迟陈、傅诸子不至却寄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把耒东田隐,垂纶北渚居。世人宜见弃,之子岂相疏?

别恨盈春水,佳期负尺书。空教素心友,吟望倚茆庐。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可怜夹竹桃,深红间浅绿。水边篱落间,飘飘绝拘束。

此君入仙源,风韵自然足。

喜琅儿生

清代 林朝崧

星星点鬓余垂老,婉婉投怀汝始生。万事后人堪一笑,百年有托慰无成。

承家文武流风远,阅世沧桑旧局更。翘首前途奢望在,欲教温峤试啼声。

和绍尧中秋夜南社席上作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醉倒诗人南社杯,西风海色满澄台。依依十五年前月,曾照兰成射策来。

次韵遥和伯兄感怀之作却寄

清代 林朝崧

历阳鱼鳖事堪悲,冬岭孤松性不移。报与子卿书一纸,应怜越鸟忆南枝。

望月峰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满天星斗鹊南飞,望月峰头一振衣。尘世已无乾净土,乘风吾欲广寒归。

答幼春

清代 林朝崧

繁华过眼吹石火,我未弃世世弃我。乌衣巷里封胡辈,相从东山唯汝可。

和俞子渊武林怀古四首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万树梅花绕殡宫,年年啼鸟怨东风。当时高士谁曾见?可笑髯苏忆梦中。

夏日田家杂兴三首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早稻既登场,晚禾种犹未。村翁禾荷筱,卖瓜入城去。

城中多贵人,博学通田事。闻有力田科,农书教奇字。

图绘耒耜经,翻译占候志。儿童那解此,府寺贪游戏。

何如兔园册,乡校从师易。但取食力馀,姓名粗能记。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寿筵柏酒注红螺,大妇调丝小妇歌。亦有左家娇女在,围炉人比去年多。

五月一日沧玉、锡祺、笛亭、槐庭、藻云及舍侄仲衡集予无闷草堂, ...

清代 林朝崧

篱门犬吠故人来,陡觉光辉照草莱。吟兴应嫌鹅鸭闹,酒怀暂对水云开。

闲居物外花三径,雅会尘中岁几回。却忆匡山莲社客,晨星寥落剧堪哀。

林朝崧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51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