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云门即事

云门即事

宋代 林景熙

最爱林中过客稀,坐分片石澹忘归。
僧闲时与云来往,鹤老不知城是非。
潇洒山光秋入画,清寒花气晓侵衣。
一溪截断红尘景,西有任公旧钓矶。

诗人林景熙的古诗

次王脩竹监簿送羽士过龙瑞宫

宋代 林景熙

龙迎葱佩出珠宫,镜水凉生碧树中。崖裂千寻根到海,剑悬七尺气横空。

昼閒谩写琴三叠,晓发犹馀鼓一通。猿鹤无期云自在,人间何更有空同。

项羽里

宋代 林景熙

英雄盖世竟何为,故里凄凉越为涯。
百二势倾争逐鹿,八千兵散独乘骓。
计疏白璧孤臣去,泪落乌江后骑追。
遗庙荒林人酹酒,至今春草舞虞姬。

和监簿山中自寿

宋代 林景熙

梅传春信菊延秋,万壑千岩引胜游。
明月半船招贺监,清风满袖挹浮丘。
意间自得琴书乐,身隐犹怀畎亩忧。
但得八荒皆寿域,饭疏饮水亦何求。

会严陵邵德芳同舍邀宿玄同齐道旧有作

宋代 林景熙

市槐梦忽醒,乔柯落风雨。
何人斧为薪,遗根尚依土。
缅怀赤炜初。郁若翠蛟舞。
其下有桥门,雍雍冠带聚。
万物递衰盛,千载一仰俯。
射策君先登,气勇不再鼓。
邅回三舍间,我亦跻寸武。
云雷膏尚屯,有志良独苦。
空山少芝薇,大泽多纲罟。
尔来涉长途,征衣拂天姥。
遥泛松江舟,薰风采芳杜。
故人隐云间,九山青照户。
相逢各华颠,旧事不敢吐。
悠哉抱玄同,高卧标枝古。

元日得家书喜

宋代 林景熙

爆竹声残事事新,独邻临镜尚儒巾。
寒窗琴册灯花晓,衰鬓江湖柏酒春。
道在老天扶客健,书来稚子识家贫。
旧山亦有间风月,归与渔樵作主人。

王修竹监簿名楼曰与造物游命予赋

宋代 林景熙

秦望诸峰入几看,仙居缥缈五云端。
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风清十二阑。
碧海气清珠佩湿,明河影落玉箫寒。
超然身在鸿蒙上,何必蓬莱跨紫鸾。

立春郊行次唐玉潜

宋代 林景熙

道人清事饭溪蔬,无酒闲愁已破除。
五夜雪声梅角底,一春烟景竹筇初。
园林芳信醒愁蝶,田野丰年入梦鱼。
冰下流泉清老耳,东风先已到郊居。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宋代 林景熙

子有忧世心,蒿然见眉睫。
崇交拟昔人,西风寄三叠。
作诗匪雕锼,要与六义涉。
臣甫再拜鹃,高风或可蹑。
肯作蟋蟀鸣,悲凉和秋叶。

新昌道上

宋代 林景熙

江湖犹是客,岁月已成翁。
仙路重云外,人家落木中。
山痕经烧黑,土脉入泉红。
又得春风信,孤花照驿东。

挽徐若翁

宋代 林景熙

化鹏有便风初积,栖鹏无端日已斜。
绝漠亦传垂死偈,故朝曾是劝忠家。
层霄梦断关山笛,深雪魂归院落花。
公论盖棺应自定,犹言遗德在东嘉。

游九锁山·栖真洞

宋代 林景熙

闻有真人白日升,洞天千古卓崚嶒。
顶高绝似撑华盖,穴暝初疑入武陵。
秋静石枰空晕藓,寒生泉缝忽悬冰。
依依谷口斜阳在,已觉熏风湿杖藤。

过徐礼郎状元坊

宋代 林景熙

名坊临野渡,曾此产魁豪。湖带诗书润,山增科第高。

劫灰遗断础,鬼火出深蒿。东海扬尘久,无人钓六鳌。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附子冈

宋代 林景熙

洞霞疑接台峰近,石机空歌蜀道难。
一种灵苗人不识,半山霜夜南痕乾。

题海上人栖云楼

宋代 林景熙

水村烟景隔晴霏,十二阑干在翠微。
一壑暮年间独倚,半檐秋影澹相依。
柏炉贝叶香犹润,纸帐梅花梦不飞。
会得此中无所住,来来去去总玄机。

述怀次柴主簿

宋代 林景熙

独闭柴门木石亲,诗筒剥啄不妨频。
青灯风雨多离梦,白发江湖少故人。
谩读楚骚招太乙,谁听郢曲和阳春。
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

中{左氵右霝}泉旧在扬子江心今题金山寺井曰

宋代 林景熙

蜀波万里与淮连,扬子江心浪连天。
陆羽当年亦奇士,骊龙蛰处识名泉。
金鳌背上汲清泠,僧说龙移远脉灵。
若定此泉为第一,惠山未必服中{左氵右霝}。

访朱月峰不值

宋代 林景熙

见说携琴去,西风半日程。
云留秋渡冷,月过别峰明。
落叶惊疏鬓,黄花照澹情。
思君不能寐,一雁叫深更。

题长春子自画

宋代 林景熙

辟谷曾吞日月华,春风不老聚华花。
玄关一窍通无极,白发余生笑有涯。
野鹤相看盟秀竹,洞云何处食灵瓜。
披图彷佛榴皮迹,珍重还如东老家。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石广

宋代 林景熙

一室元无斧凿痕,闲云四壁守孤猿。
空山静阅古今过,不老乾坤是此门。

吴中会故人

宋代 林景熙

一声新雁荻花秋,片月吴松共客舟。
却忆去年今夜月,思君独上越山楼。
林景熙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16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