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忆秦娥(三之一)

忆秦娥(三之一)

宋代 贺铸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诗人贺铸的古诗

送张商老西上

宋代 贺铸

雾气敛陂泽,鼓声催客航。
蒹葭靡宿露,观鹤盘朝阳。
行役自兹远,离愁安可忘。
黄华一樽酒,何处望吾乡。

京居春日遣怀

宋代 贺铸

青梅小叶柳长条,相对春风各动摇。
物色依依如有待,人情忽忽自无聊。
五陵剑侠知谁健,三径车工不我招。
好去广津门下水,新秋稳送木兰桡。

晚泊会亭

宋代 贺铸

后日符离复舍舟,马蹄尘土入徐州。祇应明月曾相识,伴我时登燕子楼。

平阳兴

宋代 贺铸

凉叶辞风,流云卷雨。寥寥夜色沈钟鼓。谁调清管度新声,有人高卧平阳坞。
草暖沧洲,潮平别浦。双凫乘雁方容与。深藏华屋锁雕笼,此生乍可输鹦鹉。

杨柳枝词二首之一

宋代 贺铸

方过清明雨後天,回塘照影弄跹跹。
深情拟属风光主,爱惜长条待少年。

翦朝霞(牡丹同前)

宋代 贺铸

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饤露盘。
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沈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

雨晴郊寓目

宋代 贺铸

城中厌雨过清和,偶出西郊野意多。
蚕簇趁晴初摘茧,麦野经润欲生蛾。
营巢黄鸟啼深树,引犊青牛饮暮河。
老圃念人留竚久,挽衣沽酒愿相过。

黄楼歌

宋代 贺铸

君不见熙宁丁巳秋,灵平未塞河横流。
澶漫势欲浮东州,斯人坐有为鱼忧。
当时贤守维苏侯,厌术不取三犀牛。
跨城迢嶢起黄楼,五行相推土胜水,鼍作鼋惊走鞭箠。
三丈浑流变清泚,南来船车鷁衔尾。
使君登览兴如何,舞剑吟笺宾从多。
水平照影见雁下,山空答响闻渔歌。
楼下汀洲长芳草,一麾南出彭门道。
昨日春游咏白苹,後夜秋风悲鹏鸟。
黄冈汝海心悠哉,青衫白发多尘埃。
采菱伎女今何在,骑竹儿童望不来。
望不来,碧云明月长裴徊。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二)

宋代 贺铸

三扇屏山匝象床。背灯偷解素罗裳。粉肌和汗自生香。
易失旧欢劳蝶梦,难禁新恨费鸾肠。今宵风月两相忘。

玉津晚归马上

宋代 贺铸

落日南城陌,东风禁火时。
醉醒皆自得,单袷正相宜。
绿树侵高阁,繁花洒曲池。
未应判节物,可奈故园思。

杨柳陌

宋代 贺铸

兴庆宫池整月开。□□□□缕金鞋。后庭芳草绿缘阶。
祓禊归□杨柳陌,□□□落凤凰钗。细风抛絮入人怀。

夜行邹县道中遇雨作

宋代 贺铸

昨日秋遂分,村村歛禾黍。
半夜宿田人,相嘑深陂雨。
駸駸马上客,厌浥投何所。
暮发邹子城,朝期饭东鲁。
据鞍思假寐,颠坠惭不武。
俯畏道旁石,颓然如伏虎。
远惊荞麦华,白水漫洲渚。
安能叱吾驭,亲闱寄西楚。
念昔卧苏门,夙兴犹及午。
岂谓从一官,羁离遽如许。
归欤惜迟暮,幽愫将谁语。
赖尔草根虫,助我长吟苦。

海陵书事

宋代 贺铸

海滨流浪胡为乎,况复支离百病余。
三月逢梅识春色,半年无雁托归书。
老乌啄屋巫呼鬼,野艇横门米换鱼。
回首扬州才百里,画桥风月可怜渠。

送金坛慎令瓛

宋代 贺铸

清素复多闻,天涯晚得君。
相延蒲塞馔,细演贝多文。
世味淡如水,身谋散胜云。
谩为花县约,聊慰此临分。

亡女胜璋哀辞

宋代 贺铸

百痾沉顿弥两年,何图壮女死我先。失声忍号气窒咽,泪如绠縻汲九泉。

呜呼尚敢尤诸天,托非其人死失所。父孱母嚣犹弃汝,吞辛咀楚申何许。

萎荑殒英春不主,呜呼万古为冤土。

和陈传道秋日十咏之五秋月

宋代 贺铸

霜空出华月,樽酒聊相对。
别夜复婵娟,故人千里外。

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宋代 贺铸

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夜捣衣(同前)

宋代 贺铸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寄清凉和上人二首之一

宋代 贺铸

吾家无担石之储,朝四暮三如有余。
北岳官粮饱妻子,南朝僧寺寓图书。
迎船春色情亲我,坌马京尘笑谢渠。
莫作江东步兵待,翻然端不为鲈鱼。

送时适归彭城兼寄王会之并张白云

宋代 贺铸

壮年客宦乐徐州,五见黄华戏马周。
无复登山抛旧屐,不堪临水送归舟。
东城公子犹三径,南墅先生久一邱。
为话吴门非乐土,鲈鱼菰黍漫淹留。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7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