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陈炼师归龙虎山

送陈炼师归龙虎山

明代 林鸿

鹤书归未夕,秋思梦瑶峰。海上看山别,人间何处逢。

烟萝深见月,洞府暗藏龙。辟谷方无术,凭师问赤松。

诗人林鸿的古诗

宿逆旅闻泉声

明代 林鸿

练瀑飞空作雨声,楼虚月白旅魂惊。相思不道无归梦,自是离人梦不成。

题徐濆湘潭离思图

明代 林鸿

荆南不堪别,孤棹向何处。人分鸿雁秋,树带潇湘雨。

离思亘重襟,登高但凝伫。

访邵隐君所居

明代 林鸿

隐君读书处,门巷少行尘。竹坞琴邀月,花林鸟近人。

衣冠犹古制,泉石是南邻。散帙多閒日,休嫌问字频。

月夜会林南宫闻李生弹筝

明代 林鸿

浮亭簪盍醉吟逢,高调鸣筝此夜同。月隐青丝闻乱叶,霜空瑶柱度飞鸿。

湘灵锦瑟愁停鼓,子晋鸾笙愧未工。况有周郎歌白雪,兴来那放酒樽空。

秋日同王校文登圣泉宫

明代 林鸿

玉洞烟霞古,珠林辇路遥。泉香林菊瀑,竹响度松飙。

叠嶂分苍岛,危楼瞰紫霄。芳樽携就草,清梵听疑潮。

吊古尘踪杳,观空世虑消。由来希习静,心境自寥寥。

咏得攀杨柳寄故人胡大

明代 林鸿

东风吹绿正依依,欲折长条愧别离。苏小门前人散后,霸陵桥上燕来时。

飞花荡漾随征棹,乱叶飘飘泛酒旗。只恐化萍春又去,好将一曲寄相思。

送孙挥下第归江东

明代 林鸿

灞陵杨柳色,樽酒送行尘。得桂都缘命,看花莫怨春。

云霄期自远,途路别来频。疋马东南去,高堂有老亲。

挽沙阳朱氏 其三

明代 林鸿

二十年来一梦归,楚台秦馆事应非。春魂想化西园蝶,犹向碧桃花下飞。

访陆隐君不遇

明代 林鸿

结屋依两崖,疑是秦人家。不见山中人,风落青松花。

扫石调素弦,寻泉饭胡麻。愿因玉麒麟,缄书投紫霞。

送郑二宣之交州

明代 林鸿

一曲劳歌酒半醒,嗟君此去泛沧溟。论交自信心如石,避地终悲迹类萍。

瘴海风涛行处白,故山烟雨别来青。冶城亦有同游侣,共向天涯忆聚星。

苏武慢 八首 其一

明代 林鸿

大块初分,胚胎既孕,万物自然生露。马出于河,龟浮自洛,从此人文森布。

羲画亡言,姬爻有象,斯理亘乎今古。问其中、橐籥枢机,太极乃群生之母。

细看来、纳纳乾坤,漫漫宇宙,好类阖扉启户。六子相磨,五行互竭,两曜不停乌兔。

道在目前,理非身外,欲悟几人能悟。待先生、勘破先天,披发骑麟归去。

挽沙阳朱氏 其四

明代 林鸿

绿杨两叶想眉颦,谁写新诗咏性真。一自朱楼人去后,莺花不似旧时春。

岁暮别友

明代 林鸿

笔砚相从又一年,今晨判袂各纷然。临岐不用嗟离别,明德相期贵勉旃。

将之镡城留别冶城诸彦 其二

明代 林鸿

十载吟秋卧翠微,三年宦薄日边归。玉华花鸟应相送,依旧闽南一布衣。

琴所诗

明代 林鸿

伊昔大舜氏,作琴歌南薰。五弦具中和,如彼天地仁。

姬文洎姬武,继作更述因。云何去圣远,畴能会其真。

初闻新安郡,追古有先民。翕然大音奏,浇风反其淳。

人亡馀故丘,末路多荆榛。所欣文献存,继志无缁磷。

高才何巍巍,仰止惟德邻。师襄如可作,千祀犹同伦。

登白鹤岭

明代 林鸿

青山踰鹤岭,碧海望鲸川。树拂扶桑日,岩栖若木烟。

土风惊异域,星纪逼残年。草白寒威冽,梅开暖律旋。

雪消泉动脉,风急烧侵田。病涉溪频转,乘空栈若悬。

壮游浑漫尔,夙志岂徒然。恋阙红云里,归休白发前。

长途今若折,直道古如弦。放逐应无愠,怀哉柳下贤。

苏武慢 其二

明代 林鸿

性水流湍,情田不耨,堪叹世人猖獗。土鼓风残,结绳政远,吾道渺如一发。

箕帚谇言,耰锄德色,厖俗凛乎将辍。树桔槔、唤起机心,却笑灌畦之拙。

孰不知、孝本柴愚,学传参鲁,天道本无言说。克让克仁,饰非饰智,方寸要君分别。

达则经纶,穷乎蓬累,到此始称豪杰。有几人、俯仰无惭,浩气直干云阙。

绿阴啼鸟

明代 林鸿

日上高林宿雨晴,绿阴深处一禽鸣。落红尘外偏多恨,远翠梢头更有情。

绣倦玉窗闻处巧,酒停芳席听来轻。繁弦急管空撩乱,白发梨园按未成。

初秋送友人之冶城赋得把字

明代 林鸿

行人饮马秋城下,鲁酒千钟为君把。离亭正值雁惊寒,候馆仍逢雨侵夜。

嗟予十年恒壮游,登高吊远无所忧。襟期脱略向知己,生事萧条随野鸥。

南宫作吏归来久,富贵浮云我何有。三品宁论小隐资,百壶且醉平生酒。

露岛烟汀岊水濆,风帆桂棹坐离分。题诗为寄渔樵友,惜别还看鸿雁群。

秋日同韩玄登凌霄台

明代 林鸿

故人多逸兴,携手上高台。
赋为闲居作,怀因远眺开。
秋阴将日去,雁影带寒来。
归路瞻衡宇,松门掩绿苔。
林鸿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3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